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翅在民间通常以"鱼翅"简称。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始见于《宋会要》。鱼翅为古代八珍之一,八珍虽有好几个版本,但鱼翅总能占据一席,可见其在林林总总大美食中有重要的地位。

三亚也有三珍,特指海参、鲍鱼、鱼翅,俗称“崖州三珍”。因海参、鲍鱼、鱼翅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和药用作用而得名。

崖州志:凡鲨,其美在翅。谚称金丝菜,海错重之。

《本草纲目》:鲨鱼,肉味淡,其美在翅,名银丝菜。

金丝菜和银丝菜,菜中极品。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

鲨鱼除去翅。还有很多美味的存在。鲨鱼肉,体型越大肉越柴,体型越小的越好吃。

条纹斑竹鲨,海南人口中的猫鲨。海错图:猫鲨,头圆,身有黑白点如豹纹。此鲨至难死,离水数日肉难腐,挞之尚能作声。猫鲨,30年前算海南平常人家的餐桌美味,这几年少了且贵,活得100元/斤左右。,不算家常美味了。现在三亚活的猫鲨也是可遇不可求。鲨鱼肉一般都比较粗,不太好吃。但猫鲨例外,肉非常细嫩,海南人喜欢西红柿焖猫鲨,也可以蒸。鱼刺也主骨一根,软软的。该鱼属于肉质鲜美细嫩类型的鱼。鱼肝可以用于炒饭。饱满的油脂,浸润下,炒饭格外销魂。如果你看到这种猫鲨,非常值得一解馋。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2)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3)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4)

去掉沙的鲨鱼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5)

清蒸猫鲨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6)

西红柿炒猫鲨

(PS:《崖州志》:鲨鱼,种类不一。皮有砂,可砺物,故名。

鲨鱼为什么叫鲨鱼,因为它带“砂”哦。用手轻轻触摸鲨鱼皮,我们会感受到鲨鱼皮表层有细小的颗粒物,就像砂粒一样,但其实这种砂粒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沙子,而是一种骨质的细鳞,要去除这种“沙”也很容易,用开水烫一烫,然后逆着它生长的方向用小刀刮,就可以去除干净了。)

海南东方还有道远近闻名的美食。酸瓜鲨鱼煲”,也叫“鲨鱼焖酸瓜”,采用小白鲨比较多一点。

这道海南西部的名菜,主要流行于东方等地。在八所镇的墩头、港门村这些靠海的渔村,渔民有将海鱼和酸瓜在一起煮的习惯。慢慢发展为居民很喜欢的一道名菜,是用当地特有的“腌制小西瓜”与小鲨鱼一道烹制的,东方渔场盛产的这种小鲨鱼每只一般不超过3斤,小西瓜皮厚、酥嫩、爽脆;鲨鱼块爽滑,酸瓜的酸味。可以为鲨鱼块去腥增鲜,味道酸咸浓郁、鱼肉嫩滑可口,食后令人回味无穷咸酸味美。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7)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8)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9)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0)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1)

鲨鱼干,阳光和海洋相恋的味道。油炸的鲨鱼干,佐酒,只游戏人间不羡仙。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2)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3)

三亚的鲨鱼炒粉,消失的古早味。快消失的疍家风味。2016年曾在建港路上无名小店吃过。里面料超足!有鲨鱼肉、粉肠、猪肉还有鱿鱼。该味道只能在追忆中。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4)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5)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6)

海口还有一家比较出名的李记鱼腥粥。主打鲨鱼粥。(个人感觉一般,估计鲨鱼比大,肉质比较粗)李记海南粉鱼腥粥,真真浓郁海鲜味,三亚人也快顶不住,不放葱姜,主料是鱿鱼干、虾米、鲨鱼,只能拼命放胡椒粉。地址:水巷口附近的塘边路。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7)

老张吃海南美食(食鲨记三亚海鲜美食追寻)(18)

另外,海南人吃得比较多还有鲨鱼鱼肝油。海南的70-80后都有印象,没有味道,但滋补。

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的记载。到明朝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鲨鱼肝脏部分具有解毒效果。在中国的14 世纪时,鲨鱼肝油就已经被当作药物使用。

PS:上文的鲨鱼不属保护动物范围。

#美食##旅行##三亚##海口##我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