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军的发展盛况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对于将“海权”视为自己生命线的美国来说,中国海军实力的成倍增长对其造成不小的压力前不久,美国知名媒体《海军新闻》发布文章表示,根据美国商业卫星拍摄的最新照片表明,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扩建造船厂,扩建规模远超世界任何国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一轮造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一轮造舰(新一轮造舰狂潮袭来)

新一轮造舰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军的发展盛况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对于将“海权”视为自己生命线的美国来说,中国海军实力的成倍增长对其造成不小的压力。前不久,美国知名媒体《海军新闻》发布文章表示,根据美国商业卫星拍摄的最新照片表明,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扩建造船厂,扩建规模远超世界任何国家。

结合当下中国重点建设海军的现状,美媒不无焦虑地表示,中国建设现代化海军强国的雄心已经势不可挡,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中国极有可能研发出类似美国的核动力“超级航母”,展开与美国海军的全方位较量。

最后,《海军新闻》给出自己的推算,到20年后的2040年左右,中国海军将至少拥有6艘航空母舰,拥有和美军一较高下的资本。

第一轮造舰狂潮结束,第二轮即将拉开帷幕?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解放军体系下的一个重要军种,人民海军主要承担最基本的近海防御任务,舰船基本上以千吨级以下的快艇为主,缺乏大型主战舰艇,更不要说可望不可即的航空母舰。

1997年,随着051B级导弹驱逐舰“深圳号”的下水,中国海军现代化大幕由此启动。

2012年,大连造船厂完成对“瓦良格”号航母的现代化改造,以此为标志,中国海军正式进入长达十年的造舰狂潮,外界形象称其为“下饺子”。

从2012年-2021年,中国军工业不断带给人们惊喜,2艘航母先后入役,1艘075顺利入列,首批8艘055大驱陆续下水服役、25艘052D担当中国海军力量中坚,还有动辄几十艘的054A、056A级护卫舰,更是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十年前中国海军服役的舰船总数约为60-70艘,相当于一个世界一流海军强国的配置。

10年发展成就令人欢欣鼓舞,但距离中国海军期待的“蓝水海军”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今世界范围内,有资格自称为“蓝水海军”的军队,只有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自从美国立国以来,就始终将海军建设放在其军队建设的优先位置。

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契机,美国海军历史上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海军开始史无前例的大发展进程。在里根任美国总统的八年时间中,美国建造9艘排水量18000吨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11艘排水量9600吨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大批航母服役年限纷纷延长,数不清的F-14、F-18战机陆续上舰。在里根卸任之际,美国海军规模达到历史巅峰,军舰数量达到无可企及的594艘。

截至目前,中美海军主力舰船数量对比大致为209:169,中国海军占据一定优势,但考虑到双方在舰艇作战实力上的差距,尤其是在航母、核潜艇、导弹驱逐舰上的天壤之别,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实力依然无法抗衡美军,再加上美军新型舰船陆续开工,人民海军必须马不停蹄的开始新一轮“下水饺”进程。在这种要求之下,国内几大军用造船厂的扩建和搬迁势在必行。

国内军用造船厂扩建状况

美媒提到的造船厂,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江南造船厂。说起江南造船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晚清期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政府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为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开端。自此之后,江南造船厂一直是国内造船业的龙头,中国第一艘护卫舰、第一艘潜艇等全部出自当地。

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江南造船厂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生产类型最丰富的现代化造船基地。据悉,国产新航母也在江南造船厂进行紧张地建造。

美媒认为,当下江南造船厂的规模已经超过7.3平方公里,体量相当巨大,根据卫星照片显示,这座“亚洲巨无霸”仍在不断扩张之中,预计整个扩建面积将超原体量的50%左右。单单就4号船坞而言,已经从原来的365米扩建至565米,这种体量完全可以承担1艘“超级航母”和多艘055大驱同时开工建造。对了,这还不算体型媲美4号船坞的3号船坞。

仅从江南造船厂而言,其建造能力可同时应对2艘核动力航母和6艘055大驱,按照美媒所说的面积扩大50%,不考虑预算和成本,江南造船厂的建造上限可达堪称恐怖的“3艘超级航母 9艘055大驱”。

除了江南造船厂外,大连造船厂也为我国海军蓬勃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虽然其自身规模与建造能力相比江南造船厂逊色不少,但在航母领域,它却是国内毫无疑问的第一名,从对“瓦良格”号进行改装,为我军迎来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紧接着又立即开工建造山东舰,标志着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问世。坐拥两艘航母的改造、建设经验,未来我国一旦决定开建规模更大的超级航母,那么大连造船厂自然也要分一杯羹。

由于旧厂址过于狭小,限制其进一步发展能力,因此大连造船厂已经开始计划搬迁工程,准备分批次搬迁至地形更为开阔,面积更大的太平湾,参考江南造船厂搬迁的成功经验,迁入新家的大连造船厂一定会焕发全新升级,与江南造船厂一道,一北一南成为中国造船行业的“双子星”。

不仅江南、大连这两座“造船王牌”开始自己新一轮的规划,以建造075两栖攻击舰而闻名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也准备迈上一个更高台阶。据悉,不久之后它将搬迁至长兴岛,同时新建一个大型露天船坞,两个船坞的体量虽不足以和江南、大连相媲美,但也可以为中国海军的大发展贡献自己一部分力量。结合其过往建造075的经验看,未来沪东中华造船厂大概率仍将主要建造两栖攻击舰。

结束语

漫漫征程、筚路蓝缕,在首轮“下饺子”狂潮中,中国海军总吨位一下子达到170万吨,在个别领域甚至实现对长期霸据世界海军榜首——美国的反超,让人倍感振奋,令人欢欣鼓舞。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军第一阶段建设的重点依然是“交学费”、“补差距”,只有少数几款装备性能达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相当多数量的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甚至是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潜艇领域,中国常规动力潜艇比不过日本、核动力潜艇打不过美国,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此在第二轮“下饺子”过程中,中国海军的着力点将从规模转向质量上去,集中精力在几个重要领域实现攻关,不仅要补齐短板,还要实现“弯道超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军。

结合山东舰从开工到建造成型只花费2年9个月的时间看,在未来的18年中,中国完全有能力再造4艘大型航母,从而达成美媒口中所说“2040年前坐拥6艘航母”的壮举。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美国人这番说辞背后并不是简单得对中国海军发展成就表达称赞,更不若说是在“捧杀”或是刻意制造“中国威胁论”,从而为美军自身的大规模造舰计划提供借口。

事实上,中国多家船厂扩建、搬迁的主要目的,也并不是全部用于军舰建造,开建大批集装箱货轮、超级油轮、LNG船等也是各大造船厂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过去的2021年,因为全球疫情肆虐,大批工业品订单流向中国,形形色色的商品在中国建造完成后,主要依靠货轮运往世界各地,航运公司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对于大型集装箱货船的需求也达到一个新高度。即便是中国造船厂建造的军舰,也不一定全部交付中国海军,最近几年来,中国军舰越来越受到国际客户的喜爱,巴基斯坦订购054AP、泰国海军采购071E,也都是正常的商业往来。

总而言之,中国海军的发展一直走在既定路线上,我们不跟美国相比,不和俄罗斯相比,只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每年都有小进步,每十年都上升一个更高台阶,就是我们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