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百年系列,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释义】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这首《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借古喻今发表对社会、政治的见解,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该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诗人感叹唐文宗个人虽抑奢崇俭,却无力挽回国家衰落的命运,其原因在于没有起用足以担当军国大事的英才,以致宦官掌握禁军、盘踞朝廷的病根难以拔除。“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说的就是此事。作者感叹: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运去”“力穷”,字字千钧,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已去的忧虑和痛心。
这首诗的首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千古名句。意思是,遍观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多由勤俭,败亡皆因奢侈。从而指出了政权成败的关键。
【解读】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的传家宝。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爱戴,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鲜明作风,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的艰苦奋斗史。从井冈山上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路上挖野菜、啃树皮、吃皮带,再到点燃真理火种的延安的简陋窑洞,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认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共产党人是一支“神奇的队伍”,具有“东方魔力”,“是无法打败的”。历史印证了这一预言,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赢得了民心和江山。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坚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常抓不懈,从出台“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到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再到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擦亮艰苦奋斗这一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答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