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1)

阳朔属桂林市辖县,位于漓江西岸,因风景瑰丽,有“阳朔堪称甲桂林”之誉。从阳朔码头上岸,跟着导游小苏,沿着漓江边的一条街道往里走,街边是一棵棵虬枝密叶的老榕树,榕树无私地用躯体把似火的骄阳阻拦,兑现着它年轻时曾经把伞作为理想许下的诺言。树荫下有几位老人,竹櫈、竹椅、竹桌、悠闲的品茶下棋打扑克,专心致志,旁若无物,是阳朔人休闲生活的一个缩影。清一色四层弯檐翘角具有壮家特色的小楼,紧紧挨着一摆溜排过去。漓江两岸连绵秀丽的群山到此不约而同向后退了一大步,闪出的一大片地方就是阳朔,阳朔山抱水绕,被山水呵护着,是镶嵌在漓江上的一颗明珠,漓江绕城而过,也不歇息继续向下游流淌。我们也不歇息,驱车赶往大榕树。

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2)

大榕树景区,在阳朔城南不远。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民族风味浓厚的小山村:有潺潺荡漾的小河,小河上轻盈灵巧穿梭着的几叶扁舟,扁舟上站着一袭红衣的壮族小阿妹,小阿妹表情生动露出浅浅的笑,一个个散发出迷人的风采自然而然装饰了小河的风景。小河的岸边,石阶雕栏,绿树修竹,游人如织。隔河有穿岩,组成“穿岩古榕”景点。隔河有山,山是青山,奇秀不高,小巧玲珑,花树翠竹掩映,犹抱琵琶半遮面遮不住它的俊美。小河的旁边有渠引灌,汩汩地流入稻田,灌区的上面,有脚踏的水车,平时是游人摄像留影的道具,旱时是农人汲水浇地的工具。大榕树是整个景区的焦点,远望似一绿色巨伞撑立地上。导游介绍:此树传为晋代所植,树高十七米。被游人簇拥,团团包围,纷纷把它的雄姿装到相机里装到记忆里留存。大榕树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与她的情郎阿牛哥的定情处。著名的音乐电影《刘三姐》部分外景画面就在此拍摄。大榕树景区就像一幅自然天成,形神兼备且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中国山水画,读它千遍也不厌倦。

依依不舍离开大榕树来到月亮山景区。天正热,车缓缓而行,路边三五成群蹬着自行车的多是金发碧眼的背包客老外,他们万里迢迢钟情于阳朔,从喜悦得挂满眉梢的笑意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兴致勃勃的融入到阳朔的山水中了。这时,突然看见对面山上石壁如屏,中空一洞,若明月当空,称月亮山。在短短几分钟内,从不同角度看:可见圆月、半月、眉月等不同形状,看到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动态景观,煞是好看,算得上是阳朔一大奇观。好是好,但若把它拿出来和遇龙河比美,那却是小巫见大巫,月亮山要甘拜下风,自叹佛如了。

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3)

阳朔最迷人,最让人难忘,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就在遇龙河。遇龙河素有“小漓江”之称,简直就是一卷自然天成的画轴:两岸山峦千姿百态,奇峰林立,河畔绿竹叠翠,芭蕉四季常青,远处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河水清澈见底,蓝得透亮,泛舟水上,心旷神怡,忘乎所以。我们的竹排上用竹竿划舟的壮族阿哥咧嘴卖力的吼山歌,山歌唱得不很专业而且嚯嚯漏风,但嘶哑的歌声也能在水上飘很远,一直飘到河畔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车里。我急忙帮腔和着他吼,共鸣声立即传到正在岸边嚼草的水牛的耳朵里,牛受到感染,忘记了嘴巴的作业,抬起头四下张望,寻找歌手在哪?这时候水里的鲫鱼也纷纷为景色献身,摇头摆尾似在伴舞,也沉浸在我们的歌声里。遇龙河两岸风光无限,可以观赏到遇龙桥、犀牛望月、骏马凌空等风光胜迹。河滩落差有致,几经跌宕,水花四溅,有惊无险。我自顾唱歌,自顾陶醉于美丽的景色,突然两股水流直射而来,后面女同事的竹排赶上来用水枪袭击我们,她们竟敢先行挑衅,一阵猛烈的还击,片刻就让她们成了水人,她们连忙求饶举手投降。我们一时玩得兴起,一路所向披靡制造了许多落汤鸡,小小竹排一时纷纷高挂免战牌,当然也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我们每个人全身上下都湿漉漉的淌水,嬉笑声在水面上荡漾,多少年了没有这样尽情的酣畅淋漓的释放过,没有这样尽情的肆无忌惮的狂欢过,今天,在遇龙河寻回了久违的返老还童非常舒畅的感觉。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襟。岸边古榕树掩映的农庄,与世无争悠然垂钓的老翁,庄旁石阶上荡衣的村姑,水边扭头曲项哼情歌的鸭子,还有光屁股的顽童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里,构成了一幅充满乡土风情的油画,好一幅”人间仙境“的绝妙图画。吆,徐悲鸿就是阳朔人,是阳朔美丽的风光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悟性,一生佳作无数,成为一代宗师。我向往悠闲自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将来退休后,在风景秀丽我所热爱的地方租间民居,清早出门“悠然见南山”或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该是多么地惬意啊,在阳朔、大理、丽江、凤凰古城,三亚或者普陀岛分别住上一阵,骑辆自行车,像老外两人共骑的那一种,回归自然,融入到山水田园里,把生活挥洒得简单生动,把残余的日子过得热火朝天,和爱人共度夕阳余晖,此生足矣。

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4)

从遇龙河回到阳朔县城,夜幕已降,盥洗吃饭稍息。阳朔的夜晚,已灯火阑珊,十几个爱好音乐的人相约去看“印象刘三姐”。一路上欣赏不尽山城夜晚似锦的繁华,大家都沉浸在喧哗的夜生活里无语。半空闪烁迷离的是“印象刘三姐”的霓虹灯,二百多的门票也阻挡不住熙熙攘攘慕名而来游客驿动的心和愉快的脚步。这是一场让人震撼不已的“山水实景”演出,这是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这是一场汇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张艺谋等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的大型舞蹈。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就是实景舞台,灯光、音响、烟雾设计效果奇佳,制造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漓江幻影,薄雾笼罩,如诗如梦,山峰隐现,水光倒影,烟雨点缀,竹林轻吟,月光披洒,少女浣洗,牧牛晚归,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被创新组合,很自然地融入山水,在歌声中,在舞蹈中巧妙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附近村庄不同少数民族的阿妹和小媳妇,种菜的阿哥,捕鱼的老大,垂髫的牧童,读书的学生都是演员,一起咏唱原生态的歌谣,一起舞蹈,一起甩着火把吆喝。蝉翼薄纱的少女在缓缓移动的月亮上轻歌曼舞,月朦胧、水朦胧、人也朦胧,令观众如痴如醉,似在仙宫,似在梦境。这时候,一切仿佛都醉了,醉了阳朔,醉了漓江,醉了星星,醉了月亮,醉了梦乡,只剩下刘三姐的歌声还在阳朔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5)

作者简介 流涛,本名刘涛,陕西丹凤人。本平台特邀作者。八九年七月毕业陕西工商学院中文系,陕西师大研究生学历,现任丹凤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商洛市作协理事。工作之余,发表作品数百篇。37万字的长篇小说《蓝金子》即将出版。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

印象漓江遗世阳朔(流涛随笔阳朔风光)(6)

丹中在线ID:sxdfzx2016,敬请关注、赐稿。投稿邮箱:sxdfzx2016@163顾问:红柯 远洲责任编辑:刘力 李翃 巩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