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1)

1993年教师节之际,一部名为《凤凰琴》的电影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影片讲述了高考落榜的女青年张英子来到大山深处的界岭小学任教,与几位乡村教师从互不理解到相互支持的感人故事。

“孩子们是希望,老师是希望的希望。”而今,中国乡村教育已迈入新的阶段,但我们永远无法忘记20世纪后半叶,几百万默默无闻扎根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是如何带着朴素而美好的信念,坚守中国社会最为基层的启蒙教育。

今晚八点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

大型文化节目

《故事里的中国》第八期

继续与您相约

戏剧总导演田沁鑫

将联袂吴谨言、辛柏青等演员

重现电影《凤凰琴》经典片段

再度弹拨动人心弦的朴素记忆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2)

和节目开播以来致敬的那些流血牺牲的英雄相比,本期节目聚焦的是如山花一般默默奉献的平凡个体。现场,一个“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传家”的家族故事,让在场众多听众泪花闪烁,肃然起敬。

吴谨言:

“乡村教师就像大山里的造梦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师资源匮乏,广大农村更显薄弱,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乡村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他们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离开了学校,他们又与农民一样,为了生计耕耘。

提到电影《凤凰琴》,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故事里的中国》主持人董卿一样的好奇:“凤凰琴是什么样的琴?它有什么特殊寓意吗?”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3)

《凤凰琴》原著作者刘醒龙 现场展示介绍凤凰琴

《凤凰琴》原著作者刘醒龙特别带来了这一构造简单、易于演奏,音色清脆的小型乐器。他说,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推进文化普及而设计的,在乡村,玩凤凰琴的都是当地的文化人,他们内心有一种身份认同。玩凤凰琴需要识简谱,凤凰琴的声音和二胡、笛子也不一样,“在乡村,你只要听到哪个屋子里有凤凰琴的声音,就知道这家大概有个乡村教师”。

电影《凤凰琴》中,除了象征追求与信念的凤凰琴,操场中央简陋旗杆上飘扬的国旗,山里孩子的天真与渴望,乡村教师的执着与期盼,都深深印在了无数观众的记忆深处。《故事里的中国》即将浓缩再现的,是张英子和校长、同事之间为了通过县里的扫盲工作检查谎报入学率、筹钱修缮破败不堪的校舍而发生的冲突与和解。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4)

《故事里的中国》浓缩再现电影《凤凰琴》经典片段

吴谨言此次将挑战出演乡村青年女教师张英子。她说:“看到剧本的第一刻,就觉得她热血、倔强、很执着,向往着美好纯粹。乡村教师就像大山里的造梦人,无私的奉献、无私的坚守,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5)

吴谨言饰演《凤凰琴》中的乡村青年女教师张英子

田沁鑫导演认为,吴谨言身上有和张英子一样的倔强气质。排练过程中,吴谨言反复和田导交流人物感受,积极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角色把握准确而细腻,获田导点赞“真棒”“成熟”。整个作品中吴谨言感触最深的,是最后升起的那面国旗:“在望向国旗的那一刻,我觉得有一种力量,是一种向往和希望的寄托。”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6)

乡村小学中升起国旗的一幕

孩子是希望

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

刘醒龙说,他在写作生涯中是极少流泪的,但是写《凤凰琴》他哭了三次,“我高中时候的班长、副班长后来都成了乡村教师”,回忆起坚守乡村直至癌症去世的班长,刘醒龙的情绪有些波动。他自己的作家之路,也是被从武汉到基层工作的老师启蒙的,“这个老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给人一种外部世界更美妙的想象”。

伴随《凤凰琴》这部作品的问世,那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艰辛、不为外人知道的苦涩,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的心。一些乡村的老师人手一部《凤凰琴》,他们在小说中读自己,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多的同道中人在坚守,在孕育着希望。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7)

小说《凤凰琴》作者刘醒龙 讲述创作故事

2009年,刘醒龙出版《凤凰琴》的续作《天行者》,触发他动笔的原由,是一对四川映秀的教师夫妻。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刘醒龙读到一篇同行的文章,文中提到一名叫樊晓霞的老师和丈夫分属两个高山教学点,彼此能看到对方的星火,但想见一面的话,相隔的大山一两天都翻不过去,他们用《凤凰琴》安慰自己。樊老师好不容易熬到调回县城的映秀小学,然而才一个星期,汶川地震爆发,她被夺走了生命。在《天行者》的扉页上,刘醒龙写道:“献给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一家四代接力坚守

出了20多位乡村教师

《故事里的中国》特别邀请到一个来自河北省平乡县的特殊家庭。他们一家四代人有20多位乡村教师,从爷爷那辈算起,整个家庭教授的学生超过两万。

节目中,胡清汝、胡亮作为家庭代表,讲述了一家人的漫漫坚守路。曾经,他们所处的环境比《凤凰琴》描述的还要艰苦,而这家人却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接力。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8)

四代乡村教师胡清汝(右)、胡亮 讲述跨越70载的家族致力乡村教育的故事

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锜早年读过私塾,他于1945年创办了村里第一所小学,教的第一批八个学生,出了三个教师、两个会计、一个医生。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曾经一个人带五个年级的全部科目,晚上还在村里办扫盲班,他将马灯挂在枣树枝上,村里的青壮年们就在灯下听他讲课。

胡清汝1981年高中毕业时,梦想当名军人,但当时村里缺老师,“我父亲跟我谈这个事的时候,我十万个不愿意,躺在炕上,一天没有吃饭,大哭了一场。后来父亲叫我起来吃饭,说你还是教书。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父亲那种眼神,饱含着期望和请求”。胡清汝说,父亲在高中毕业时,也曾希望走出村子,去考大学,结果被爷爷留住了。

虽然和父亲一样留了下来,但是日子太过贫苦,1989年,胡清汝萌生了下海经商的想法,一份短短的辞职报告写到半夜,眼泪把纸都浸湿了。第二天上完课和孩子告别,话一开口,孩子们哇哇哭着喊:“胡老师,你别走!”胡清汝顿时就哭了,“我后悔不该有这个决定,该把孩子们教下去”。

回忆这段经历,胡清汝几度哽咽。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一家四代用血泪浇灌的教育事业,在小山村不断开花结果。节目特别邀请胡清汝一大家子到场,爷爷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年87岁的胡德印也来到现场,老人家不胜感激,自己一家四代人,都是胡清汝一家教出来的。

黛溪小学经典朗诵直播在哪(老师是希望中的希望)(9)

胡清汝爷爷曾经教过的学生胡德印(87岁)现场致谢胡清汝一家

伴随时代的发展,中国乡村教育不断开启新局面。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伴随一系列政策的有效实施,教育工作更加行稳致远。

凤凰琴的朴素琴声,奏响了千千万万农村孩子的命运之曲。今天,让扎根基层的教师群体更加受人尊敬和爱戴,正是我们重温经典《凤凰琴》的意义所在。

今晚八点档

锁定CCTV-1

《故事里的中国》第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