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又是一年清明节,让我们牢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一切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缅怀红色英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缅怀红色英烈(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

缅怀红色英烈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又是一年清明节,让我们牢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一切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革命英烈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标签。回溯近代历史,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不懈抗争、持续奋斗,正是因为前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既不能忘却家国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怆,更不能忘却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与山河共存的凛然之气。

这其中,不乏从乡村走来的人们。放下锄头参军的战士,支援抗战的红嫂,以及后来脱贫路上的烈士,为了“中国饭碗盛中国粮”扎根土地的农业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走上战场的医护人员……他们身上流淌的,正是革命先辈的一腔热血,初心不忘,慷慨激昂。看似平凡,却抱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伟大情怀。

奋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更加需要信仰的感召、团结的力量,需要英雄和英雄的精神。我们要缅怀革命英烈,追忆英雄事迹,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

尊重英雄,不忘来路。强调,“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不忘来路才能面向未来。如今的和平生活、发展成果,乃至一张安静的书桌、一餐静好的饭食,都与革命先烈的血汗和付出有关。要大力推进形成全社会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围。加强红色教育、党史学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传承精神,激发伟力。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成功离不开革命精神,建设和改革同样如此。如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改革进入攻坚期,复杂程度、艰巨程度和敏感程度都更加突出,更加需要从历史烽烟中传承红色精神,汲取精神资源和人文力量,将“小我”融入“大我”,以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坚不可摧的磐石信念,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胜利。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正如科学工作者黄大年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的,“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日里,让我们致敬英雄,传承精神,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