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农贸市场,路过卖河鲜的摊位,看到一些养殖的“河鲜”,比如河蟹、甲鱼、河虾等,价格都还不便宜。想想从前这类野生的河鲜,是非常普通的食材,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我们乡下孩子抓鱼时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对于出生在农村80年代左右的孩子来说,都有深得体会。以下这些河鲜,是我曾经暑期抓鱼时经常遇到的鱼类,你吃过几种?还认识吗?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1)

刀鳅:这种模样长的像泥鳅的鱼,学名中华刺鳅,在乡下清澈的的小沙河里比较常见。这种鱼由于长的比较奇怪,嘴巴尖尖,背部有硬棘,体态没有泥鳅圆润,通常不被大家喜欢。有时候抓到它们就是当做怪鱼养着玩,少有人吃它们。其实这种鱼很好吃,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比泥鳅还要好吃。但是,这种鱼没有泥鳅的适应能力强,对水质要求比较高,长势也不算快。所以现在我们很少在市场上找到它们的身影,主要是养殖难度比泥鳅大多了,产量较少。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2)

小白条:这种生活在水域上层的鱼,学名白条,由于长的和小翘嘴差不多,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叫它小白条,通常用专门粘网抓。这种鱼耐氧性非常差,被抓到以后,即便是放在河水里暂养,通常也不过夜。虽然这种小白条鱼刺比较多,但是这种鱼土腥味小,处理干净以后,用盐腌制配上面糊,用油炸至金黄,味道相当好,小孩吃的时候,小心把鱼刺挑出即可。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3)

嘎牙:这种鱼常常令人受伤,经常抓鱼就会经常被嘎呀的毒刺扎到,又痒又痛,特别是第一次被嘎呀毒刺扎到手,灼痛感极强。由于这种鱼被抓到时,有时会“嘎呀嘎呀”的发出叫声,所以我们当地人称它为嘎牙,学名黄颡鱼。这种鱼简单烹饪后,是味道非常鲜美的河鲜之一,由于鱼刺少,而且味道醇正,且营养丰富,做鱼汤美味感不低于鲫鱼汤。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嘎牙鱼,多为人工养殖,野生的不常见。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4)

石爬猴:这种鱼由于喜欢爬在河流石块附近,得了石爬猴的称呼;而且这种鱼肉多刺少,长的呆头呆脑,又有呆鱼等称呼。石爬猴学名沙塘鳢,属于淡水中小型食肉性鱼类,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抓到这种鱼肯定不能放过,做法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油炸,可以炖,也可以酱焖。由于其鱼刺比较少,石爬猴是我们当时最喜欢吃的河鲜之一,比河蟹都要受欢迎。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5)

肉柱鱼:这种鱼属于杂鱼的一种,长不了太大,和石爬猴同样具备刺少肉多的特点。不过说实话,肉柱鱼味道不如石爬猴和嘎牙好。由于这种有鳞鱼太小,内脏和鱼鳞都不太好处理完美,烹饪时影响口感。肉柱鱼学名麦穗鱼,当时这种鱼在乡下河流的杂鱼中,算是最常见的一种,每次抓鱼都会抓到不少,通常都拿回家喂鸭子了,现在去市场上,花钱都不一定能够购买到野生肉柱鱼,想想当时有点暴殄天物了。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6)

犁铧面:这种鱼说真的当时基本没人吃,抓到它们随手放掉或者直接扔到河边,根本没人稀罕这种鱼。犁铧面鱼俗名的由来,在于这种鱼的体表颜色,在太阳下会散发着如同犁铧一样的五彩光,在我们当地获得了犁铧面鱼的称号,它体表鱼鳞能发出不同的色彩,也为它如今成为观赏鱼埋下了伏笔。犁铧面鱼学名鳑鲏鱼,由于当时河鲜在乡下非常丰富,这种烹饪后吃着有点发苦、且鱼刺较多的鱼,一点也不受小伙伴们欢迎。

野生野菜有什么(农村长大的你吃过几种)(7)

这种抓鱼大于吃鱼的乐趣,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每年暑期都会上演一遍。虽然被鱼鳍扎过,也被水蛭吸过,都阻挡不了我们抓鱼的热情。当时抓鱼就是乡下孩子最好的一种娱乐,而吃鱼却不是目的。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野生河鲜成为了“臻品佳肴”,人们也少了许多抓鱼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