墙上画山水风景画入门教程(画天画地画自己)(1)

姜海杰的作品《喜气洋洋》。受访者供图

“农民画的特点就是形象质朴、色泽明快、构图饱满、造型夸张,把我们的地域文化、百姓的真实故事,还有时代发展的印记都画出来。”姜海杰说。

姜海杰是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的一名青年农民画家,从2004年开始学习农民画,至今已画了200余幅作品。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喜气洋洋》,这幅作品曾于2014年在联合国总部展出。

《喜气洋洋》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画了5只喜鹊9只羊。姜海杰解释,羊寓意吉祥,喜鹊寓意喜庆,寓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农民画是‘画天、画地、画自己,画山、画水、画乡情’,我想把我看到的农村的变化,用吉祥的动物进行诠释,表达我内心的喜悦。”姜海杰说。

浓墨重彩的夸张造型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东丰农民画是关东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从萌芽到成熟,历经百年。20世纪70年代,东丰县的李俊敏、李俊杰、张玉艳、姚凤林等十几个农民自发组织了绘画小组,用笔描绘家乡的日常生活,开启了东丰农民画的新时代。

作为中青报“温暖一平方”伙伴之一,东丰县中国农民画馆里,百余幅栩栩如生的农民画作品,无声地讲述着这片黑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在画馆一层的序厅,有一幅长16米、高3米的大型农民画作品《关东美》,分为美丽富饶的家乡、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勤劳勇敢的人们等6个部分,由李俊敏、李俊杰及其他20多位农民画家历时一年创作完成。

姜海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东丰农民画与满族枕头刺绣、剪纸、彩棚画等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彩棚画,很有东北地域文化特色。过去,农民住的房子大多是用黄泥砌成的,年头一久,或者冬天特别寒冷,墙就会裂缝,为了美观和装饰,许多民间的能工巧匠就在墙上或棚顶画画,画完糊在墙上,美观又防寒。《关东美》就把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画了进去。”

中青报“温暖一平方”入驻东丰县中国农民画馆

浓墨重彩的夸张造型下是广大农民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到画馆工作前,吕延春当过兵。接触农民画后,吕延春将漫画与其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农民画风格。

“过去不敢想了,小康听人讲了,如今农家富了,非常感谢党了。”吕延春用作品《家乡新貌》配上几句顺口溜来描绘近些年农村的新变化。画中农民搞养殖,承包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承包到各户了,家家闲不住了,从早忙到晚了,奔向富裕路了”;农民的衣食住行也有很大改善:“点灯不用油了,种地不用牛了,住上小二楼了,乡路铺上油了”;土特产通过网络被售卖到城里的餐桌:“村村都进厂了,产品还上网了,销路已打开了,国际有影响了”;科技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学校盖新房了,收视信号强了,通信电话讲了,生意更繁忙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农民开始关注精神文明建设:“业余生活好了,练健美和舞蹈了,剪纸农民画了,获奖可不少了”……《家乡新貌》的最后,吕延春不忘邀请大家到东丰观光。

农忙时挥锄种地,农闲时拿笔写意

谈及自己的学画经历,最让姜海杰难忘的是与恩师李俊敏的点点滴滴。有一次,李俊敏带着姜海杰给几个农民画作者辅导。当天下着大雨,回来的时候,河水已经淹过桥面,两人挽起裤腿蹚着水过河,鞋都被水冲走了。“那个时候跟老师学习,有苦有甜,感觉很有乐趣。”

2007年,姜海杰的父亲得了胃癌。手术后不能干体力活儿,父亲就跟着他一起画画。创作中,父子俩成了画友,会直言不讳地相互批评、激励。“农民画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父亲也因为画画,心态积极乐观,现在身体依然非常健康,我感觉很幸福。”

2017年6月,姜海杰到东丰县今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时把农民画和这份幸福感带到了那里。他带领村民画了188幅文化墙,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有一些村民,对农村生活场景有很好的把控,但缺少绘画的技术,我就帮他们把短板补齐。同时,农民在墙上作画也发挥了农民画的社会宣传效应。”

农忙时挥锄种地,农闲时拿笔写意。一些美术爱好者加入了今胜村的创作队伍。“画农民画也提升了大家的审美和对生活场景、细节的发现与探索的能力。”姜海杰说。

得益于团县委积极帮助申报,他获得了吉林省青年工匠的荣誉称号。近年来,东丰农民画从农民的自娱自乐逐步变成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团东丰县委书记许冰冰介绍,团县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画体验推广活动,提供比赛平台,让青少年更好地参与到农民画传承中。“阳光助残”爱心活动让聋哑孩子有机会接触农民画,通过作品表达心声;农民画馆、创业园等地都设立了农民画创作室……农民画正在东丰蓬勃发展。

“东丰的文创企业非常活跃,有很多返乡青年从事文创产业,这也是我们未来服务青年工作的方向。我们欢迎更多青年返回家乡就业创业。创业园每年吸纳不少返乡大学生,我们为他们争取了就业方面的政策。未来,我们想开发一款农民画青少年体验盒,通过产业化服务和商业化服务开拓农民画市场,更好地推动农民画进入更大的平台。”许冰冰说,希望通过中国青年报社发起的“温暖一平方”这个平台,把东丰的文创产品和文创实践推向全国,与大家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一个“温暖的BaoBao”。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