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都是明星级的人物,蜀国当然是诸葛亮,吴国就是周瑜,两人长相才能俱佳,互不服气,堪称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两人联手好戏是赤壁之战,这里不多说,对手戏应该有两个:一是诸葛亮三气周瑜,二是诸葛亮吊孝祭奠周瑜,一一表述。

周瑜对比诸葛亮:真正了解周瑜是诸葛亮(1)

先来说诸葛亮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书中写到:“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我再带兵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周瑜然后有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出力是周瑜,摘桃子是诸葛亮,可把老周气坏了,但是又没有办法。周瑜技不如人,只能干生气,马上找下一次机会再斗。

孔明二气周公瑾:鲁肃三番两次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不要脸的推脱计谋说辞搪塞过去,好汉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鲁肃真的没有办法。周瑜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于是就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故将此为名,赚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这个计谋可以说很完美,可恨是诸葛亮识破了,他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周瑜对比诸葛亮:真正了解周瑜是诸葛亮(2)

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到了东吴,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尚香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你跑了就跑吧,还不忘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忘记叫士兵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一番。气得他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

孔明三气周公瑾:…..没有办法,周瑜又想出第三条计,想为刘备夺西川,顺路夺下荆州,此为假途灭虢之计 ,又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瑜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周瑜就这样被孔明先生气死了。

周瑜对比诸葛亮:真正了解周瑜是诸葛亮(3)

周瑜死了,作为对手兼好朋友诸葛亮应去吊丧,才有了诸葛亮吊孝的故事。

诸葛亮请示刘备后,前去吊孝。葛亮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 呜呼公瑾,不幸天亡!修短数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若有灵,享我蒸尝! 短短数语,真诚感人,看来诸葛亮动了真感情,东吴将士也受感染。

接着又高度概括周瑜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从周瑜的幼学、弱冠、壮力、丰度、气概、弘才等不同方面: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风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

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接着又 痛惜周瑜的英年早逝,三军悲怆,主人哀泣,朋友洒泪。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最后是诸葛亮与周瑜的相识、相知、合作,以及孔明的哀恸之情。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

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

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诸葛亮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周瑜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周瑜有多了解,正是应了那句话,真正的对手有时又是自己的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