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9句经典名言(以谦和平衡人生)(1)

一、

《菜根谭》之中说: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在这个世上,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功劳与成就,一个“矜”字就抵消了之前的所有的成就,这个“矜”就是骄矜狂妄。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做: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对上司轻视怠慢必定会获罪,对于下属侮辱傲慢必定会失去依附。

正如古人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人要时刻具备自我克制的精神和意识,不管在任何状态下,不可过度骄矜。

即便自己拥有身处高位的成就,但也不应该有过分狂妄的态度,如果拿自己的功劳当做傲慢的资格,必然会为之付出代价。

如果作为臣子,对君主过于傲慢无礼,即便是一个非常软弱的君王,也会忍无可忍。

素书9句经典名言(以谦和平衡人生)(2)

就好像鳌拜对康熙一样,鳌拜很早就跟随太宗皇太极南征北战打天下,并且屡建奇功,在战场上,鳌拜所向披靡,逐渐成为皇太极的心腹大臣,忠心耿耿。

但是遗憾的是,到了康熙年间,因为位高权重,功高盖主,又加上康熙年幼,鳌拜也颇有些不将康熙放在眼里,因此成了康熙的眼中钉,最后被康熙联合其他势力夺取兵权,削去官职。

虽然鳌拜并无明显过错,并且忠心耿耿,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身处高位时不懂收敛。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众人之首,居于管理者的位置,如果喜怒无常,甚至以权力和地位欺凌侮辱下属,那么下属不但不会亲近,反而离心离德,心生怨恨,这也是让自己逐渐走向灭亡的根本。

就像《素书》之中所说“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一个人有多少功劳,都将输在欺下犯上的作风之上。

素书9句经典名言(以谦和平衡人生)(3)

在历史上,同时犯了“轻上侮下”过错的,非年羹尧莫属,而他也因此付出代价。

年羹尧早期仕途顺畅,皇上非常重用他,让他去平定西藏青海等地的叛乱,而年羹尧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才干。

第二年,年羹尧还被皇帝晋升为四川陕西两省的长官,成为西北部非常重要的官员。

随着权力扩大和皇上的有意抬高,他变得骄傲自大,不但不懂得收敛,反而养成待人无礼的作风,他不仅对自己的属下傲慢骄横,甚至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

最后在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令逮捕年羹尧,并且给他定下了92项罪名。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身为局外人,我们不知道其中具体的细枝末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年羹尧的骄横是他最大的致命伤。

如果说鳌拜只是不懂收敛,那年羹尧真的算是骄横狂妄了。

素书9句经典名言(以谦和平衡人生)(4)

二、

所以在《道德经》之中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善于用兵,能够达到基本的目的就立刻停止,并不因兵力强大而耀武扬威,达到基本的目的而不自大不夸耀,不骄傲更不自鸣得意,认为战争也是迫不得已,这就是达到基本目的而不自以为强的道理。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物极必反的规则,事物达到强盛的状态必然会转而走向衰亡。

当一个人身处高位,获得一些成就的时候,本身就是他人生的高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不懂得以平和态度去收敛锋芒,平衡自己人生的高位,反而一再骄傲狂妄,必然会将这个高位推向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是灭亡的根本。

人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而在这变数之中,除了我们不能控制的外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就是自己内心的状态和自己的言行。

素书9句经典名言(以谦和平衡人生)(5)

能够决定你下一步是好还是坏的,就是自己的态度。

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过度自以为是也会有众叛亲离的糟糕局面,更何况是一个身居高位的管理者。

如果自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在这种位置上如果不能以谦下平和的态度待人,必定会失去人心,这也是管理的大忌。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