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基本概念: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光心: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2)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3)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4)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5)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6)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7)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8)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9)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0)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1)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2)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3)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4)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5)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6)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7)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8)

练习

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凹透镜

平行光线通过后能够会聚于一点的透镜可能是( C

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观察近视患者佩戴的眼镜,它实质上是 凹透镜 镜,对光有 发散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9)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 ,用用符号 F 表示。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焦距 ,用符号 f表示。

如图所示,O点为凸透镜的 光心 ,F点为凸透镜的 焦点 ,OF为 焦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