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

恰是种树养花好时节,和几位“老株洲”聊天让我意识到,株洲本就是一座充满绿意的城市:栗树山、樟树坪、古桑洲……这一次,就来梳理与树木有关的老地名。

株洲最好的山是哪个(槠洲樟树坪栗树山)(1)

株洲最好的山是哪个(槠洲樟树坪栗树山)(2)

396岁的老樟树依旧苍郁。伍靖雯/摄

株洲与槠树

与树木有关的地名,毫无疑问要从“槠洲”说起。

槠洲之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南宋时期,朱熹的《南岳游山后记略》中有“丙戌至槠洲”的记载。

相传,古时这片区域多槠树,故而得名。

那么,槠洲这个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株洲市首席地名专家彭雪开研究认为,槠洲得名在东汉年间,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这是因为,当时地域地方的命名,有以地形、物产命名的规律特点。而两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著作中,以地形、物产命名的极少。

槠树,有甜槠、苦槠之分,果实可在煮熟或加工后食用。市林业部门有关专家介绍,苦槠有长江南北的“分界树”之称,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其防火性能好,常用作植树造林的树种。

至于“槠洲”缘何写作“株洲”,彭雪开研究认为,是因为南宋时期,这里酿酒业兴旺,当时需要征酒税,有人因“槠”字笔画太多,便以谐音简写为“株”。民间的“约定俗成”,到了1127年有了官方背书,这里正式定名株洲。不过,1208年的官方地图册上,仍有“槠洲”的标注。

如今,湘江风光带河西段还有一些槠树。市林业局此前的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株洲“多槠树”的事实。该局2010年整理的资料显示,当时调查到的全市的古树名木中,甜槠的数量排名第三,主要分布在炎陵县水口山、五里排、木湾等林场;苦槠古树则主要分布在茶陵县、攸县等地。

株洲最好的山是哪个(槠洲樟树坪栗树山)(3)

樟树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伍靖雯/摄

樟树坪

396岁的老樟树依旧苍郁

说起与树木有关的老地名,株洲市文史专家仇民主印象最深的,便是芦淞区的樟树坪。

樟树坪,自然以樟树立名,这里有樟树坪小学、樟树坪1号楼等建筑,还有一棵至少需要3名成年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

株洲市古树名木相关统计资料记载,这棵老樟树高约17米,胸径143.3厘米,在城区,这样保护完好、没有移动的古树十分难得。

1959年,仇民主进入樟树坪小学(当时名为株洲市第一完小)读书。他还记得,当时这里不仅有大樟树,樟树的两侧还有两口水塘。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那个年代,学生们几乎把这里当成“天堂”,茂密的树冠下,大家玩捉迷藏、你追我跑,欢声笑语不断。

如今,这棵老樟树已经396岁了。3月12日下午,走到这棵老樟树下,时光仿若循环,3名孩童追追跑跑玩着游戏,一名老人坐在靠背椅上休息。

不过,在30岁的王琦看来,一切又有点不一样。1997年,她进入樟树坪小学读书,每天上下学时也会与这棵老樟树碰面。她还记得,那时树上总是系有红色卡片、缎带,逢年过节也会有人去樟树下祈福。怕惊扰了树灵,小小的她从不参与老樟树旁的追逐嬉戏。

眼前的老樟树,绿叶依旧青翠,但没了红色衬托。樟树几乎已经空心,为了防止树木倒伏,园林部门技术人员在树身旁搭了保护钢架,趁着好天气,有居民洗了被单,在钢架上晒了起来,是另一种生活气息。

栗树山

一所小学见证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全市小学按所在地更名,株洲便有了栗树山小学,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那么,这里是否和樟树坪一样,因栗树而得名呢?仇民主说,这里曾有过栗树,但却没有保留这一城市记忆。另一位“老株洲”陈瑛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小时候听老一辈说起,这里的一片平地曾种有很多栗树,只可惜,这些栗树都没有留下来。

和栗树情况相似,虽然如今已很难寻到标识痕迹,但栗树山下曾经最负盛名的,便是一条栗树街。

虽说是“街”,但其实更像是一条巷子。相关资料记载,栗树街长98.6米,宽8米,1955年,以“境内有栗树山”得名。

这里,可以说是株洲的日杂百货业发源地之一,沿途有市布鞋厂、市制镜厂门市部、栗树街日杂店等单位。卖的都是小商品,门面自然不如建宁街上的“豪华”,多是居民自己用竹篾糊上泥巴而成的小屋棚。

曾经的栗树街,如今成了芦淞路的一部分,街上的房子高了、路宽了,但说起买杂货,人们依旧会往这边找。昔日的繁华,用另一种方式获得延续。

还有哪些树木为名的老地名?

古桑洲:古桑洲以桑树得名,相传,当地居民千百年前就以种桑树、养蚕以及捕鱼为生。

桂花路:以桂花命名的荷塘区桂花路旁,种植有300余株桂花树,树龄大多超过10年了,品种主要是八月桂。

来源:株洲晚报

编辑:李苗

审核:罗小玲 罗春娇 张欲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