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发生在东北大地的一些事件,曾经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这其中,除了大帅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东北宣布易帜外,还有就是1929年1月10日发生的“杨常事件”,也就是少帅枪杀奉系重要人物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

岁月快过去九十年了,人们还在对此事议论不休。甚至有人提出假设,说是如果不枪毙杨宇霆,或许就没有“九·一八”事变等等,可惜,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杨虎城司令员(沈阳帅府老虎厅)(1)

(网络图片 老虎厅)

翻看“枪毙杨常”事件发生后的诸多史料,发现人们更多是惋惜杨宇霆的被杀身死,鲜有惋惜事件中被杀的另一人常荫槐的。这其中原因,当然与杨、常二人的分量不同有关,因为杨宇霆曾是大帅张作霖身边的红人,在东北有“智囊”、“小诸葛”之称;此外也不可排除人们对常荫槐人品的不认可,尤其是愤慨他对少帅的所作所为。

(常荫槐)

一次高级会议上,少帅轻微顶了了常荫槐两句,常荫槐竟然当场指着他的鼻子辱骂道:“鳖犊子,你懂个屁!”这期间,杨、常二人大事小事都自作主张,很多事情是先办后,再找少帅补个签字。

然而,常荫槐却深感杨宇霆对他的知遇之恩,时时处处对杨唯命是从,因为他担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中东铁路督办和黑龙江省长,这些职务都是杨宇霆所保的。

常荫槐在黑龙江省长任内和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积不相容,万曾报告少帅,说常荫槐故意积压黑龙江的军费。而省政府又扩充山林队,有替杨宇霆培养势力的企图。

事实的确不假,常荫槐出任黑龙江省长后,以黑龙江为根据地,狠抓兵权,与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分庭抗礼,争权夺势。常荫槐借助哥哥常荫廷的实力,以及杨宇霆从沈阳兵工厂资助的枪械弹药,甚至擅自动用铁路资金,大肆编练了约20个营兵力的山林警备队,还向捷克订购了2万支步枪。

这么大的事,二人均不事先报告已经主政的少帅。当张查问此事时,常荫槐竟拍着桌子大声说:“扩建林警队我早就批完了,还请示什么?”把少帅抢白得半晌无语。

不仅对少帅如此,杨、常对其他拥戴少帅的元老也张口就骂、举手就打,东北各地的元老们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暗地里诉苦。

张作霖身亡不久,少帅酝酿东北易帜时,关内各方均派代表前往沈阳争取奉系,唐生智派刘兴、白崇禧派叶琪先后到了沈阳,他们都先去见杨宇霆,杨也公然向他们表示,关外的事我杨宇霆可以作主,汉卿是个小孩子,不必理他。

刘兴和叶琪都信以为真,也就没有及时去见少帅。后来在一个公开集会上,少帅见到了刘兴,大为惊讶,因刘兴说他是唐生智派他来的,便问刘兴“为何不来见我?”刘说:“已见到杨督办,面陈一切。”第二天在某项会议席上,少帅询问杨宇霆是否已和刘兴、叶琪见面。杨傲慢答道:“是的,我们可以分开来做,你走中央路线,我和地方派系联络···。”有人告诉少帅说,杨宇霆这些做法都是常荫槐的策划。

在“杨常事件”发生数日前,常荫槐自黑龙江抵达沈阳帅府,要挟少帅罢免中东路督办吕荣寰职务,提出让与自己私人关系密切的刘哲继任,并且手持纸笔,蛮横无礼地胁迫张立即批准任命,气焰咄咄逼人,少帅气恼未允。

就在“杨常事件”发生的当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相偕赴帅府面晤少帅,促使张同意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任常为督办。而且声称:除南满路外,将中东路包括在内,一并划归铁路督办公署管辖。少帅当场表示,中东路为中苏共管,事关外交,须从长计议,不应操之过急,免生枝节。

然而,杨、常却要求张立即决定,并将事先写好的字条拿了出来,迫使其批准签字。少帅推托说:时间已晚,容饭后再议,并当面邀请杨、常在帅府共进晚餐,杨、常推说回家用饭。

待杨、常晚饭后归来进入帅府老虎厅,便发生了令举国震惊的枪毙杨、常的事件。

杨虎城司令员(沈阳帅府老虎厅)(2)

(影视剧照)

抛开历史当时的其他各种因素,就杨、常尤其常荫槐的那副嘴脸和不恭态度,能容忍得了的会有几人?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