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翻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奈达翻译理论对等研究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奈达翻译理论对等研究现状
本文来源:《中国翻译》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 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 。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Rethink about the Change in Nida's Translation Thoughts
Abstract: Nida's ideas on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His recentstatement - ”My ideas have changedsubstantially” -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translation. 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practice;
descriptive study
一、 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 40 多部专著, 250 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的功绩在于: 1 、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 ‘ 动态对等 ' 的翻译标准; 2 、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 3 、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周仪、罗平, 1999 : 32-33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 言必称奈达的局面 ” 。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 年奈达在其著作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 1974 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 “ 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 ” ; 1991 年 “ 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 ” 一文中说道, “ 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 …… 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 ……” 。在“ 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 ” (见张经浩,《中国翻译》 2000 年第 5 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 “ 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 ” ( “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 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 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 “ 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 ” 、 “ 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 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 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 ” 。(张美芳, 2000 )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 “ 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 ” 。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 ” 。(陈德鸿、张南峰, 2000 : 126 )这里所说的 “ 改造世界 ” 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 “ 翻译理论无用论 ” 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 一般原理 ” 都要用来解决 “ 具体问题 ” 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 具体问题 ” ,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 人文科学 ” (杨自俭, 2000 )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 “ 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 。(谭载喜, 1991 : 79 )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 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 “ 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 ” (谭载喜,1983 : 51 )。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 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 ……” 、 “…… 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 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 功能对等 ” 或 “ 交际理论 ” 。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 : 273 )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 放之四海皆准 ” 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 (辜正坤), “ 翻译不确定性理论 ” (奎因,参见郭建中, 2000 : 90-98 )。杨晓荣 教授主张的 “ 条件论 ” 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 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 “ 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 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 “ 翻译好 ” 指的是 “ 翻译理论好 ” 还是 “ 翻译实践好 ” 。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 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 (郭建中, 2000 : 107 )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 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 普通翻译学 ” 、 “ 特殊翻译学 ” 和 “ 应用翻译学 ” 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 内部系统 ” 和 “ 外部系统 ” 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 基本理论 ” 、 “ 应用技巧 ” 和 “ 多视角研究 ” 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 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 ” 构成。(谭载喜, 1991 : 283 )再加上霍姆斯的 “ 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 ” ,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 )说过, “ 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 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 “ 理论无用论 ” 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 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 ” 。(Weissbrod,1998 )杨自俭(2000 )说, “ 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 ” 。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在此借用一下霍姆斯的词汇)首先我们看到最外围的是具体翻译实践部分,它直接与应用翻译理论相接触,翻译理论则处于整个简图的中心位置。翻译理论直接作用于应用理论,进而通过应用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应用翻译理论充当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如说指导译者决策的是“ 功能对等理论 ” ,那么它在应用理论部分就会主要从读者接受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尽量转变原文中的句式结构或格式以适应译文读者的需要。这说明翻译理论是在整体上或是在宏观角度上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同时我们发现在简图中,有一部分翻译理论是直接和翻译实践部分相连的。这部分理论可从宏观角度去指导实践活动,同时也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去影响译者的决策(如文化形象的翻译问题)。将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研究作以类比,我们会发现,核心语言学同样也不能直接指导教学实践,它们之间是通过应用语言学来连接的。对于翻译而言,同样应由应用理论来连接。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成果的意义。由于翻译理论是从描写和分析译品中总结出来的,因此理论亦可反过来用于指导对译品的批评与赏析。通过对译本好与坏的分析及评价,探求其深层次原因,亦可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翻译理论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3. 翻译理论研究本身的意义
哲学上有一种观点, “ 存在就有意义 ” 。直接把这一观点作为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理由,似乎有些强词夺理。但回顾从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到现在的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说明理论有它自身的意义,有它自身的价值。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翻译活动本身,从最初仅限于译本(或原文与译文)的研究到对译文读者的研究,再到现在对译者本人翻译策略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心理的分析,人们已经从简单的翻译现象(或表象)研究深入到了对人脑中“ 黑匣子 ” 的研究。同时,翻译理论研究的兴旺也促进人们开始客观地看待翻译活动。目前仍有人持“ 能写作则写作,不能写作则翻译,不能翻译则写译论 ” 这样的观点(屠国元、肖锦银,2000 )。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过写作的经历,懂得写作的不易,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翻译中的种种困难。他们常简单认为会了两种语言就可以做这两种语言间的翻译。事实远非这么简单。大量理论的深入研究无疑表明了翻译并不是简单地搬一两本字典就能做的。早在1951 年,董秋斯就曾指出两种反对翻译理论的意见(认为翻译是艺术和认为翻译是一种技术的观点), “ 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理论 ” , “ 不过日用而不知罢了 ” , “ 问题是,此乃不正确的理论。‘ 这种理论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翻译工作的进步 '” 。(陈福康, 1992 : 365 )随着外语教学的日益普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翻译活动,译者的社会地位也不断地提高。这其中翻译理论研究功不可没。
四、 尾语
奈达先生的理论倾向转变对我们的翻译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根据他的一家之言就改变我们的理论研究。从他的转变中我们要吸取些经验教训,首先要明白翻译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研究活动;认识到翻译理论的研究是开放式的,同时理论研究不能拘泥于某一家某一派的方法,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
[3]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4] 李田心.不存在所谓的翻译(科)学 [J] .中国翻译, 2000 ,( 5 ): 8-10 .
[5]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
—— 新编奈达论翻译 [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
[7] 谭载喜.翻译是一门科学 —— 介评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 [A].外国翻译理论译介文集 [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 49-61 .
[8] 屠国元,肖锦银.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J].中国翻译, 2000 ,( 5 ): 15-19 .
[9] 王东风.文化差异与读者反应 —— 评Nida 的读者同等反映论 [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 234-255 .
[10] 杨自俭.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 [J] .中国翻译, 2000 ,( 5 ): 4-7 .
[11]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 [A] . 293-307 。
刘宓庆.论中国翻译理论基本模式 [A] . 308-324 .
杨自俭.关于建立翻译学的思考 [A] . 325-333 .
金堤.翻译学与等效论 [A] . 334-360 。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论 [A] . 465-480 .
——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 [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
[12] 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 [J] .中国翻译, 2000 ,( 5 ): 28-33 .
[13] 张美芳.翻译学的目标与结构 —— 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介评 [J].中国翻译, 2000 ,( 2 ): 66-69 .
[14] 张南峰.特性与共性 —— 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J].中国翻译, 2000 ,( 2 ): 2-7 .
[15] James S. Holmes.Translated! :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Amsterdam : Rodopi B.V., 1988.
[16] Rachel, Weissbrod.Translation Research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el Aviv School of Poetics andSemiotics [J]. Metta, 1998, XL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