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不可或缺,也是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用于促进其发育、维持形态和硬度;1%的钙则在血液、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发挥着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那么哪些情况会影响钙的吸收呢?

不同年龄段缺钙有哪些不同(原来这5个才是真凶)(1)

01、吃的太咸

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钠的摄入量与尿钙排出量有很大关系。每吃下 6 克盐,大约就会丢掉 40~60 毫克的钙。

大量的氯化钠进入血液后,血液中钠浓度过高,这时人体的生理反应是口感,大量饮水后会造成大量排尿,这样血液中钙、磷通过肾脏排出量增多。为了保护血液中钙磷浓度以及维持血液、骨骼间钙磷的平衡,人体骨骼中的钙、磷就逐渐融入血中,以保持两者间平衡。久而久之,就发生骨骼脱钙、脱磷。

02、吃的太甜

糖摄入多了,不但容易造成肥胖,还会因抢夺胃口而导致天然健康食物摄入量减少,时间久了会导致营养不良。

另外,糖中不含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进入人体后还会消耗身体储备的钙和维生素。

03、吃肉太多

爱吃肉也可能成为缺钙原因,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尿钙的排泄。科学研究发现,膳食中适量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但当蛋白质过多,钙的吸收率反而会降低,而尿钙排出量会增加,从而引起钙的缺乏。

其次,肉中含有脂肪,如果长期大鱼大肉地吃,则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同样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因为脂肪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盐。

04、不爱吃水果蔬菜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中摄入水果较多的人,在同样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水平上,骨密度较高。水果中富含钾元素,可能有利于减少尿钙排出量,而维生素C也是促进钙吸收的因素之一。

而绿叶蔬菜,特别是深绿色的蔬菜中,富含钙,而且富含钾、镁、维生素 C 等营养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05、晒太阳时间少

皮肤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 D,而维生素 D 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吸收和利用钙。

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补充再多的钙都是无法给身体吸收的,也就是等于白补。

缺钙,在我国国民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补钙,也是很多人现在热衷的事情。导致缺钙的原因并不是食物营养的匮乏,反而是一些生活中的习惯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