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1)

患者住院期间各项生活能力、情绪问题都已经得到及时准确的指导与处理,为什么出院回到家一段时间后还会复发?

这样的问题有许多病患的家属来咨询。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大多与患者从专业医护人员管理照顾和指导关注,转变到由家人照顾有关,家人的不专业、关注度不够,甚至是误解,让患者得不到内心期待的那份温暖,甚至受到负面的影响。

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2)

对待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应有怎样的心态?

首先,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不能对精神疾病有任何歧视。家属一定要用一颗平常心,勇敢地面对外人,自信起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让生活过得开心幸福。

其次,要意识到精神疾病是可治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康复的。家属在陪护病人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多了解心理康复过程中需要留意的事项。家属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人,如果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最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全家人到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请心理医生为家属做心理疏导,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压办法。

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3)

患者家属该学些什么?

了解更多的精神疾病常识和家庭护理知识,学习如何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监督服药、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和副反应处理等心理卫生基本知识,从而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照料,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组织开展本次培训,诚邀国内多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专家学者进行课程讲授,培训内容涵盖精神康复的理念和前沿进展、技能程式训练、职业功能康复、社交技能训练、个案管理、家庭干预、艺术行为治疗等最新进展,为国内精神康复工作者提供互动交流平台。

这次精神康复新技术,都谁可以学?

  • 精神专科医院医护、康复治疗师、社工等工作人员;

  • 地区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工作人员;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 综合医院负责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 负责在校大学生精神卫生工作的高校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 精神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等;

  • 康复者及康复者家属。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报名参加线上培训

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4)

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5)

授课教师团队

01 翁永振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知名康复专家。

潜心研究精神康复30余年,先后进行了患者始动性缺乏、社交技能缺陷、职业技能的康复研究,系统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李伯曼(Robert P.Liberman, M.D.)的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包括药物自我管理技能、症状自我监控技能和回归社会技能,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社区推广,收到很好的效果。翁永振教授被誉为中国的Liberman。

02 曾永康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拥有广泛医院和社区中处理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病者的神经心理及职业康复,身心介入的心理生理学。其关于工作场所社交技巧研究,于1996年在苏格兰举行之第十四届社会科学国际论坛中,赢得最佳跨区域个案研究奖。2003年他与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学院 Patrick W. Corrigan教授的合作研究计划,获得美国国家精神健康院二百万美元研究资助。2007年休假期间,在耶鲁大学从事神经认知和阿兹海默病的访问研究。曾教授目前是《美国职业治疗》及《美国精神病康复》学刊的编辑委员,并为多份重要学刊,如《临床精神病》、《精神病研究》、《替代性和互补性医学》、《社区精神健康》和《精神病服务》的审稿人。社会兼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残疾健康中心高级顾问、 福建中医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硏究中心客座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香港职业治疗师管理委员会考试小组成员、世界职业治疗师联盟会员、国际心理社会复康服务学会会员等职务。

03 姚贵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30 余年, 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社会心理康复、家庭干预以及社区防治的实 践与研究。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 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 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04 高天

中央音乐学院退休教授。

西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美国Temple大学获音乐治疗硕士学位。1996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音乐治疗专业,硕士生导师。2013年退休。中国音乐治疗师行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副会长,国际音乐与医学学会理事和创始会员,《音乐与医学》杂志(英文)编委,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著作:《音乐治疗学导论》、《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接受式式音乐治疗方法》、《创伤与资源取向的音乐治疗》、《音乐治疗临床应用研究》;翻译《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即兴式音乐治疗方法》、《老年痴呆症护理中的音乐治疗》。

05 王传跃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研究协作组副组长,擅长精神病早期和疑难诊疗以及精神药物合理应用,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余篇,2007年第四届中国医师奖,2017年第六届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奖。

06 王玲芝

精神科主任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

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科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心理卫生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精神康复工作,并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主持和参与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多项,广州市科技局科普项目1项,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07 刘琳

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临床博士。

现任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专业方向: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复发预防,致力于精神康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社会兼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CPA)精神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秘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常委委员。曾获中华医学会“2015年度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

08 杨彩霞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天津市安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社会精神医学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康复协作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精神康复学组委员,京津冀精神康复专科联盟副秘书长,京津冀精神卫生防治协作联盟管理委员会护理康复专业工作组委员,天津市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河西区精残协会委员。

09 于玲

副主任技师,中级社会工作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精神康复工作十余年,在精神疾病个案管理、团体治疗、社区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编个案管理、精神康复相关著作4本,发表文章数篇。

10 李先宾 (项目负责人)

北京安定医院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康复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委员,中国康复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药工委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常委。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8项。在schizophrenia research、Child Abuse Negl等杂志上累计发表文章69篇。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版权4项。北京市优秀人才骨干 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诊断、治疗与康复。

疾病是医患共同面对的难题,治疗和康复密不可分,当医生竭尽所能帮患者渡过急性期的枪林弹雨,护送到安全地带,这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更需要我们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到康复中来,搀扶甚至背负他们一段,让患者早日恢复功能,重新回归社会。

精神康复项目(精神康复新技术)(6)

北京安定医院

新浪微博:@北京安定医院

抖音:北京安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