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统计,11月15日,世界人口正式达到80亿。从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开始算起,世界人口增长10亿仅用了11年零半个月的时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署名文章《80亿人口,一个人类》中表示:“全球人口即将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等多重危机下,不平等问题也愈发严重。”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届时粮食产量必须提高近50%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基本需求。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被不断挤压的耕地面积,地球拿什么养活人类?

世界人口何时达到100亿 世界人口突破80亿(1)


超8亿饥饿人口

饥饿的影响正在持续扩大

……

放眼全球,仍有大量人口正在饥饿中度过。今年7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截至2021年,全球有多达8.28亿人受饥饿影响,比2020年增加了4600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1.5亿人,而全世界约有2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的粮食不安全状况。除了饥饿,还有更多人无法负担健康膳食。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带来的经济影响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使近31亿人无法负担健康膳食。由于膳食中长期缺乏必需营养素,1.49亿5岁以下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同时,有3900万儿童面临超重问题。在报告发布之际,涉及全球两大主粮、油籽和化肥生产国的乌克兰冲突仍在持续,严重干扰了国际供应链,推高粮食、化肥、能源以及为严重营养不良儿童提供的即食治疗食品的价格。与此同时,供应链已经受到日益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的不利影响,这一影响在低收入国家尤为明显,这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产生深远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David Beasley指出:“在未来几个月,这些与饥饿有关的数字将持续升高。我们看到,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全球粮食、燃料和化肥价格飙升,有可能将世界各国推向饥荒。这导致的结果将是全球不稳定、饿死和空前规模的移民。我们现在必须采取行动,避免这一迫在眉睫的灾难。”

共同行动,助力全球粮食安全保障

……

“共同应对粮食不安全及营养不良等挑战,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加强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及南北伙伴关系。”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农业粮食体系全方位转型需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系统落实各项举措。为应对挑战,一些国家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途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例如,在苏丹北部州科德罗卡森林保护区,当地农民积极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根据气候规律科学调整种植和收获次数,充分考虑夏季较长和降雨不可预测等因素,在退化土地上间种作物和树木,几个收获季以来农民生计持续得到改善。阿联酋2021年5月推出“食品科技谷”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利用现代技术加工农产品的新食品生产基地,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减少资源浪费。泰国商业部表示将与阿联酋加强粮食项目合作。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马泰奥指出,通过促进国际合作、推动研发创新等途径,可有效提升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

世界人口何时达到100亿 世界人口突破80亿(2)


201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结对帮扶“手拉手”行动计划,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和人民消除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迄今已有53个国家参与行动。2020年7月21日,粮农组织启动了“手拉手”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该平台汇集了10多个粮食和农业相关领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和统计数据——包括粮食安全、作物、土壤、土地、水、气候、渔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等,还纳入了疫情对粮食和农业影响的相关信息。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可为疫情后增强粮食系统抵御力提供决策支持。“未来,我们必须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全球粮食系统,惠及全球人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粮食体系可以也必须发挥关键拉动作用,支持经济复苏、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促进体面劳动、解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用全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中国用35年的时间,解决了这一世界公认的难题。据美国《世界谷物》杂志报道,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我国秋粮已收获11.35亿亩,已完成86.9%,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稳中有升。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第一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第二,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第三,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第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现粮食产量增长;第五,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世界人口何时达到100亿 世界人口突破80亿(3)


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现在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很高,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水平较高,但中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大豆、玉米等杂粮缺口较大,而稻谷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因此,中国的粮食进口也处于历史高位。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同比增长18.1%,玉米、大豆、小麦等进口较多。除了保障中国14亿人的饭碗,中国还积极承担大国义务,向全球低收入国家和粮食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缓解粮食危机。同时开展技术合作,派遣科技人员到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的杂交稻等农业技术和先进机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11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合作,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人民网、世界粮农组织

| 综合整理:农视网三农头条编辑 张思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