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除了深受曹操的信任,在曹丕、曹睿、曹芳等曹魏皇帝在位时,蒋济都受到了重用。特别是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曹芳继位之后,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马懿为太尉。在三公九卿中,太尉执掌天下兵马,地位可以媲美丞相了。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深受曹魏重用和恩惠的蒋济,为何会支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呢?

曹操遇蒋干误大事,误的什么大事(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1)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乘曹爽兄弟与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中,司马懿以郭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大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亦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除了站在司马懿这边,蒋济又写信给大将军曹爽,称司马懿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正是因为蒋济的这番好言相劝,或者说是承诺,促使曹爽交出了权力,并放弃了抵抗。但是,曹爽却没有因此而享受荣华富贵。

曹操遇蒋干误大事,误的什么大事(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2)

对于做事果断的司马懿,自然不会留下曹爽这一威胁。在高平陵之变后,有人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图谋反。于是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并一起被诛灭三族。由此,司马懿基本上对曹爽势力斩草除根,以此掌控了曹魏的大权,乃至于为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蒋济作为曹魏的四朝老臣,深受曹操等曹魏君主的信任和重用,为何要帮助司马懿去对付曹爽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高平陵之变前,曹爽的一些行为确实太过分了,甚至说是有谋反的嫌疑了。

曹操遇蒋干误大事,误的什么大事(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3)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还让自己的兄弟和亲信掌控了曹魏都城的禁军。在此基础上,大将军曹爽一意孤行出兵讨伐蜀汉造成曹魏大军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由此,对于这一时期的曹爽,因为起居自比皇帝,无疑会让人认为自己有篡位的野心了。而这,自然让蒋济等曹魏元老感到不满。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高平陵之变前的司马懿,则低调忍耐,没有人会想到司马懿之后会篡夺曹魏的大权。

曹操遇蒋干误大事,误的什么大事(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4)

最后,尽管曹爽是曹魏宗室,但是,因为其行为必须要遏制了。所以,蒋济才支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此剥夺曹爽的兵权。另一方面,蒋济向曹爽表示,只要交出权力,司马懿就不会追究了,这应该也是之前获得了司马懿的授意。不过,蒋济想不到,司马懿居然欺骗了自己。在司马懿除掉曹爽等人后,司马懿通过皇帝曹芳来让蒋济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对此,因为失信于曹爽,或者说正是因为自己误信司马懿,才导致曹爽等人被杀,所以面对司马懿的赏赐,蒋济选择上书拒绝封赏。并且,在这之后,自责和忧愤导致蒋济病重,因此在高平陵之变的同年去世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