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严谨的文学创作者,金庸老先生对自己笔下的故事情节的每一个细节都把控得十分到位,他甚至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大改,于是不同时代的金庸迷们会读到故事情节不完全相同的金庸作品,连载版、三联版、新世纪修订版都或多或少有些区别,但毋庸置疑,多次改动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完整以及合理,但“人无完人”的道理世人皆知,金庸的作品自然也算不上完美,比如新修版的《天龙八部》中王语嫣最后回到慕容复身边的这个选择就存在逻辑硬伤,毕竟慕容复可是逼死了王语嫣的双亲,而金老对于自己笔下的某些重要角色、门派其实也缺乏一个交代。

给虚竹传功的是逍遥子还是无崖子(虚竹死后逍遥派也亡了)(1)

(王语嫣剧照)

​金庸用十五部作品绘制出了一个完整的武林,甚至在笔者看来,最后成书的《越女剑》这短篇就是对《射雕英雄传》中韩小莹、郭靖所用的那套“越女剑法”的一个设定补全而已,也证明了金庸笔下各部作品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这一点在各大门派的传承也能够看出,拿书中戏份最多的少林派和丐帮来说,它们都曾在多部作品中出现,读者也看着它们从崛起到没落又到重新振作或者彻底消亡的过程,比如曾经有读者提出“双雕”时代少林派没有戏份的剧情漏洞,于是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加入了“火工头陀事件”,补全了这个时代的少林派的故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虽说《天龙八部》的故事并非围绕逍遥派展开,但逍遥派在剧情中也是存在感十足的一个门派,段誉、虚竹两位主角的武功都与这逍遥派有缘,为何直到《天龙八部》结束之时仍由虚竹掌控的逍遥派(灵鹫宫)势力到了“双雕”时代就彻底没了踪迹呢?这根本不是《天龙》和《射雕》成书先后的问题,因为要补全这一段故事的话,金庸完全可以在新修版中补全。

给虚竹传功的是逍遥子还是无崖子(虚竹死后逍遥派也亡了)(2)

(段誉、虚竹剧照)

那么金庸真的没有交代逍遥派的结局吗?其实在新修版的《天龙八部》中金老还真是对这段故事进行了一些补充的说明,只是没有明说“这就是逍遥派的命运”之类的话,所以没多少人注意罢了。

原著中明确提到的最后一位逍遥派的传人是虚竹,他从无崖子那接过了掌门扳指,也继承了逍遥三老的武功,他是名正言顺的掌门,然而虚竹相对于其他逍遥派的门人来说却又是个另类,他不痴迷于武学,也不愿意参与那些江湖纷争,他当掌门不过是迫不得已,不过你也许不知道,他却是收过一个徒弟,新修版中提到:“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丐帮这两门祖传武功,虽说‘降龙二十八掌’少了十掌,但经萧峰与虚竹两位大高手删削重复,更显精要,威力非但不弱于原来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胜过,成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学。”

给虚竹传功的是逍遥子还是无崖子(虚竹死后逍遥派也亡了)(3)

(萧峰剧照)

也就是说这位“少年英雄”才是逍遥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他所学的降龙十八掌其实也是融入了虚竹逍遥派武学精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对虚竹十分感恩,等于即便是虚竹死了,逍遥派也不能说是彻底消亡,而是由这少年英雄继承下去,毕竟他是虚竹唯一传人。

在虚竹死后,逍遥派正是由这位丐帮的少年英雄所统领,只不过在虚竹当掌门的时代逍遥派就已经不是那个略带邪气的门派了,早已与正派武林打成一片,所以这丐帮少年英雄自然也就放弃了逍遥派这个名号,直接去壮大丐帮即可,将逍遥派和丐帮整合到了一起,换言之,逍遥派是融入了丐帮之中,不再是另外一个独立的门派。

给虚竹传功的是逍遥子还是无崖子(虚竹死后逍遥派也亡了)(4)

(洪七公剧照)

这一点从《射雕英雄传》中丐帮帮主洪七公会用一招“逍遥游”也能看出,毕竟丐帮和逍遥派本是毫无关联,正是因为有虚竹传功“少年英雄”这段故事,才让《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之间的剧情变得通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