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汗血宝马”,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太陌生。

查阅史料发现,世界上有三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并且,与其他马相比较,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奔跑的速度非常快,且耐力持久。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正宗的汗血宝马白日一天能跑一千里,夜间即使受视野的影响,也能跑八百里,而一般的马最快的也只能跑两百公里左右,因此汗血宝马又有千里马的称号。在古代常用千里马来比喻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汗血宝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汉武帝时期引进宝马(汉武帝最喜欢的汗血宝马)(1)

追溯汗血宝马的历史,会发现:这种神奇的物种一开始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显得更加稀有。中国对这一物种最早的记录,是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在白登之战中,汉高祖刘邦率军与匈奴交战,没想到的是,虽然,汉军有30万大军,却被人数少得多的匈奴骑兵给团团困住了。

匈奴之所以会如此的所向披靡,最大的功劳在于,他们当时的坐骑非常灵活迅猛,这种坐骑就是:汗血宝马。直到汉武帝时期,中原才有了第一匹汗血宝马。这匹汗血宝马是一个敦煌的囚徒机缘巧合捕到的,为了表示忠心,就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本来就喜欢马,所以,对这匹汗血宝马甚是喜欢,还专门为这匹马作了一首诗: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汉武帝时期引进宝马(汉武帝最喜欢的汗血宝马)(2)

诗的大意是:“神圣的太一赏赐给我们一匹天马,这天马身上流的汗都是红色的,不仅如此还能日行万里,以前在天上都是和龙做朋友的,现在到凡间了,也能安心为马。”汉武帝称这匹马为“天马”,足以见得,汉武帝对汗血宝马的喜爱。汉武帝开心之余,也不禁忧虑起来:“这种物种在中原只有一匹,等到老死了,那不就再也没有着汗血宝马了吗?”

所以,汉武帝就派使者去到盛产汗血宝马的大宛国求马,还带着一匹用纯金打造的金马作为礼物。大宛,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谁知道,这大宛国的国王并不同意这个请求,也许是觉得:汗血宝马是他们国家当时重要的战斗工具,要是轻易给别人了,则会对自己的国家不利。

并且,偏偏凑巧的是,汉朝使者在回国的途中被杀害,所带金马也被抢劫了。因为,这个事发生在大宛国境内,所以,汉武帝就以这个事为契机,向大宛国下达了战书。随后,汉武帝就令李广利率领几万骑兵去攻打大宛国,但是,由于行军过程漫长劳累,导致一开战就吃了亏,最终,只能带着剩余的几千人退回到敦煌。

汉武帝时期引进宝马(汉武帝最喜欢的汗血宝马)(3)

汉武帝并未就此死心,在三年后,重整旗鼓,再次名命李广利带兵六万人去攻打大宛国。这时的大宛国,当政的并不是之前的那个国王,大宛国内也正发生着政变,一摊子事都还没理清楚,内忧重重,实在是没心思再去和外敌打仗。所以,大宛国这次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同意议和,并允许汉军带走汗血宝马,还承诺:以后每年都向汉朝进献两匹品性优质的汗血宝马。

得到应允的汉军,于是,带走了三千匹母马作为繁殖,还选了十几匹品相极佳的良马。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到达玉门关时,只剩下了一千多匹。

关于汗血宝马还有一个流传着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在汉朝引进汗血宝马后,汉军将其训练成军马,由于,汗血宝马通人性、耐力好、速度又快等特点,瞬间让汉军的战斗力增强很多。在一次与塞外骑兵的交战中,汗血宝马一上来就纷纷抬起前脚示威,塞外马本就矮小,看到那么强壮威猛的汗血宝马,竟然,还没开始正式交战就投降了。

汉武帝时期引进宝马(汉武帝最喜欢的汗血宝马)(4)

汗血宝马从汉朝到元朝都有记载,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这种马儿无不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后来却没了踪迹,这一点令人疑惑不解。其实深究其消失的原因,也还是有一些理由的。汗血宝马的引进数量不少,但是,在后来的繁殖中,慢慢的杂交导致汗血宝马的品性消失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汗血宝马虽然优点相当出众,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汗血宝马很纤细,所以,在负重方面比较弱。当时的人们骑马打仗穿的是铁甲,还手拿着兵器,此时,汗血宝马就显得不是那么力不从心了。此外,汗血宝马还不能套马车,让人们觉得不够实用。直到2007年,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千年的汗血宝马才又出现在了中国,这是由土库曼斯坦总统送给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这匹汗血宝马还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叫做“宝石”。

汉武帝时期引进宝马(汉武帝最喜欢的汗血宝马)(5)

宝石的身份很尊贵,在解放柏林的入城式上,苏军著名元帅朱可夫骑的就是它的“爷爷”,可以说,钻石家族都是世界级的名马。土库曼人把钻石送给中国,也表明:他们把中国当成最好的朋友。汗血宝马的身价很高,基本上每匹至少几百万美元起步,品性特别出众的,能达到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好在,这种出现在史料中的“神马”,又一次出现在中国民众的视野之中。

参考资料:

【《汗血宝马的起源》、《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