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一語出于《晋书·庾翼传》:“京兆杜x(同“五”),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东晋时代有两个“才名冠世”的青年人,一个名叫杜x,一个叫殷浩,他們很有才能,又善于談話辯論,但是长期隐居不仕殷浩虽曾出任建武将軍,但在討伐許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因为打了败仗,被撤职流放到信安县当了老百姓当时另有一位才智出众的人庾翼任征西将军,他虽然听到很多人称赞杜x和殷浩的才能,要求请他出来做官,但是庾翼却认为他两人有名无实,不能重用,並愤慨地对人说道:“象杜x、殷浩这样的人,只该把他‘束之高阁’,等到天下太平后,再考虑任用他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鉴古思今的历史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鉴古思今的历史典故(典故探究)

鉴古思今的历史典故

“束之高阁”一語出于《晋书·庾翼传》:“京兆杜x(同“五”),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东晋时代有两个“才名冠世”的青年人,一个名叫杜x,一个叫殷浩,他們很有才能,又善于談話辯論,但是长期隐居不仕。殷浩虽曾出任建武将軍,但在討伐許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因为打了败仗,被撤职流放到信安县当了老百姓。当时另有一位才智出众的人庾翼任征西将军,他虽然听到很多人称赞杜x和殷浩的才能,要求请他出来做官,但是庾翼却认为他两人有名无实,不能重用,並愤慨地对人说道:“象杜x、殷浩这样的人,只该把他‘束之高阁’,等到天下太平后,再考虑任用他们。”

经典运用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8页见《論持久战》一文……“这样,我可始终立于主动,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閣,置之不理,絲毫也不为其所动。”……

结语

毛主席在文中引用“束之高阁”这句成语来表达对于某人或某件事情置之不理或不管不問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