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工业基地,高等教育可谓是湖北武汉的一张亮丽名片和重要的发展资源。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学已成为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已经成为安徽合肥重要的人才培养地和高新企业孵化所。对于武汉也是如此,大学城的建设在武汉江夏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推动了江夏区的城市化,带动了江夏餐饮、快递等一系列产业发展;也正是依托于众多高校,武汉光谷才有今天的成就。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1)

武汉重要高校分布图

为什么大学如此中意武汉?

截至目前,武汉共有84所高校(46所本科高校和38所专科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首都北京,在办学实力方面武汉共有2所985高校和5所211高校,略逊于北京和上海两地。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2)

那么武汉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高校呢?

首先,武汉是中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经济的近代化也推动了武汉近代教育学堂的出现,例如著名的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前身)、文华书院(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都在此时诞生。

其次,在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院系调整中,不少外地的高校办学资源进行了拆分,其部分院系也并入了现在武汉不少的高校(当然武汉不少高校也进行了院系拆分并入了其他地区的高校,以武汉大学为代表,但总体来说武汉是受益者),例如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平原师范学院的部分院系被合并入了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3)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最后在改革开放后,民间资本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的风潮兴起,而武汉也凭借着众多公办本科高校的教育资源建设了许多民办院校,这类学校的校名往往以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或某某大学分院为主,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现文化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院(现武汉东湖学院)。

随着民办高校必须脱离母校、单独建设校区办学规定出台(即民办院校完成转设才能继续办学),武汉民办高校走向了两条道路:一是外迁到武汉周边县市新建校区办学(例如大悟的武汉晴川学院、咸宁嘉鱼的武昌首义学院和红安的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城市学院),二是在武汉较为偏远的新城区拿地办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黄陂的武汉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4)

图为红安大学城,目前已引进武汉商贸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和武汉城市学院三所高校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目前武汉共有14所独立学院完成了转设(即完成了新校区修建开始独立办学且成功通过批准),另还有7所民办高校尚未完成转设,分布是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和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5)

武汉完成转设的民办高校名单

一直以来,武汉绝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武昌区域,而随着高校教学、宿舍等资源的缺乏、武昌中心城区土地的紧张,未来将武昌区域的部分高校校区搬迁至汉口的新城区或在汉口的新城区建设新校区也是势在必行的。

在武汉高校需新建校区的机遇中,汉口区域的黄陂、新洲和东西湖三地应积极主动对接,发挥土地较为廉价和广阔的优势,可谋划依托长江新区或在地铁沿线新建大学城,将土地让给高校也比开发房地产的意义更加深远重大。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6)

武汉行政区划图,汉口新城区东西湖、黄陂和新洲有着广阔的未开发土地,十分有利于大学城建设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东西湖、黄陂和新洲三地有望能布局大学城的片区。

东西湖吴家山新城。东西湖区是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也是汉口区域最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今年,东西湖区的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项目也成功入选了湖北省重点项目,其建成后可形成30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规模。未来,东西湖区可依托武汉网络安全基地和区域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引进武汉高校进驻,与现在有的华科、武大网安学院形成集聚效应建设一个汉口版的新光谷。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7)

东西湖网安基地

黄陂武湖片区和木兰片区。黄陂武湖片区是长江新区的重要起步区和核心发展地域,它有着毗邻汉口主城区的优势,同时武湖也规划有长江高科芯片城、数字化创新基地等重大发展项目,引进高校新建校区即能推动长江新区建设,也能满足高校发展需要。而黄陂木兰则在土地、环境等方面有着优势,缺点是相关配套不足。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8)

图为总投资150亿元的长江新区高科芯片城选址地

新洲邾城和阳逻。目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均布局在阳逻线沿线,未来新洲有望以此为大学城的起步区域引进武汉高校新建校区,这既有利于推动阳逻片区的发展,更能拓展黄陂和新洲江北区域的发展纵深—从黄陂武湖长江新区到新洲大学城再到阳逻工业基地,最后直至双柳的航天产业基地和黄冈团风产业新城,形成一个南临光谷、西接汉口的江北经济带。

湖北武汉东湖旁边的公立大学(武汉大批高校需新建校区)(9)

武汉江北地区大学分布图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认为新洲、黄陂和东西湖哪个区域最适合建设大学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