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扬长避短”的意思是: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在哪,直到在现实中摸爬滚打被撞了满头包后,有点摸清了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

性格温和,情绪稳定,耐受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强。

当然也可以简单一句话概括“特别能忍,不管在哪都能活,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从坑里爬出来”。如果坑太深要爬太久,也能坚持不懈。(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缺点:

对应“情绪稳定”的优点,缺点其实是很钝感,对人对事的感知力很差,眼力劲不行。

审美能力低于宇宙平均水平线以下,完全无法胜任和美相关的任何事务。

某种程度上很固执,会钻思维牛角尖。

按照扬长避短的理论,对照我的短板,我不应该选择主要内容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咨询、销售、人力资源。

很奇怪,我居然做了这么多年的HR,而且现在还跨入保险行业做销售,真是见了鬼了

我的眼力劲是非常差的,感知不到上司(老板)的言外之意,也留意不到其他部门主管的不满,下属情绪的波动。

本来也不想用情商低来评价自己,但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认了。

举个例子,周末家属要下厨,问大家想吃什么。我说吃脆鱼吧,这个挺好吃的,好久没做了。

家属回我:你真的是有问题吗,你没听爸(岳父)说除了草鱼,其它鱼都不吃。

我愣了,老爸说这个我听到了呀,他不吃我们可以吃嘛,又没关系。

家属:你眼力劲太差了……

(老板如果说他不去XX,不吃XX,不喜欢XX,你也说没关系老板你不用去了,我们去就好了吗?)

反正也不知道这些年做HR是怎么过来的,也一路走到了现在。

去年我跨行进入保险行业,面临三道槛:经济收入不稳定问题,互联网保险观念先入为主问题,不敢约人有心理障碍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通过兼职HR解决了收入问题;通过同事学长的知识星球学习,彻底扭转了对互联网保险的看法,现在很认同所在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认同线下保险代理人制度。

但第3个问题始终还没解决:不敢约人有心理障碍。

觉得大家时间都很宝贵,我把对方约出来,又没有给到对方有价值的谈话,人家会怎么想?这次碍于情面勉强答应了见面,下次还会出来吗。

什么叫做有价值,至少对方觉得对他有帮助。

哪怕只是单纯觉得跟我聊天感到很开心,这也是价值,属于情绪价值。

我觉得无论是知识价值还是情绪价值我都没做到,所以不敢约人,怕耽误别人时间。

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学习充实保险知识,当肚子里有货自然就敢去约人。但至今这个障碍还没有突破成功。

直到保险公司团队长发了个招募链接说有个活很适合我,就是去招人来做保险,慢慢发展我自己的团队。

这个事说过很多次了,我都是直接拒绝。因为我的逻辑是,只有自己把保险业绩做好了,才有资格去发展团队带领别人走向成功。

就我目前的业务能力和业绩水平,哪有资格带人,这不误人子弟吗。

团队长说过太多次她也无语了,问我干嘛老跟自己的短板过不去,扬长避短不好吗。

关于扬长避短的唯美句子(说说扬长和避短)(1)

关于扬长避短的唯美句子(说说扬长和避短)(2)

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有能力让系统来带人,就是你业务能力不强没能力带人,但整个系统有能力帮你带人。

前面我不认这个理,觉得但凡我招进来的人我得带着她成长,自己最后一关心理障碍都没突破,没资格带人。

这次被团队长说了一顿,思想有一点点松动了,是不是自己应当调整下。

直到刷公众号看到创业酵母张丽俊的这句话:管理是通过别人(团队)去拿结果,通过结果来培养人。

有点转弯了:

如果我认可保险事业,那么当我自己没(销售)能力做好,是不是可以通过别人(团队)来做好这件事,送出更多保障,也让自己在保险行业扎根。

做HR面试过这么多人,从职业匹配的角度,是不是比别人更容易找到适合从事保险业务的人。没准就挖掘出了保险明日之星、新人王。

有些事我没能力做好,但我有能力找到能做好它的人,这种是不是所谓的扬长避短?

你看当我知道自己审美能力不行的时候,会把这块工作分配给团队里的其他人(比如办公室软装布置),不和自己的短板死磕。

而现在做保险,我一直在跟自己的心理关较劲,想各种办法来突破。

包括写这个公众号,如果不是为了做保险,更新频率会维持之前一周更一次,不会像现在这样天天聒噪地在朋友圈刷存在感。

每天在朋友圈蹦跶一次,仿佛自己往前迈了一步,仿佛已突破了心里障碍(实际卵用没有,还是不敢约人)。

为什么要一直跟自己的短板较劲呢,我干不好但我有能力找到人来干好,这不是也很好吗?

PS:似乎、好像、大概说服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