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小妾图鉴”系列是不想写二姨太的,因为她的存在感比明川樱子还要低。

明川樱子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她却是个年轻美丽的女人。有着详细的面容描述,衣着描述,以及第三视角下旁人对她的评价。

可二太太呢?她一直在,却仿佛一直都没人注意过。就像是老宅院角处堆放的一只大水缸,经历了年年月月,却没人看到它的存在,任由它经过风吹雨打,磨损破裂。

二太太是一个年华不在的妇人,没有金家大太太的高贵地位和儿女满堂,也没有金家三姨太的青春美貌和宠爱加身,她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二姨太,有她可以,没她也行。

这辈子她所做的最为重要的两件事可能也只有两件:第一,生了一个女儿,金八小姐梅丽;第二,金铨死后,自杀殉节。

如果说第一件事是家族生活的必然,那么第二件事则是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到的。她平日里从来都是顺从怯懦的,但殉节却是一件需要勇气才能做成的事情。

所以书中地七十八回定了这样一个题目:漫云长厚殉节见真情。

丈夫死后,妻子殉节,这样的行为无论如何看来都是追随夫君而去的真情之举,但二姨太的殉节真的是因为“真爱”吗?

金粉世家金铨的儿子女儿(金粉世家小妾图鉴)(1)

再惊心动魄的爱情,也会被现实消磨

在旧时代,小妾的生存空间很窄小,她们辈份高但地位低,需要时时讨好公婆和老公,还要躲避来自其他夫人那里的明枪暗箭。

在金家情况稍微好一点,作为当家人的金铨思想开明,也没有公公婆婆的无端挑剔,身为妾所面临的的唯一一关就是金太太。

金粉世家金铨的儿子女儿(金粉世家小妾图鉴)(2)

这一关,说简单也简单。因为金铨在世时,金太太说到底也只是个“二当家”,只要有金铨的庇护,自己就稳如泰山。

但这一关,也可以很难。一旦金铨一朝身陨,金价大权就牢牢掌握在这位大太太手中,就像清廷的慈禧太后,看谁不顺眼,就能把谁弄走。

翠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金家多年,却一直没有被大太太接纳,所以金铨去世之后,她第一个受到了排挤,不得已逃了出去。

可是二太太却与她相反,她在金家这么些年头,还生了一个金铨的亲生女儿金梅丽,可心眼并不大的金太太却全盘接纳了她,不但带她如同亲人,还将她的女儿视如己出,不得不说二太太是个聪明人。

有人说,金太太接纳二太太,是因为她长相一般,对她并不产生什么威胁。

但是,我们纵观全书,虽然没有对金铨和二太太的结合过多着墨,却可以从中推测出两点:

第一,二太太并不是金太太的丫鬟,和明川樱子不同,她是在外面被金铨看上的。

第二,二太太进门的时候年轻貌美,起码远胜过大太太。二姨太曾说:当年她进门的时候,燕西才两三岁。燕西是金太太的第七个儿子,就算三年抱俩,金太太比起二姨太也应该大了十来岁。而金铨又是个贪恋美色的主,看看女儿梅丽的长相就能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漂亮,金铨也不会将二姨太娶进门。

而一个花季少女甘愿进入金家这个大家族,接受一个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丈夫和一个并不那么待见自己的正妻,说没有爱那时骗别人,也是骗自己。

可是这份爱,随着大家族里尔虞我诈的生活和丈夫喜新厌旧的本性,渐渐减少了,磨灭了。

金家二太太从一个光芒四射的年轻女子,变成了一个低调隐忍的中年妇人。她看着大太太的只手遮天,也看着三姨太的受尽宠爱,把曾经的那一点悸动渐渐抚平,磨灭,让爱熄了火。

金粉世家金铨的儿子女儿(金粉世家小妾图鉴)(3)

没有回应的爱情,只能换来古井无波

二太太的爱情消磨,罪魁祸首还是金铨。

如果金铨宠着她,惯着她,像对翠姨那样时常撩拨一下她,那么二姨太也不至于如一滩似水一样,毫无存在感。

比如有一次,外人拿给金家两张戏票,明确说一张是给金太太的,一张是给翠姨的,独独没给二姨太留一张。

如果说给金太太,那时看地位,那么给翠姨,那就是看着金铨的面子了。

大家都知道金铨在金家最宠爱那个女人,平素里外人巴结着她,就连金太太的亲生孩子们有事情也要找翠姨兜着。

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个“不通人情”的严厉老爸,对着这个娇俏的女人什么都能答应。

可是当年那个他求取回来的二太太呢?整本书里对话都没有几句,有了好事从没想过这个女人,看到梅丽也不会想到她的生母。

金铨的不看重,不理睬,才把二太太推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比于和自己丈夫的感情,二太太和金太太的感情看起来更深,两个人聊孩子的事,聊家庭琐事。一个说着自己是个“没用”的妇女,一个说着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倒像是两个老闺蜜,其乐融融。

也许从生下梅丽开始,二太太便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母亲,短情绝爱,只盼着生活能平平静静,孩子能健康长大。

金粉世家金铨的儿子女儿(金粉世家小妾图鉴)(4)

痛苦的自我了断,不过是对生活的无奈

本想就这样平平淡淡,古井无波地度过一生,可是金铨却突然死了,金家也随之大厦将倾。

这时候,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二姨太做出了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一件事:自杀。

在古代,丈夫死后自杀殉节虽然被纳入了《烈女传》中,可真正能有此行为的还是少数,更何况在民风已经开放的民国时代。

改嫁妇女不胜枚举,就连翠姨事后逃走,都没人说三道四,可二姨太就做出了这样一番“壮举”。

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她和金铨之间感情深,虽然平素不显露出来,却能追随丈夫而去。

可是根据上文的分析,就算当初多浓烈的感情,消磨了十五年,怎么样也消磨殆尽了。

二姨太就想当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平稳安适地度过下半生,可金铨一死,她就知道自己的后半生没有了保障。

论儿孙,金太太有七个儿女,且各个都长大成人,开始独立承担责任;自己只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儿,还没读完书,根本不可能为自己养老送终。

论权利,金太太掌握着金家的经济命脉,想把钱怎么分就怎么分,她和梅丽一对母女,严格意义上都不算金家人,能分到什么?

论能力,在金家养尊处优这么多年,虽然获得不算光环四射,却也是不愁吃穿,根本没有独立谋生能力。

论长相,她也是三四十岁的女人,人老珠黄,不像翠姨一样有魅力,有闯劲。

所以金太太能继续维持这个家,翠姨能一走了之,她却不能。

她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留在这里是金太太处置,离开金家更是进入一个泥潭。

所以她选择了死,死很容易,伸脖子蹬腿一下子的事,可活着,要面临的就太多了。

最后二姨太没死成,还是被救了上来,金太太也念她可怜,让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带到了西樵山上。

她也乐得有人依傍,只要金太太在一天,她的日子就能继续过活一天。

金粉世家金铨的儿子女儿(金粉世家小妾图鉴)(5)

说句不厚道的话,希望读者别抽我,我觉得金家二姨太的自杀是下得很好的一步棋:死了一了百了,或者也能博得同情。

她这招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玩得很溜。

之前就有读者说:道之和明川樱子就是低配版的金太太和梅丽妈,说得太对了。

但这样为了女儿忍辱负重地活着,但是这份勇气,我就很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