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顶着“章子怡第一部电视剧”标签的古装剧《上阳赋》上线播出,首日便释出6集,争议也同步上线,“章子怡饰演15岁少女”是热议话题,其实这部剧还有周一围、贾一平、惠英红、赵雅芝等,多位演员相对其角色来说都偏大龄了。

这次网友特别理性,纷纷表示,不是歧视年龄的意思,但再好的演技和滤镜也突破不了岁月的壁垒,眼睛里写满了“道理和人情世故都懂的阅历”,怎么展现这个年龄的天真烂漫。到10日傍晚,该剧播出10集,口碑已跌至6.0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1)

“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少女感”

据了解,《上阳赋》讲述了拥有皇家血脉的上阳郡主王儇与出身寒微、凭借军功踏上高位的萧綦,因为一场权力交易而命运交织,一起经历重重困难,最终相知相守的故事。

复习这几天的争议可知,章子怡今年42岁,她的这部电视首秀是其在38岁时拍的。《上阳赋》里,章子怡角色王儇出场时为“及笄之年”,也就是15岁。

现实生活里,15岁的少女正在上中学,所以38岁的章子怡要饰演这种需要满满“少女感”的角色,说实话,是一个十分有难度的挑战。这跟一脸胶原蛋白、皮肤保养和身材管理等都无关,因为眼神骗不了人,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生活沧桑感,是没有办法用打光、磨皮和滤镜这些现代技术遮盖的。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2)

章子怡的“少女感”回应继续被争议

该剧上线仅一会,网上就开始大面积质疑和吐槽章子怡的“演技”和“少女感”。很多网友表示,即便章子怡已经尽量用面部表情去平和角色的年龄感了,但她的那些吐舌头、眨眼、噘嘴的动作,还是非常突兀与违和的。

当天,章子怡就亲自在微博上发文回应了“少女感”的问题:“《上阳赋》片方和平台别再消费我营销’少女感’了!’少女感’没有什么不好,但请别强安在我身上!我演王儇的时候38岁,下个月42,这两个数字哪个跟’少女’有关?我是很清醒的……我是本本分分地塑造角色,其它对我的消费大可不必!”

但记者看到,章子怡的回应没有得到网友和粉丝们的赞同,下面一溜的评论都是“那为什么还要演这个15岁的角色”。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3)

原著作者和编剧等力挺章子怡

10日,《上阳赋》原著作者寐语者发文力挺章子怡,表示章子怡做到了将少女阿妩和后来的豫章王妃集于一身,最大程度保全故事和人物完整度。寐语者坦言,如果章子怡不爱阿妩这个人物,大可不必这样去顾全,大可不必承担这个压力,“换一个演员不是不行,只是两张不同面孔在命运的前后呼应对照中呈现,人物的完整度难免被削弱。”“一个演员,有她对角色的责任和担当,也相应承担着故事和角色本身设置局限带来的压力。或许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在我眼中,她做到了将少女阿妩和后来的豫章王妃集于一身。”

11日,该剧编剧也发文写道:“我看到的子怡姐,谦虚地跟每一位演员沟通每场戏最好的呈现方式,认真感受阿妩的爱与痛,在拍摄过程中骨折,为了不影响进度忍剧痛拍摄,她是真的爱她所塑造的角色。她就是阿妩。或许她习惯了被黑,但是也会痛吧。抱抱阿妩,希望网络少一些戾气。接受真正的批评,但不要为一时之快,伤害那么多人的努力。”

虽然章子怡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对于其在剧中的表现,网友依然表示无法肯定。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4)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5)

该剧组几乎全员年龄偏大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上阳赋》几乎全员角色的年龄都偏大!从这10集下来,剧中已出现的几位年轻女性角色,其主演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比如章子怡、左小青、刘芸,而且她们都曾在剧中瞪眼装无辜过。

男演员也是如此,几位年轻的男性角色,其扮演演员的平均年龄也在37岁左右,当他们与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女演员们一起演10多岁的少年少女时,实在太让观众出戏了。

记者看下来发现,该剧中大概只有49岁的于和伟(王儇的父亲)和50岁的蒋恺(饰演皇帝)是与角色年龄相符的,所以当看到章子怡与于和伟演父女对手戏,章子怡与蒋恺演对手戏,都有一种错乱感。有网友指出,章子怡与于和伟看着反倒像两口子,而章子怡和皇帝舅舅的互动,哪里像膝下承欢,明明是盛年宠妃在吹耳旁风啊!

还有网友吐槽说,15岁的少女不一定就爱跳舞吧,当看到章子怡高兴地在走廊里翩翩起舞,饰演她哥哥的40岁贾一平上前像小孩一样跟她转圈打闹,“我想到的是,这一幕里演员们的平均年龄差不多40岁!真的,戳脸蛋、捏鼻子这种小儿女动作就不要再做了,好吗?你们不适合啊。”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6)

人设和剧情到目前都很平庸

除却年龄带来的观剧不适感,《上阳赋》目前播出的内容也被批“毫无新意”——女主角墙头跌落、男主角英雄救美、男女主角先婚后爱等元素,都可以说明《上阳赋》剧情上的平庸。

另外,剧中目前还没有出现有什么新意的人设:愚钝且要被硬挺上位的太子,看似荒唐但心机颇深的二皇子,一心为爱而无心争权的三皇子,人人都爱我的女主角,还有一位妄图皇位的宰相……这些人似乎是很多古装剧的标配,总让观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见,《上阳赋》虽然满足了“头部演员 电影班底 网文IP 大女主题材”的黄金组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剧是4年前拍的,剧情放到现在来看确实过时了,就算有再好的幕后团队,有再多的电影质感,似乎也都很难将《上阳赋》从根本上提高到另一个层级。

【MM三人行】

大女主遇上“吐槽大会”

40岁张鲁一演13岁嬴政,时年38岁的章子怡演15岁王儇,演员的年龄问题,带来的舆论声浪在意料之中。演员与角色的适配性和契合度,不是靠演技就能弥补的问题。在这件事上,就算是章子怡,也没有豁免权。一身华服在角色里翱翔的章子怡遭遇尴尬——追剧观众,简单粗暴只看脸。

点开弹幕,章子怡不希望被消费的“少女感”,被网友反复提及。拿女演员的年龄说事儿,提醒你胶原蛋白流失了,别再吐舌头、鼓起腮帮子装嫩,观众就是这么无情。原先赞你盛世美颜的人都去哪儿了。也有人替章子怡叫屈,但演大女主的汤唯、周迅电影咖们,哪一个没有在电视剧行业被敲碎滤镜。

当下,吐槽大会、奇葩说、B站弹幕等流行元素开启的自由表达文化逐渐深入发酵。大女主题材褪下光环,女主在现实中并没有如角色般开挂人生。观众对于角色人设的整体质疑,都会被加诸拥有耀眼光环的女演员身上。排面越大,就有可能被“黑”得越惨。大女主欲戴王冠,女演员必承其重。

电视剧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而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也是演员走下神坛、暴露缺陷的艺术。在电影里“封神”的章子怡不再是当年的玉娇龙,这也是首演电视剧的章子怡,必须面对的全新挑战。张楠

谋女郎时期的章子怡太美了(MM三人行写满人情世故的眼神出卖了章子怡的)(7)

章子怡也是有表演盲区的呀

继周迅之后,作为国内顶级女演员的章子怡也在“少女”的表演上引发了争议。对的,即便是颜值状态超能打的章子怡,也被部分观众评价“少女时期有点儿尬”。也不算是演技的问题,而是时年38岁的女演员演十几岁的少女,有分寸上、视觉上也有观众心理上的反差。

在《我就是演员3》节目当中,郝蕾在评价金莎的“少女感”时感慨:“演员什么年纪就该演什么年纪的戏,如果40多岁了还演少女,那旁边的少女演什么?”这话当然也是部分语境适用,并非跨龄表演都是失败的。现在很多鸿篇巨作常以主演“从X岁演到X岁,年龄跨度数十年”作为正面标签,也是演员业务能力的一种有力证明。

但其实当年周迅一战成名的《大明宫词》就是演活了少女太平,2020年《都挺好》中薇薇也以少女姚晨让观众眼前一亮。40岁左右的大青衣们其实不用那段少女戏来证明自己的演技,倒是可以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也有观众认为章子怡其实并不适合玛丽苏的角色,不过《上阳赋》刚刚开播,从预告片看章子怡婚后的造型美轮美奂相当大女主,戏份也是成熟走向,还是挺期待的。 张艳

演技与年龄差的鸿沟

其实演员与角色的年龄不匹配,不是新话题,刚播过不久的《大秦赋》也有这个问题。这次《上阳赋》播出后,立刻就有网友P了对比图,一边是“张鲁一的’你还是个孩子’,一边是章子怡独白里的’我是那无忧无虑的小郡主’”。

是否应该用年轻演员来演主角们的少年时期,这不是第一次出现争议。此前《大秦赋》导演也曾向媒体表示,“谁都知道张鲁一演一个十二三岁的人不合适,但是前面已经有两个嬴政了,再换第三个,再出来第四个,人物就会跳跃得太快,如果真的再找一个20多岁的演员去演十几岁的嬴政,可能大家也不认可,因为演员能不能驾驭这些戏,真的很难说。”所以要找一个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的女演员去接住《上阳赋》里章子怡或左小青的戏,也是难的。

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修改原著中的角色年龄,或者模糊主角年龄。之前很热的《棋魂》,将原著中的小学生抬高至初三,就没影响该剧的好口碑。所以《上阳赋》本来就是架空内容,为什么非要强调“及笄之年”呢? 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