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儿讨论电视剧的时候,女儿提到了抗日神剧这让我想起这些年很多人对大多数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抨击得极其猛烈,并将这类电视剧冠以“抗日神剧”的头衔,以示不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同版本的抗日神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同版本的抗日神剧(我眼中的抗日神剧)

不同版本的抗日神剧

今天和女儿讨论电视剧的时候,女儿提到了抗日神剧。这让我想起这些年很多人对大多数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抨击得极其猛烈,并将这类电视剧冠以“抗日神剧”的头衔,以示不耻。

但我却很喜欢看这类电视剧。仔细回忆一下,我发现似乎只要播出过的,不管是在电视台还是在网络平台上播出的,我几乎都看过。我一点都不觉得人们说的“手撕鬼子”等剧情有什么不妥,更不会反感。相反,我每看到这样的画面时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觉得异常解气。

为什么呢?因为我曾观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也看到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那种惨烈、残忍和屈辱感真的是让人心胆俱裂,怒不可遏,如坠地狱。你绝对想不到鬼子是何等的惨无人道。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算轻的,最残忍最无人性的是,鬼子强暴妇女后,不是剖腹剜心,就是割下乳房,不是用刺刀就是用树枝或麦秆等枝条戳进妇女同胞的下身。无论是谁看了这些历史照片,只要还有一丁点血性,都会生出无尽的屈辱和悲愤!

批评抗日剧的人认为那些“神剧”拍得过于虚假,与真实历史很不相符。我想问,什么是真实?我上面讲的才是真实的历史,难道我们拍电视剧就应该那样拍吗?是不是拍抗日剧应该拍成一百枪都打不死一个鬼子?或者妇女同胞被强暴得到处都是?再或者我们的同胞或战士的尸体堆积如山?是不是这样就真实了?这样就符合批评者的审美观了?

那样拍确实真实!但纵观世界,怕是没有哪个民族是那样拍影视剧的!拍影视剧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要弘扬民族精神,展现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如果按批评者的观点来拍,能弘扬什么精神?我估计只能传达恐惧、屈辱和颓废吧!

每一部抗日剧都在着力塑造我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无畏,智慧神勇的形象。从早期的《敌后武工队》、《双枪李向阳》、《烈火金刚》,到后来的《亮剑》等,都是如此。每一部电视剧或电影,都塑造了一个或多个超乎寻常的英雄形象。按那些批评者的观点来看,这些都不真实。这些作品里的人物虽然没手撕鬼子,但离那种程度也差不多了!武工队员没手撕鬼子,但也能手劈鬼子;李向阳让鬼子闻风丧胆,比手撕鬼子更神;史耿星被子弹打穿了头而不死,不也很神吗?李云龙的用兵神出鬼没,不神吗?

我们拍电视剧,突出的是极少数英雄。只是因为拍的多了,有些审美疲劳,但也不至于那些批评者说的那么不堪。我们看的时候应该单独分析,不应该拉通一起比较!真正要谴责的是那些将八路军女战士拍得跟现在时尚女性一般,八路军还住着别墅生活奢华的那些烂片。我认为只要场景服饰妆容剧情大体符合时代特点,手撕几个鬼子无伤大雅。那看着解气,令人振奋,能让人生出自豪感。

这就好比现在的人都很喜欢看网络小说。绝大多数网络小说没什么艺术性,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爽”。所以网络小说也被称作“爽文”。那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就能在“爽文”中实现。特别是“打脸”,现实中很难做到,但在网络小说中,处处能打脸。人们看着当然就爱不释手了。

我们看抗日神剧也是如此。鬼子给我们的屈辱,我们很难报仇,只能通过影视剧“手撕几个鬼子”解解气。这有什么不妥呢?

所以,我爱看抗日剧,不管它神不神!但遗憾的是,由于抨击如潮,现在已经很少有抗日影视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