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n走了,我们不会让她失望。”陈奕迅的脸对着镜头,眼神里没有悲伤,还是熟悉的乐观与坚定。

而后他仰起头,朝着天上喊了一句“We love you!”。在影厅里看到这一幕的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周围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泣,像绵延的浪花,又像微风的窸窣,仿佛能一直传到卢凯彤所在的地方。

这一切发生在12月14日的上海,陈奕迅和duo band的《L.O.V.E. in F.R.A.M.E.S.》纪录片放映会X分享会现场。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1)

陈奕迅和Duo Band——跨过两年光阴的音乐罗曼史

2010年到2012年,陈奕迅开启了一场跨度两年之久的DUO巡演,66场巡演遍布世界。当时的乐队组合可谓梦幻阵容——音乐总监王双骏,鼓手恭硕良,和音岑宁儿,吉他卢凯彤……

这场演唱会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画面。陈奕迅翻唱《喜帖街》、《约定》、《破晓》、《芳华绝代》等名曲的经典画面出自此处,岑宁儿领着和音团队演唱《The End Of The World》抽泣落泪的画面也出自此处。

据说当时演唱会的rundown里安排这一部分和声组solo时,曾因时长问题遭到制作公司的阻挠,最后陈奕迅却坚持留下了这个部分,以致岑宁儿感动落泪。彼时岑宁儿还未崭露头角,是这场演唱会给了她机会,才有了后来红遍全球的追光者。

从这件小事也可以折射出陈奕迅与这个乐队的情感。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2)

陈奕迅说,他们能够聚在一起,如此默契地做完这个巡演、这张唱片,如此投契的原因,听起来很俗气——因为他们相信人,相信梦想,相信美丽的东西。

他们带着这种相信,一起走过了两年,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周游世界。以至于巡演结束后,不少人都难以抽离,在短时间内陷入了轻微的抑郁——因为这两年在一起的时间太美好了,但巡演不可能永远这么做下去。

好在有音乐和影像记录下了这一段跨过两年光阴的罗曼史——一张唱片《L.O.V.E.》,一部记录片《L.O.V.E. in F.R.A.M.E.S.》。

关于《L.O.V.E.》——陈奕迅在这里只是duo band的主音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3)

在巡演途中,感念于彼此的投契,陈奕迅和乐队成员决定做一张唱片,由乐队成员担纲创作,类似2009年的《H³M》,只是这张唱片更加彻底,连作词都由乐队成员一手包办。

这场唱片其实在2013年就已经接近完成,却因种种原因直到今年才重启继续制作,最后终于在12月12日发行。

目前这张唱片已经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上线。截至12月17日,专辑已在QQ音乐销量已经超过11万张,酷狗音乐销量超过2万张,酷我音乐销量超过5000张。

同时专辑也收获了歌迷的好评: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4)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5)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6)

在这张唱片里,“陈奕迅”的光环被缩得很小,他仿佛只是这个乐队的主音歌手,负责演绎出创作者们共同的意志。

由于乐队成员彼此偏好、角度的不同,最终呈现出的《L.O.V.E.》的审美多元,结构松散,像是一个短篇小说集,翻过一篇又是另一个人生的侧面。

专辑被一个intro和三个interlude分为四个篇章,其中又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第一和第二篇章,歌曲主题是团员个人的表达。后半部分是第三和第四篇章,歌曲主题是关于这次为期两年巡演的感悟。

前半部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歌曲是《破坏王》和《海里睡人》。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7)

《破坏王》是个热闹的开场,Funk结合Call & Response,乍听和《谢谢侬》有点相似,却又更有众乐乐的集体欢庆气氛。

《海里睡人》的概念由卢凯彤主导。歌名乍听有一些古怪,其实说的是于世事之中不断麻木,仿佛陷入深海沉睡。而音乐仿佛是将人拉出麻痹、轻盈飞翔的解药。于她而言,每一次DUO巡演都仿佛是从海中醒来。歌里行云流水的钢琴、自由穿梭的笛音配着轻盈诗意的歌词,因着她的谢幕愈发伤感却也愈发光明。

后半部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歌曲是《龙舌兰》和《可一可再》。

《龙舌兰》是专辑中气氛最悲的歌,有种90年代初港乐的日系冷调抒情氛围,又因着世界风元素而丰富了色调。

《可一可再》则是陈奕迅与整个团队的告白,团队成员多有在此献声,拼出一副淡然看世界变迁的暖心画面。

这张唱片背后的故事,音乐记录了一部分,影像也记录了一部分。

《L.O.V.E. in F.R.A.M.E.S.》纪录片放映会X分享会——庆幸有影像记录了她如此快乐的两年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8)

12月14日那天,有幸受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邀请,得以提前观看到这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大体的结构就是整张专辑每首歌的创作、录音过程,结合陈奕迅和duo band团队周游世界巡演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那些他们在后台如何鬼马、面对音乐如何默契,那些载着欢笑和泪水的岁月。

影片中有两个部分给我印象相当深刻。

一是陈奕迅的另一个形态,那个把自己放到很低、和大家放肆玩乐的形态。

二是影片里有着大量卢凯彤的镜头。

在影片放映结束后,陈奕迅本人也现身现场,与现场观众交流了关于这两点的感受。

经由他自己的解说,片子的用意也更加明晰了。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9)

他说,在乐队里,他只当自己是团队一份子,乐队成员也只当他是一个普通人。

这个身份的还原也是这张专辑乃至纪录片重要的立足点——久处于聚光灯之下后的松绑形态。

在纪录片里,“陈奕迅”台前的光环展现得很少,展现的多是他幕后与团队完全融合的画面。他会平易到穿着睡衣和大家一起吃油条,他会鬼马到与大家放肆整蛊玩笑。在这里,他的位置被放的很小,只是乐队的一份子。

专辑也是如此。不同于以往概念建构相对浓厚的做法(《Special Thanks To…》《黑白灰》等),《L.O.V.E.》的松散形态也是歌手对自我音乐形态的探索和整理。尽管这些作品多完成于5年前,形态上有些“复古”,但现在听来倒是有种蒙了滤镜的怀旧色彩,与5年岁月变迁后的慨叹。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10)

他还说,在这个片子的记录里,卢凯彤还没有躁郁症复发。可以说片子里记录了她最快乐的两年。

片子里,卢凯彤踢着球讨论着要怎么写歌,在录音室里认真地弹着琴,在舞台上背着彩虹吉他背带望着全场的荧光棒,在众人齐聚时开怀大笑,在他人落泪时送上拥抱……她是那么美好的人。

陈奕迅在现场回忆着这一切,感慨道,“现在看到那些(开心的)画面也是一种释怀。”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11)

当天现场粉丝的热情给我印象很深。大多数人在入场前就准备好了手幅,在现场卖力应援挥舞,足见他们对陈奕迅的喜爱。

除了和现场观众聊这一部纪录片以外,这一次“放映会X分享会”还安排了一小时的互动环节。囊括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互动环节与形式——有在线征集的线上互动视频,线下当场提问,与酷我音乐直播现场互动等形式。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作为主办方,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平台和微博上,收集了一部分粉丝对陈奕迅的祝福。其中不乏相当搞笑的部分,比如对他演唱会造型的吐槽等等。那一位粉丝也被请到了现场,与陈奕迅现场交流。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12)

在线下,现场的观众也有与陈奕迅当场提问、互动的机会。

陈奕迅面对现场互动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易近人,同时真诚有趣。

说到平易近人,比如他会在现场与为他写了亲笔信的歌迷拥抱致谢。还会在现场祝歌迷生日快乐等等,又随和又搞笑。

关于真诚有趣这一面,也相当有意思。当时有一位粉丝问陈奕迅是否会考虑开四面台的巡演。陈奕迅非常真诚地一本正地现场分析,四面台在音响搭建上的难度、和全场的回声要如何配合、与场地设备的协调……方方面面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听到粉丝当场愣住,而后全场爆笑。

同时,当天酷我音乐直播线上观众的实时互动也与活动相互联动,无论是否亲临现场,都能感受到现场的能量与气氛。

你还记得陈奕迅的十年吗 所幸有音乐和电影(13)

当天现场的粉丝多是主办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通过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渠道征集而来。从前文可以看到,当天现场的不少环节也是依托于这些线上App内的一些玩法征集而来的,在当天现场全程贯穿。

其实现在,成熟的音乐App也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听歌工具,而是能够通过记录海量用户的使用历史等,通过数据分析,通过对用户的行为研究,去创造各种各样线上线下相关活动的玩法。

但归根结底,一切的“玩法”,都是为了让音乐及其所附带的精神更好地传播。这次活动全程的分享依然基于音乐,与相关的纪录片,以及它所带来的爱与相信的能量。

正如陈奕迅那天在现场说的,“音乐和电影有魔力,能够把这些(开心的)时刻留下来”。这些时刻又经由新的诠释与传播,成为了新的记忆,新的艺术,新的故事。

THE END

作者:木一

编辑:洗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