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惨遭集体吐槽熟悉的味道又双叒叕回来了,但能“车祸”到如此程度却是有点出乎意料用这句话来概括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突围》的口碑和收视表现,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截至11月9日,这部更新已经超过2/3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豆瓣评分已经跌至5.7,超过6成网友的打分都在3星以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靳东最红了的三部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靳东最红了的三部剧
《突围》惨遭集体吐槽
熟悉的味道又双叒叕回来了,但能“车祸”到如此程度却是有点出乎意料。用这句话来概括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突围》的口碑和收视表现,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截至11月9日,这部更新已经超过2/3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豆瓣评分已经跌至5.7,超过6成网友的打分都在3星以下。
很明显,如此口碑对一部普通电视剧来说,都堪称惨烈;更何况,《突围》开播之前还一直顶着《人民的名义2》的光环大吊观众胃口。“靳东又又又演靳东了”“‘千年老二’也是演技千年不变吧”……开播近20天,观众们积攒的吐槽“火力”集中在男一号靳东身上,这不难理解甚至是预料之中,但《突围》“翻车”的“锅”,不该靳东一个人来背。
问题一:
情节拖沓、节奏太慢
《突围》剧情太过拖沓
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继《人民的名义》之后再出手,靳东、闫妮、黄志忠担纲主演,周梅森受访坦言全剧修改高达1000多次……这些《突围》开播前的闪光点已经无需赘述。相信很多正在追剧的观众也是冲着这些而点开《突围》的。但现在看来,这些更像只是画的饼。
《突围》的故事主线表面上看比较简单。靳东饰演的齐本安原本是剧里央企中福集团的宣传总监,他临危受命被派往集团旗下的京州中福公司出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理顺人事关系,反腐倡廉,带领公司脱困是他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不得不说,《突围》的人物关系设定还是颇见周梅森功力的。靳东、闫妮、黄志忠分别饰演的齐本安、石红杏和林满江都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师兄妹,这种关系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有故事”。这也直接带出了齐本安在拨乱反正中,需要做的“人情和原则怎么选?”这道题。它也符合周梅森自己早年在煤矿的所见所闻:师徒“裙带关系”更像是既方便团结、同时又容易滋生贪腐的一把双刃剑。
不过,人物关系上的这种巧思很快就被拖沓的情节推进完全淹没了。齐本安在第一集就完成了“空降”,但让观众惊讶的是,演到快20集了这个“齐书记”在新岗位上几乎就只做了一件事:到最困难的两个矿井视察了一圈,还“解困办法都没想出来”。
也许有观众会说,不是他上任不久就发现了涉及5亿元的贪腐嘛?但这反过来说,其实就是节奏太慢。5亿元的棚户区改造资金被挪用不是主角发现的,推进调查和主角关系也不大。而另一条线,40多亿元买了两个实为“包袱”的烂矿,看上去更有故事;但几乎全在5亿资金被挪用出现后而消失了。
观众意见中有一条比较有价值。“反腐是全剧主要元素之一,要重点讲述没问题。但演到都快20集了,‘腐败’既不是主角发现的,主角们对于解决也没发挥什么作用,这就有点看不懂了。”
问题二:
靳东演的还只是“靳东”
靳东和以往的角色差别不大
靳东的演技又又又被吐槽了。客观来说,这有网友先入为主的因素,但看了《突围》你就会发现,这也不算“冤枉”靳东。
一本正经的“官腔”太重,时不时就要冒出来的说教姿态。这些有关靳东的老生常谈在《突围》里自然也有。有观众早就刁侃过的“靳东又演‘靳东’了,唯独演的不是剧里的角色。”这一次用在“齐本安”身上似乎也问题不大。
靳东和秦岚这对夫妻被指没什么家庭味
让上游新闻记者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齐本安被宣布提拔成京州中福公司一把手后,妻子范佳慧(秦岚饰)极力反对并调侃了他。有些气不打一处来的齐本安决定在电话里故意骗妻子,这个电话多少有点夫妻间私密对话的味道,但靳东依然是一副板正,像要与人据理力争的口气。
表情上,靳东老师的老问题似乎也是又在《突围》里重现了一遍。遇事要么先是瞪大眼睛,要么先皱眉,紧接着就是用义正严词的口气表示关切。
问题三:
主角们都没有真正的“生活”
闫妮饰演的石红杏也一言难尽
从人设上看,《突围》的三大主角齐本安、石红杏和林满江不说是穷苦出身,但至少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按正常逻辑,他们身上更有应该有矿工的那种接地气;但实际上观众在剧里看到的、一开篇就已经是高管的他们,好像都没有充满烟火气的那种生活。
以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齐本安、石红杏家为例,不少观众都提到“镜头里出现的房间陈设,从来都是摆放得规规矩矩的。更像是样板间,而不是有人居家生活的样子。”还有,在前面十多集里齐本安的妻子范佳慧对他被突然提拔为一把手,一直都是不太支持的态度,两人也多次为此拌嘴。有一幕是只有夫妻两人在家,又聊及这个话题,齐本安对妻子说的是“你是我的战友和同志”。这也让人觉得正得不太正常。有网友直言,“这种措辞当着其他朋友的面开开玩笑还说得通,夫妻俩在家里不会这么说吧?”
网友纷纷表示不满
在支线情节中,齐本安的妻子范佳慧作为一家报社的一把手,涉及到的报社日常运作,也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这家报社演来演去就只有深度报道一个部门?报社老总和记者对话也就是不对味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