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刀刀

说起女主倒追男主的电视剧,你想到了什么?在大多数浪漫言情剧中,率先迈出那一步的都是男主,但最近有部甜宠剧却打破了这一套路。

这部剧叫《拾光里的我们》,目前在腾讯视频热播。虽说是女追男,但又和传统的女追男故事不太一样。这部剧的女主角陆珈虽然爱慕男主,但并不死缠烂打。七年前的她向男主角徐嘉修迈出了半步,“告白”以失败告终;七年后的她再次鼓起勇气告白,终于得知男主也一直暗恋着她。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1)

“你只要主动向我走一步,我就会迈出剩下的九十九步。”《拾光里的我们》中,徐嘉修告诉陆珈。这是一个长达七年,从校园一直延续到职场的爱情故事,更是一群年轻人为了梦想一起奋斗的成长故事。

近年,甜宠剧市场热闹非凡。几乎每个月市场上都会涌现好几部甜宠剧,但真正有口碑、有热度的却不多,对比之下,《拾光里的我们》表现颇为亮眼。尽管男女主都是新人,总投资也不大,但这部剧却在豆瓣斩获了8.0的高分。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2)

为什么这部小成本甜宠剧能突出重围?娱乐资本论采访了本剧的制片人赵培和汪文青、陈沙、石知霏三位编剧,和他们聊了聊甜宠剧的创作方法论和制片心得。关于如何实现类型融合,如何塑造反套路的人设,如何打造差异化……《拾光里的我们》或许能给从业者提供些许启发。

融入喜剧和创业元素,甜宠剧也可以很“燃”

和许多只抓男女主爱情线,大洒工业糖精的爱情故事不同,这是一个讲述一群年轻人一起奋斗、生活和相爱的故事,既甜又燃。整体的风格,也并非纯粹的浪漫,而是介于现实主义和梦幻童话之间。

《拾光里的我们》的开端,从女主“炒”了自己的老板,从北京辞职回老家东洲开始。这个开头非常地“现实主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常常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到底是违背本心做社畜,还是勇敢做自己?“我们希望本剧可以更具有现实色彩,剧中的人物就像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除了爱情还有生活,除了生活还有事业。”制片人赵培表示。

在具体的情节上,《拾光里的我们》也是爱情线和事业线并行。一条线是男女主相逢,培养感情;另一条线是女主进入男主公司,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项目。和许多都市言情剧不同,《拾光里的我们》加大了事业线的比重。

在剧中,男主的公司沃亚科技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公司尚处于初创阶段,主要靠接外包生存。整个公司人不多,经常一起加班,一起奋斗。这种充满激情的创业氛围,让本剧在甜甜的爱情之外,又多了几分燃的元素。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3)

当然,由于本剧并非纪录片,在对互联网行业的描写上并没有完全还原。“电视剧更多地还是要以塑造人物、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为主。”《拾光里的我们》编剧团队说。因此,编剧团队对涉及到行业的部分采用了“省略而不失真”的写法,只是简要交代了必要的工作背景和知识点。

比如对小程序亲密树的描写。有观众表示,女主角身为财务总监,坚持申报“亲密树”项目,是不是干起了程序员的活,跨行了?编剧团队表示,亲密树的程序开发环节已经完成,女主是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实现这个项目的营收,以财务总监的能力是可以完成的,这也符合了小规模创业型公司的故事背景。创业型公司,企业规模小,生存压力大,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突破职业的限制,才能共同推进企业发展。

除了加入创业元素,喜剧元素的添加也是《拾光里的我们》一大特色。比如,全公司的人去刚做完手术的老板徐嘉修家,声称要为他做饭,但最后一个人都不会做,还是徐嘉修自己亲自下厨做的鱼汤。这种反套路的做法让人不禁莞尔。

整体上来看,《拾光里的我们》是一部位于青春剧和甜宠剧之间的浪漫爱情喜剧。传统的青春剧大多较为写实,多加入怀旧元素;传统的甜宠剧则多半糖分超标,非常梦幻。《拾光里的我们》选择把两者相结合。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4)

“青春都市是一种题材或者故事背景,而甜宠轻喜是在故事题材背景之下,更为具体的一种风格、氛围,这两者是可很好的共存的。”本剧的制片人赵培表示。在具体操作上,本剧所有的事件和人物行为,都基于现实逻辑,这才能做到青春都市题材的精准定位。而在具体的情节桥段中,整部剧则利用了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将甜宠和轻喜剧的元素融入其中。

在青春都市题材的大背景下,融入甜宠、轻喜剧和创业等元素,《拾光里的我们》通过多重元素的叠加实现了甜宠剧的类型创新。“甜”并不是这类剧的唯一标签,“沙雕”“高燃”也可以打动观众。

中二女主倒追男主,甜宠剧不再“傻白甜”

除了在类型风格上有所创新,《拾光里的我们》还在人设上下了工夫。

女主角陆珈,性格大大咧咧,积极主动,不仅7年倒追男主两次,还会精打细算,主管家里的财政大权。这符合近年来甜宠剧女主的进化趋势: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不“傻白甜”。

制片人赵培告诉娱乐资本论,之所以这类主见的独立女性角色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于所谓的‘傻白甜’女主角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的意识也在不断崛起,女孩子越来越有主见和主动性,更愿意主动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对有主见的女主角更有认同感。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5)

男主角徐嘉修人设是常见的霸道总裁,但和常规“霸道总裁”剧中的男主角比起来,这个霸总更有温度,不仅爱猫,还有一手好厨艺。看起来,他高冷腹黑,人称“徐败坏”,但其实心思细腻,还很记仇。喜欢的女孩向他表白后,他甚至会紧张地落荒而逃。这种“反套路”的处理让这个常见的人设有了辨识度。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6)

“我们推崇‘反套路’的创作理念,只有让观众无法猜到结局,才能不断给观众提供新鲜感和惊喜,这就是打造差异化的关键。”编剧团队告诉娱乐资本论。

除了在成熟人设的基础上做“微创新”,《拾光里的我们》中男女主的感情线也有独特之处。和传统的“欢喜冤家”“日久生情”等套路不同,陆珈和徐嘉修是“双向暗恋”。故事开篇即营造悬念,男女主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现在的关系这么微妙?后续随着两人的误会相继解开,观众才知晓一切。

饰演女主的孙千和饰演男主的唐晓天都是新人,但都很符合角色个性。男主本身就具有“反差萌”的特质,女主则活泼可爱,符合甜燃解丧剧的治愈风格。“出演甜宠剧,演员最重要的是要理解角色,融入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赵培说。

甜宠剧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如何发展?

《拾光里的我们》的成功经验,能否复用?打开《拾光里的我们》豆瓣主页,大多数好评都聚焦在剧情和人设上。双向暗恋的情感线、有cp感的男女主……剧本质量依然是一部甜宠剧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编剧团队跟小说读者一样,被原著小说轻松有爱的故事基调打动,因此在改编过程中牢牢抓住了原著的精髓,一方面保留了原著的名场面,另一方面扩充的情节也遵循小说的风格,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编剧团队将每一个人物都当做“心头肉”来塑造,没有主角配角之分,赋予所有人物有趣可爱的灵魂,希望能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观剧体验,同时温暖治愈观众,给予他们面对生活的能量。

十部零差评甜宠剧最好的我们(无大咖小成本豆瓣8.0)(7)

什么才是好剧本?在赵培看来,想成就一部优质的甜宠剧,在内容创新之外,传递的价值观也很重要,“无论是怎样的题材或类型,我们都希望能通过一部剧向青年人传递爱和被爱的勇气,以及对爱情永葆希望的积极心态。”

除此之外,在制作方面,甜宠剧近年来也升级得很快。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甜宠网剧都控制在30集以内,比如《拾光里的我们》就只有26集。集数虽短,但服化道用心,画面精致。比起长剧集,短剧的拍摄周期和拍摄预算都相对更少,可以把“省下来的”资金都花在剧本或美术、服化道等方面,更符合受众需求。

在未来,甜宠剧依然市场广阔。对甜宠剧在今年的集中爆发,赵培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电视剧受众以女性观众为主,而网络平台尤为以年轻女性观众更多,大家对美好的生活和情感归宿都有着积极的向往和追求。”

在内容和制作层面,甜宠剧也会进一步迭代。“甜宠”本身是一种风格和氛围,可以和各种题材相结合。不管是像《拾光里的我们》一样的青春题材,还是国人最爱的古装题材,只要故事流畅、人设新颖,都有自己的受众。

总的来说,甜宠剧作为市场刚需类型,未来依然会竞争者众多。不管是老玩家还是新的入局者,都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甜宠剧。《拾光里的我们》的出色口碑,或许为我们示范了小成本网剧的一类打法:

剧情方面,糅合多种元素,打造“又甜又燃”的甜宠剧;人物方面,在常规人设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反套路写法能给观众更多新鲜感;制作方面,把钱花在刀刃上,精简集数,提升服化道水平。

相信在接下来的剧集市场里,还会有更多打法不一的口碑甜宠剧出现,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