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一生事迹非凡,文治武功皆属一流,可谓“文安邦、武定国”的大才。不过同时,曹操也是历史上名声不大好的一个人,被牢牢贴上了“奸贼狡诈”的标签。那么,曹操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的成就都体现在哪些地方?

曹操的崛起: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1)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这一年正是汉桓帝永寿元年,东汉王朝彻底落寞,与曹操同年出生的还有一位三国英豪,就是孙坚。《三国志》记载父亲曹嵩(官至太尉)是东汉后期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是有一定出身的官二代。所以,曹操19岁时就被举为孝廉,获得了当官的资格。后来,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自己的政治才能、军事等才能。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乱政,34岁曹操逃出洛阳,回到陈留,开始散家财,以讨伐逆臣董卓的名义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此后,曹操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末,52岁的曹操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起兵算起,曹操共用18年时间,完成了从弱到强转变,成为汉末成就最大的政治人物。

曹操的政治才能: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2)

​曹操的政治才能是很高超的,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在朝廷和地方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人物,先有董卓、李傕、郭汜等乱臣,后有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孙权等豪杰纷纷登场,这些人都曾是曹操在政治上的竞争对手。曹操为了占得先机,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刘协,并迁都到许昌,曹操被汉献帝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不久再升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据此曹操获得比任何政治势力都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随时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讨伐其政治对手。

曹操除了在中央层面占得先机,在地方治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实用办法。打败袁绍后,他任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人分赴各地主政地方,要求他们打击各地不法豪强,使一些地方上开始出现“百姓喜悦”的局面。《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就评价曹操在地方上为政是“化乱为治”,曹操能得到数百年后的史学家如此评价,是很难的。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3)

​要说汉末至三国时期最会用人的政治领袖是谁,那就非曹操莫属了。曹操能成就曹魏的基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善于用人、唯才是举。曹操用人基本就只看一条,就是是不是有真材实料,如果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他不会在意其家世出身,甚至连道德品质略有瑕疵,他也不在乎。因此在他身边聚拢了当时天下的大部分优秀人才,这也是曹魏实力比蜀吴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曹操手下文有郭嘉、荀彧、程昱、荀攸、贾诩等,武有张辽、夏侯惇、徐晃、张郃、曹仁等举不胜举。曹魏人才最难得的是后继有人,后期涌现的曹休、曹真、司马懿、满宠、邓艾等也都是难得的人才。

曹操的军事才能: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4)

​曹操一生用兵无数,亲自参加或亲自指挥的大小军事行动无数,而且其中多数都能取胜,特别是早期事业刚刚起步时,曹操更是获得了不少关键战争的胜利。曹操的军事素养多数都是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锤炼出来的,当然在每次战争的闲暇之余,他也不忘精读孙子、吴子等兵家的著作,正是通过不断实践学习,曹操才形成了自己军事理论见解,著成了《孙子略解》《孟德新书》等兵书,成为一位军事理论集大成的卓越兵家。曹操最出彩的军事行动就是官渡之战,这一战奠定了其中国北方霸主的地位,另外,曹操北征乌桓也是中原政权难得的一次成功的北征行动。当然曹操也有失败的时候,正是因为赤壁一战的失败阻止了他统一天下的步伐,如果没有周瑜、孙权、刘备、诸葛亮等牛人的出现,当时真没有谁能挡住曹操的兵锋所指。但不管怎么说,曹操都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流人才。

曹操的经济政策: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5)

​汉末天下大乱,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天灾人祸并行,吃饭问题成为当时天下百姓的第一要务。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盘后,比较重视经济恢复,以及解决治下百姓的粮食生产问题,为此,曹操选择一些地方兴修水利并实行屯田,他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强行组织劳动力在一些粮食产区进行屯田,实际上就是军事化管理劳动力进行种田,这种做法很快就收到效果,据说建安元年(196年),首次实行屯田,曹操就收获了百万斛的谷物。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6)

​随着屯田制度的不断完善,曹操将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民屯50人一屯,管理者为司马,往上逐级设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等,一般和官民实行四六分或五五分的办法。军屯为60人一营,边种田边戍守。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度使曹魏有效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更为曹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也是曹魏实力始终优于吴蜀的重要原因。

曹操的其它能力:

曹操历史功绩有多大 曹操的成就不数不知道(7)

​曹操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成就斐然,他个人在文学、书法、音律等方面也颇有研究,且文学功底深厚,气势和见识一流,书法功力也比较深厚。曹操写的诗歌气韵沉雄、用情较深,即有抒发政治抱负的雄句又有反映百姓疾苦的妙语。传世作品虽然只有二十几篇,却被鲁迅赞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书法作品虽然极少传世,但古代名家对其评价却很高,西晋司空张华在《博物志》中称:“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可见,曹操书法功力应当属于绝对的上品。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