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岁月无情,只能相顾无言
昨天夜里,一通电话打破宁静。
原来,是大学舍友小敏打来的:“看见你朋友圈里发了一段很丧的文字,想问问你怎么了?”
小敏的话,让我心头一暖,同窗四年,情意依旧没变。
可是,正当我打算跟她诉苦时,却话到嘴边,哑口无言。
要从何说起呢?我们多少年没见了?
青春挚友的生命轨迹,如今已是相隔太远太远。
向她倾诉职场上的无助,要先铺垫我工作的人文环境;跟她吐槽老公的冷淡,又得先讲述我们相处的林林总总;想说说养孩子不易,可小敏还单身,不合适……
想着这些,嘴边的一大串抱怨都止住了源头,顿了顿,只剩下一句:“没什么啦!我瞎写的啦!”
那份深厚的情谊终究没敌过时间的拉扯,最后徒留不关痛痒的对话。
李宗盛在《山丘》里唱道:
“我没有刻意隐藏,也无意让你感伤,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
是啊,曾几何时,那些让人感慨岁月馈赠的关系,总是始于“一见如故”。可是,时光残忍,狠心摩挲,模糊了彼此那些让人惊艳的相遇。
时间与空间一同联手,将我们从把亲密无间变作了素昧平生。
曾经相约一起看遍万水千山,却无奈风雪翻叠,山高路远,只能海角天涯,各自吹零,各自飘散。
02
三观不同,只能渐行渐远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绘本,讲的是两颗还未孵化的蛋做朋友。
他们彼此一起躲避风雨,共同相守。
他们谈生活,聊理想,他们以为彼此会变成一只小鸡,或者是小鸭。
几个月后,他们先后破壳而出,一颗成为了鳄鱼,另一颗却变成了翠鸟。
他们也曾试图靠近彼此,但是一个爱游泳,一个爱吃虫,他们最终还是难以继续相处,无法回到最初。
陪伴与承诺只能化作两句祝福:“愿你永远乘风破浪!”“祝你拥有万里晴空!”
三观不同造成的疏远,即使努力补救,也难逃思想上、习惯上的巨大沟壑。
当我们偶然处于相似的状态下时,可能会觉得无比投缘。
但是,一旦脱离那个特定的环境,却发现我们其实无法融入彼此的生活。
于是,我们坦然接受,微笑放手,依旧感恩时光,让我们有幸遇见彼此最好的年华。
03
不闻不问,感情就会疏远
朋友琳琳正在办理离婚手续。没有出轨,没有狗血。
他们的婚姻,从开始时的浪漫倾城,到如今的阴沉惨淡,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熬过了五年的异地恋,却没有熬过三年的朝夕相处。
琳琳以为,打赢了距离的爱情是坚不可摧,却不成想,终究输给了柴米油盐的点点滴滴。
琳琳被上司训斥,回家忍不住哭诉。
可是丈夫一边打游戏,一边漫不经心地回应,说她矫情,说她敏感。
其实,琳琳想要的,不过是一句:“别怕,有我。”
琳琳报了个瑜伽班,每天下班都要赶去上课。
没几天,丈夫就有了意见,不仅抱怨她不做饭,还不忘冷嘲热讽:“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还学这些”。
琳琳没指望折腾成什么气质美女,只是希望丈夫有一天能肯定她:“果然跟以前不一样了啊!看来你没有白费功夫!”
丈夫外地的亲戚,隔三差五来家里蹭吃蹭喝,琳琳的卧室总被人随意进出。
她忍无可忍地跟丈夫抱怨,没想到引发了一场剧烈的争吵,终于把琳琳的心伤透了。
著名诗人海涅曾在诗中写道:“叶子落去之后,才想起枝头上的花。但是,明年春天,你不在了。”
曾经承诺把彼此奉为生命,却无奈生命太长,我们太懒。
懒得彼此倾听,懒得彼此陪伴,懒得彼此看见。
许多关系变淡,来源于我们对这段关系的漠视。
终于,他不问了,她也不说;她不追了,他也不等。
04
有一些关系的变淡,是因为时间和空间导致的疏远,是因为三观导致的分歧,这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在分别时,衷心地祝福对方。
但有一些关系的变淡,却是由于我们的不作为和漠视导致的。
这里有三个公式送给你,让你更懂得如何维系好彼此的感情。
你想说 我想问=聊得来的默契
在一期《艺术人生》节目中,王志文被朱军问到:“四十岁了为何还不结婚?”王志文说:“因为还没遇到合适的。”
朱军接着问:“那么什么样的女子算得上合适呢?”王志文的回答是:“能随时随地聊天。”
两个人亲密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自我暴露”的安全感。当对方想倾诉,我们首先应当想到,这是ta将软弱暴露于你面前的信任。
即使我们一时无法给出建设性意见,但一些“正确的废话”也足够传达一份温暖:“我知道,我懂”;“没关系,不是你的错”;“别难过,咱们一起想想怎么办”。
聊天看起来容易,却也是一件需要棋逢对手的事情。它需要双方都愿意聊的默契——你想问的时候刚好我想说,我想说的正是你想问。
聊得来是情怀,更是一种默契。
要达到这种默契其实很简单,就是当ta说时,做到积极回应。
你愿追 我愿等=丢不掉的信任
电影《无问东西》里,热衷于读书的许老师,遇到了在工厂劳作的妻子,妻子的单纯善良让许老师心动。
妻子供他读书,但时间让许老师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变成了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追求上,从此和妻子划下了一条分界。
妻子每天面对的,除了机器就是工友,思想上无法再理解丈夫的世界。
他们的隔阂直接造成了悲剧,原本的情投意合,最终化为乌有。
心理学家指出,一段健康的关系,是能给人带来积极成长的关系。
成长节奏有快有慢,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们与对方相处时,除了有彼此陪伴和理解的诉求,更期待着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提升与进步。
你愿意追,我愿意等。
这一份“丢不掉”的珍贵情谊,叫作信任。
你若慢了,就追一追跑在前面的好友,这不是望尘莫及的羡慕,而是从一段亲密关系中汲取的力量,推动自己达到新的高度。
你若走得快了,就停下步履,回头看看来处。
这不是不思进取的拖累,而是惦念感恩那些相濡以沫的时光。
你有“尺” 我有“度”=给得起的尊重
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描绘过她和丈夫婚后的生活状态:
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两个人有各自独立的书房,共用厨房和餐厅。
我们是爱人,是夫妻,彼此忠诚,却又相互独立。
不论是哪一种亲密关系,都需要界限感。
《请回答1988》中说:所谓的界限,就是到那里为止的意思。
朋友间,你有恙,我倾尽所能帮你;你无恙,则放我自在独行。
爱人间,远而不疏,是坚定地陪伴;近而不入,是最好的尊重。
美国作家拜伦海蒂曾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在一段关系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
05
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维系。
“你想说我想问”的默契,是我们心灵相通的密码;“你想追我想等”的信任,是我们肝胆相照的义气;“你有尺我有度”的尊重,是我们衡量感情的天平。
只有这样,生命里那些重要的关系,才能永不褪色。
愿每一次渐行渐远,都是为了铺垫久别重逢的喜悦。
欢迎添加关注和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