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

之雅意在于清幽,风骨亮节,与梅、兰、菊三友并列“四君子”。人常说瘦竹,并且比喻那些为人廉洁刚正不讹的仙风道古。想必一些无欲则刚的人多数都是瘦人之故,所以我们必定想到竹。当然竹还有很美的神话传说,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舜的两个妃子曾经为了舜逝,二人纷纷投江。最后泪洒清竹,成为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斑竹”。这是一段神奇的爱情传说。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2)

斑竹

萧湘妃子的故事为竹很好的做了代言。当然竹也代表高洁,枝枝节节,苍尽有力,在中国画中我们看到墨白相间的鲜明对比。是古意,是古风,让人震撼,思绪万千。有诗赞美曰:“末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郑板桥竹子

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贫壤,伐后可复生的顽强特点,对于以物明志的中华民族来说,人们可从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启迪。历代文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赏竹、咏竹、写竹、慕竹高清坚贞,成为长盛不衰的高雅风尚。他们或以竹喻品质气节,或以竹喻事明理,或以竹抒情言志。历代以竹为题的画家数不胜数。这无数的竹诗、竹画,展示了人们由竹而产生的丰富的联想。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3)

解州关帝庙汉夫子风雨竹

竹,挺拨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人们爱竹它哪“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了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哪里染上脱俗的情趣。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4)

潭柘寺金镶玉竹

当你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5)

竹,以其刚直青翠,摇曳多姿,清香袭人,岁寒而不凋的独特风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称颂。它虚心劲节,似人的正直谦虚,一身正气,最富有献身精神。白居易的咏竹诗:“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道出竹子淡泊清高,虚心坚定,凌云奋发的品性。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6)

司马光有首《种竹斋》诗写道:“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晋代的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子猷)的确是爱竹如命,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有一次,他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院里暂住一段时间,刚到宅子,便令家人在房前屋后赶快种上竹子。家人不解地问:“暂时住一下,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子猷打着口哨歌吟了好久,才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他爱竹,甚至到了见竹不见人的可笑程度。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7)

一日王子猷出行经过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看到一户士大夫人家庭院中种有好竹,立刻命令停车,径自闯进那家庭院,旁若无人地欣赏起来。当主人得知过客是大名鼎鼎的王子猷时,就赶忙派人洒扫厅堂预备款待,不承想王子猷赏竹完毕,竟招呼也不打就要扬长而去。主人也不含糊,当即命家人关好院门,实行“全家戒严”,不让王子猷出去。直到这时,王子猷才猛醒过来,自己只管贪恋竹子,至今还未与主人说一句话呢,这才留下来,与主人饮酒谈笑,尽欢而去。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8)

郑板桥喜爱画竹,是因为竹最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征。郑板桥号称“三绝”:即诗、书、画。他在这三方面都是造诣极深,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所画之竹苍劲萧爽,疏落有致。他曾自定书画润笔条例:“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在这雅谑可掬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对世俗无情的揭露和讥讽。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9)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0)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1)

竹,文人骚客爱之深也,无非爱惜羽毛,彰显高风亮节的情操。田园一亩,草庐三间,植草种竹,养花钓鱼,邀朋呼友,煮酒烹茗,酣畅淋漓,岂不乐乎?

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2)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3)

2017.1.14榆木斋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务号)

宜花得木(yihua-demu)(阅读号)

传播精彩文化,打造精致生活

静坐门前听雨声闲行路边闻花香(门前有修竹清风自吹拂)(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