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红烧木鸭香干,还有新做的麻花郎青团。”临近中午,柘林镇新寺村椿萱庭宅基养老点已聚了不少老人闲聊畅谈、等候用餐。该养老点近日开启试运营,同步启动老年人助餐服务,村居老人对此赞不绝口。

村民胡阿姨说:“食堂开了以后,我每天都来。饭菜好吃,还能和朋友聊聊天。以前一个人待在家很寂寞,现在有这么个地方真的开心多了,真想早点住进来。”记者了解到,许多村民已率先预约了椿萱庭即将开启的宅基养老服务,对这一充满暖意的“抱团”式养老模式充满期待。

椿树长寿,萱草忘忧。“椿萱”意为父母,以其命名养老点,显示出属地政府对农村老人深切的关爱。柘林镇方面介绍,椿萱庭力求各项服务全力贴合农村老人的实际需求,实现农村老人“住得起”“住得近”“住得惯”。椿萱庭的住宿加上三餐费用仅为每人每天50元,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还可适当予以减免。这样的收费对农村老人来说,经济压力并不大。

最吸引农村老人的,是椿萱庭就设立在同村的宅基上,与自家仅一步之遥。推窗出门都是熟悉的环境,闲暇时还能去自家菜地里犁地种菜,不会打破他们长年习惯的日常生活节奏。

上海活力老人短期抱团养老(住宿加三餐每人每天50元)(1)

值得一提的是,椿萱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本村50岁左右的村民,由村内成立社会组织统一培训后上岗;入住人员也基本都为本村组的村民。新寺村党支部书记叶飞宇表示,多措并举下,椿萱庭营造出一种和朋友、邻居一起“抱团”居住的熟悉感,“老人不是被送到养老机构陌生的围墙里居住,他们更能接受现在这种‘破墙’的模式,子女也更放心。”此外,养老点也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硬件方面,椿萱庭更像是一处玲珑的乡村民宿。建筑分上下两层,内部装修全部采用原木设计风格。房间全部采用套间模式,配有独立卫生间和梳洗台。用餐区可容纳20—30人同时用餐,平时也可作为日常开展活动的场地。考虑到农村老人日常需要,椿萱庭还配有一处医疗站,由乡村医生定期坐诊,同时,淋浴间安装了全套助浴设施,有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助浴服务。

椿萱庭既能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也为乡村总部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据悉,入住老人需要将自己的宅基房流转至村里进行统一管理,出租后也能有一笔丰厚的租金给到老人手中,除去支付椿萱庭的养老服务费用,还能有相当一部分的结余。

叶飞宇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寺村通过宅基地流转推进企业总部建设,引进培育了现代农业及骑虹文创等项目。但在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原来住在其中的老人如何安置?椿萱庭模式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让农村老人“离地不失地、离房不失房”。椿萱庭完成建设后,对宅基地流转有顾虑的村民少了很多,村民濮阿婆还主动提出把自己的房子流转给村里,新寺村计划在该处打造第二所养老点。

柘林镇方面介绍,未来将推广椿萱庭模式,年内在迎龙村、临海村、金海村、华亭村建设5处点位,其中迎龙村、临海村已开工建设,金海村已完成施工设计,华亭村也进入了选址环节。后续,柘林镇将在全镇各村进行点位布设,让全镇农村老人都能享受到最暖心的养老服务。柘中集团调配资金,为5处点位的建设提供了全额资金支持。

栏目主编:黄勇娣 题图来源:奉贤区

来源:作者:胡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