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今年何时入梅和出梅(为何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入梅日期)(1)

交汇点讯 6月22日,江苏省气象台召开2022年全省梅雨预测意见发布会,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23日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入梅,入梅正常略晚(常年平均入梅日为6月19日)。

今年何时入梅和出梅(为何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入梅日期)(2)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早在6月初,国家气候中心就发布预测显示: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梅雨监测指标在6月初稳定维持,因此可确定入梅,江苏部分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为何入梅时间不一致?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的区域靠近江南北部,而江苏位于江南南部,属于江淮一线,所以与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有出入。”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表示。入梅前后伴随高温,南京今天的天气也是时而乌云密布,时而晴空万里。韩桂荣解释道,热气流的对流分布很不均匀,所以出现了部分地区降雨、部分地区依旧高温的情况。

“梅雨季气温一般不高,持续降水会导致温热和潮湿,但今年梅雨季预测温度相对较高。”韩桂荣说。省气候预测中心数据显示,入梅后,预计7月1日至7月20日平均气温全省较常年偏高1~2℃。极端最高气温36~39℃。“预计7月中旬前期出梅,接近常年(常年为7月13日),平均梅雨量200~260毫米(常年梅雨量256毫米)。其间,淮北地区平均降雨量170~2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今年何时入梅和出梅(为何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入梅日期)(3)

降水预测上,预计7月1日至7月20日降水量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较常年偏多0~2成,苏南地区较常年偏少0~2成。全省范围内有4次降水过程,发生时段为:7月上旬前中期、7月上旬中后期、7月中旬前期和7月中旬后期。

入梅后要注意什么?江苏省气象台专家建议,各地抓住有利时机趁墒抢播,争取早日完成夏种工作。加强已播作物的田间管理,防范旱涝急转。梅雨期间强对流天气较多,须增强气象灾害防御意识,防范其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 防范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城乡积涝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梅雨期间仍有阶段性高温天气,防范其对水电调度、人体健康、水产养殖及户外作业等的不利影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都又铭

编辑: 蒋明睿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