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电视荧屏,是现实题材的舞台。几档颇受关注的现实题材分别描摹了当下社会不同的立体面。其中,正在安徽卫视热播的《夜市人生》少有地将视线投注在北京底层平民群体,没回避矛盾,也没粉饰太平。这部直触现实之作诞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压力和曲折?又有着创作者怎样的表达诉求?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独家采访了千乘影视董事长、本剧的出品人周之光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1)

《夜市人生》安徽卫视热播

从台湾到北京,浓缩在夜市里的人生鲜活如故

《夜市人生》改编自同名台湾电视剧,该剧开播于2009年12月,结束于2011年7月,在台湾民视八点档共播出410集,因为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台湾百姓生活而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这部剧之所以能打动千乘影视董事长兼出品人周之光,就是因为很接地气儿。

虽然是改编作品,但两版《夜市人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据周之光介绍,由于北京和台湾的生活差异非常大,在剧本创作时改编幅度也很大,除了人物设定和故事构架之外,90%以上的故事和台词都进行了重新加工。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2)

改编后的《夜市人生》,成功地落土在北京的夜市里,讲述了陈小艺饰演的夜市小贩魏红偶遇失散多年的前夫李庆祥,倾家荡产为其解难之时却遭遇前夫欺骗,以及前夫的现任老婆何娜娜的百般陷害,最终在张晨光饰演的夜市店主欧大志和其他摊贩的帮助下,最终迎来新生活的故事。将现实生活中平民百姓的艰辛和无奈、不屈和努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背后都住着一个鲜活真实的平民百姓,魏红作为女一更是承载了创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人性关怀。谈到“魏红”这个角色的价值,周之光说,“我们在创作之初对这个人物就有几个表达诉求,第一,谁都不容易,魏红是现实生活里比较典型的平凡人,平凡人的生活为什么不容易?这就是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第二,谁都很努力,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容易,但每个人也都在正视困难,努力生活,这种积极的生活观是我们想要传达的信念;第三,魏红是我们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这个母亲或许不完美,但她对孩子和亲人会付出所有,她身上带着朴实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也是她能感动观众的原因。”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3)

还原真实生活,用鲜活的角色来表达平凡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怨,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能获得良好口碑的原因,看似平凡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创作者对于现实的关怀。

从创作到审查,“夜市”的台前幕后精彩之至

创作难,是每一位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者的共同心声,与其他题材相比,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不管是前期剧本创作还是后期审查,都更为艰辛,《夜市人生》也不例外。

对同样的社会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传达出不一样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才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灵魂,为了最大限度把握叙事角度,周之光深度参与了剧本的创作,他透露,“全剧大概有40%以上的台词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但即便如此,我们最后还是在审查时被删掉了12集。原本的剧情比现在更加极致,触及的矛盾和解决的问题比现在的版本更加深入。”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4)

周之光的话,道出了每一位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者都会面临的“痛点”,那就是审查。长久以来,现实题材有很多敏感的禁区,对这个问题,周之光颇有感触,出身新闻领域的他,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文化作品的审查机制应该对创作者更有“自信”,给予创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

在幕后主创的努力下,《夜市人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对现实的表达,并因此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在项目筹划之初,周之光对该剧的受众定位在55岁以上的女性观众,但实际的观众构成更宽泛,受到40岁以上不分性别的中年群体喜爱,并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5)

不管是收视成绩还是观众的反馈,都让周之光颇为欣慰。“在当前的宣发成本下,还有那么多大剧同时段播出,《夜市人生》能取得现在的播放成绩太不容易了,说明观众还是认可这种三观正的现实作品,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我们可能会拍续集,因为后续剧情更精彩。”

受众和市场环境已变,现实题材购播体系是否也该“进化”?

前不久,有消息传出,现实主义题材有望迎来“一剧四星”。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尚无法确定,但这则消息的背后,折射着现实题材受众和市场都已发生变化的事实。

近两年,过度追求娱乐化成为影视市场的规则。周之光说,从近代看,从全球看,没有一个时代和社会像我们前两年那么泛娱乐化,我们历来讲究的是文以载道,现在变成了纯娱乐。有些演员、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都不再坚守社会责任。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承载着更多价值观输出的现实题材难免会遭遇挤压。

夜市最感人的故事(对话夜市人生出品人周之光)(6)

但让人欣喜的是,以《夜市人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题材,虽然立意深刻,依然受到了受众的肯定,在周之光看来,受众早已“进化”,经历过英美日韩剧的洗礼之后,对于影视内容有了更强的甄别能力和免疫能力,只要内容够优质,观众就会喜欢,“创作这样的作品,我们不用自卑,因为我们的大多数观众,三观都是正确的,他们能接受这样主流价值观的现实主义作品。”

对于现实题材的未来,周之光充满信心,他说,市场是变化的,我们的整个社会形态经过前几年的躁动会自然沉淀下来,创作者也到了冷静下来做一些思考的时候。过于娱乐化的作品或许会流行,但最终能留下来的,是能深刻反映社会、人性的经典作品。

或许正是因为对作品有着更高层次的定位,千乘影视的作品类型虽然很多元,但每一部作品的前提都是:有内容,有意义。真诚面对作品,真诚面对观众,成为周之光的创作初衷,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拍了很多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观众还是给予我们这么多的热情,真的很感恩。”

公众号: Vlinkage

合作/投稿请加aiming_2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