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

↑↑↑ 为您讲述精彩普法内容的“上海高院”头条号

科技小智慧 法治大未来

为更好地帮助律师群体了解、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高诉讼服务效能,助力上海复工复产,“数字智慧仓”栏目以系列问答形式,推出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审理、智慧执行操作攻略,今天为您带来第三期《跨越时空的“在线审理”》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2)

陈 亦 雨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 法官

1. 在线审理有哪些方式?

目前,上海法院的在线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线同步审理,二是在线异步审理。在线同步审理类似视频会议,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在线异步审理类似微信群聊,依托微法庭设计,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身处不同地点的当事人在法官指定的时间段内,在各自相对自主的时间里参加诉讼活动。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3)

今年4至5月,疫情防控期间,在当事人、代理人、法官均居家办公的情况下,上海各级法院完成在线同步审理1.7万余场、异步审理1.4万余场,其中近一半案件有代理人参加。由此可见,今后,在线审理将成为线下传统审理模式的重要补充,成为诉讼活动的新常态。

2. 所有案件都可以在线审理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及上海高院发布的相关规定,在线审理主要适用于民商事、行政案件的谈话、调解、证据交换、正式庭审等程序(具体见下图)。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或不具备参与在线审理的技术条件和能力,案件重大敏感、疑难复杂、需要通过庭审现场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的,不适用在线审理。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4)

关于在线审理的适用范围,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在线异步审理在诉前调解阶段就可以适用;

二是有证人出庭的案件,由于证人在线出庭需要指定场所,保证其不旁听庭审也不受他人干扰,目前在线同步审理、异步审理都无法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都不适用。

3.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在线审理,另一方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在线审理吗?

可以。在线审理需要征得当事人同意,不过,当事人关于是否同意在线审理的意思表示,原则上仅对自身产生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在线审理,不影响其他方当事人选择在线诉讼的权利,案件可以采取“半在线”方式审理。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5)

4.如何参与在线同步审理?

法官安排在线开庭后,系统将会发送短信给当事人、代理人,告知开庭时间、会议号及客户端下载地址。当事人、代理人按照短信提示,安装好客户端,在约定时间凭会议号登录系统,就可以参与在线同步审理了。这种审理方式在电脑和手机上都能实现。

为避免在线同步审理出现断线、卡顿、回音等问题,请提前15分钟凭会议号进入系统,检查网络环境,调试设备。一般而言,建议使用100M以上带宽参与庭审。如果网络信号显示为橙色、红色,说明当事人端网络环境不好,建议通过重启路由器、更换设备(如手机换电脑等)、退出重进等方式进行调试。出现回音时,建议使用耳麦。

5.如何参与在线异步审理?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6)

在线异步审理没有会议号,当事人、代理人直接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上海”微信小程序,点击首页“地方特色”,进入 “微法庭”,就可以参与庭审。微法庭具有虚拟电话、多方视频、签署文书、办理诉讼事项等多项功能,能进一步方便您诉讼。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7)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8)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9)

上下滑动查看微法庭多项功能

关于在线异步审理,有三点需要提醒大家: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0)

一是在微法庭里,诉讼参与人主要以文字形式沟通,系统对身份信息的核对比较严格。如果无法登录,请及时与承办法官取得联系,检查姓名、身份证号、实名认证的手机号是否准确。

二是在诉讼中,如果临时变更代理人,或者企业员工作为代理人参加诉讼,请提前1天与承办法官沟通,提交委托材料。微法庭开启后需要变更的,也请及时告知承办法官,得到法官准许后,最晚在第二天,新的诉讼参与人就可以进入“微法庭”了。

三是在线异步审理一般为10天,最长不超过20天。虽然系统设置了提醒功能,在诉讼事项办理开始时、结束前2小时内以短信方式通知、提醒当事人、代理人,当事人、代理人自己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按时完成相关事项的办理。

6. 如果当事人、代理人不在一起,能否同时登录系统,参加在线审理?

在线审理最多同时支持11方人员参与,当事人、代理人不在同一个地方的,可以要求法官开庭排期时分别发送会议号,保证各方都能够凭借会议号登录系统,进行在线诉讼活动。

7.参加在线审理,需要做好哪些庭前准备?

一是做好证据原件、实物证据核看的准备。如果双方当事人对证据真实性均无异议,请您按照法官电话通知,及时邮寄证据原件到法院,保证在线审理时法官在线展示、核看。如果时间紧张难以寄送,法官会视个案情况,沟通安排一次线上审理,这时需要您提前准备好证据原件,便于在线审理时展示。

二是做好电子证据在线勘验的准备。对于时间戳之类的电子存证证据,您可以提前在电脑端进行准备,在庭审中通过屏幕共享进行线上勘验。对于需要在手机上演示的证据,您也可以提前准备好手机,在审理时,将手机屏幕对准摄像头,进行演示。

三是在举证期内完成全部举证,尽量避免开庭时当庭出示新证据。如果您当庭上传几百页的PDF文件,无论对方当事人还是法官都没办法一下子看完,进而影响案件审理。所以,希望您能在举证期内提交证据,如果确实有新证据,也请在庭前及时与法官沟通处理,尽量提高一次开庭成功率和开庭效率。

8.举证示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举证时,上传的材料格式以mp3、mp4、jpg、png、jpeg、pdf、gif为主,单个材料大小不超过100M。在线审理时上传的材料均能自动归入电子卷宗。已经通过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上传的材料无需重新递交,法官会根据庭审需要操作,发送至互联网端进行示证。

示证时,当事人在电脑端可以申请屏幕共享,目前手机端暂时不支持屏幕共享。

9.如何查阅在线审理的庭审笔录?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1)

通过微法庭参与异步审理,在微法庭关闭后的第2天,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笔录,代理人可以在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的“网上阅卷”中申请阅卷查看。在线同步审理的庭审笔录亦可通过这种方式查阅。

10.原来线下开庭的案件,因特殊原因能否转为线上审理?

原来线下开庭审理的案件,如果需要,可由律师通过“一案一群”“联系法官”等渠道与法官、法官助理沟通,转为线上继续庭审,上海法院的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支持线上线下按需灵活转换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2)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3)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4)

陆敬波

上海市政协常委

上海市律师协会资产管理与财务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

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

上海法院的在线审理机制分为在线同步审理及在线异步审理两种模式,均满足了当前特殊状态下的庭审需求。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线同步审理采用视频模式,当事人或代理人使用感受度较好。运用在线异步审理的单方聊天模式,法官询问后,当事人或代理人在指定时间上线回复即可,比较便利,庭后也无需再提交书面补充意见;多方聊天模式可以较好地满足庭审需求,按照正常步骤完成庭审;文字模式可以给予当事人或代理人更好的表达机会,充分发表自己意见。

整体来说,上海法院在线审理机制为当事人或代理人因当前疫情防控无法到庭参加庭审提供了解决方案,是对传统线下庭审机制的有益补充。从优化提升角度而言,可以关注视频对话模式受制于多方网络质量的因素等。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5)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6)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7)

陈志超

上海市中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因为2020年突发疫情,各行业被动改变工作方式为线上办公。相较于其他行业,法律行业线上办案更为困难、更为复杂、更为严肃,不仅受制于工作习惯,还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更关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乎司法的权威。

被动改变,主动改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法院积极提升硬件、优化程序,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确保程序合法的前提下,让当事人和代理人切身感受到线上办案的便利和高效。立案、庭审、执行都可以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法院在立案规范、庭审程序(尤其是笔录、证据交换等)、执行反馈等阶段以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正向效果回应了担忧和疑问。

司法实务非常复杂,线上办案仍然存在大量紧迫和尖锐的问题,仍有改善空间。我相信,只要各方抱以宽容态度,多提建设性意见,线上办案必将更为高效。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8)

七天阅卷动态分配(同步和异步举证到阅卷)(19)

蔡逸奇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操作体验上来说,上海法院本次上线的异步审理,使用感受与杭州有些类似,系统操作界面比较友好。从效果上来说,在线异步审理程序特别适合用于前期证据交换、固定争议焦点等环节,可以避免因庭后事实核实等原因而导致的反复开庭,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涉外案件的庭审时差问题。当然,这样的“聊天群式”庭审模式,也使得书面证据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这对于我们律师的庭前准备和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样非实时的庭审模式也对律师的时效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上海法院的在线异步审理仍在试行阶段,相信无论是法官还是律师都还在不断摸索。希望在此过程中,对于每个环节中的细节和在实操中发现的问题,法官和律师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一同促进新模式和操作系统的完善。

来源丨上海市律师协会、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信息管理处、立案庭

责任编辑 | 张巧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