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量温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单位:摄氏度,符号为“℃”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常见数值:测量:常用温度计:结构 :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分类:实验室、体温计、寒暑表等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二、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 三、区别1、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区别:(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使用方法:用前用力将液体甩回到玻璃泡内,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2、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1)定义: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影响因素: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3)温度条件: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必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必背(物理得分关键在于知识点掌握透彻)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必背

一、物理量温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单位:摄氏度,符号为“℃”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常见数值:测量:常用温度计:结构 :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分类:实验室、体温计、寒暑表等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二、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 三、区别1、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区别:(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使用方法:用前用力将液体甩回到玻璃泡内,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2、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1)定义: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影响因素: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3)温度条件: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4)发生位置: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5)沸腾比蒸发剧烈;(6)蒸发吸热温度降低;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升华和凝华:

现象、实验、应用

四、其它1、 物态变化的三个图像及意义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晶体液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沸腾的条件:(1)温度到达沸点;(2)继续吸热2、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因素: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六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4、水的三态及其应用: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空中形成

雨:地表上的和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遇冷液化形成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再熔化成水滴落下来成为雨。

雾:夜间气温降低,温度高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白气”附在尘埃上形成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草叶上形成的。

霜:很冷的夜晚温度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夜间低温而发生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

雪:同霜的形成一样,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冷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雹:先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然后小水滴又遇到更冷的低温而凝固成小冰球儿。

应用:沙漠冰箱。水提纯。湿抹布粘手,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五、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习题类型:一、温度计、体温计的使用二、“白气”的问题三、蒸发的应用四、三种物态变化及特点

五、常见的现象六、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习题:

1、物态变化的类型及其吸放情况,

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现象及规律,

3、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液体沸腾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