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涛 李秋莹
葫芦娃,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
还记得动画里的葫芦爷爷吗?花白头发、花白胡子,一脸慈祥还养了七个葫芦娃。
是不是长这样↓↓↓
视频截图
在上海,也有一位“葫芦爷爷”——黄阿金。他不仅和动画里的“葫芦爷爷”很像,花白的头发,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的双眼,还雕的一手好葫芦!
戳图↓↓↓是不是很像?
葫芦爷爷微信头像
这样的形象,可是黄阿金自己设计的:“你们看,动画片里的葫芦爷爷就是白胡子,这胡子也是我的重要道具呢!”
上海人黄阿金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的他,今年已经70岁了。退休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爱上了葫芦雕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葫芦爷爷。
黄阿金的父亲与爷爷以前是从事木工雕刻的,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加之2岁开始画画,有着比较好的雕刻与绘画基础。1968年黄阿金上山下乡去了上海崇明的农场,5年后回到上海工作。
黄阿金 雕葫芦 中新社 李秋莹摄
“1998年我在路上花了3块8毛钱买了三个小葫芦,回去自己雕着玩送人很有成就感,后来雕得不错需求也越来越大,自己就想着专门从事葫芦雕刻。”黄阿金说。从此,他凭借自己的好手艺开拓着葫芦雕刻作品的市场。
如今,“葫芦爷爷”开了自己的“葫芦工坊”,抽空就会去城隍庙附近摆摊,售卖的葫芦工艺品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黄阿金雕刻的葫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信息时代的葫芦雕刻
以前信息不发达,只有盛产葫芦的地方有出名的葫芦雕刻,雕刻内容大都与当地文化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后,优质的雕刻葫芦与成熟的葫芦处理技法、雕刻技艺开始为人所熟知,衍生出了丰富的葫芦雕刻文化,海派葫芦雕刻文化便是其中一支。
黄阿金说,新中国70年来的不断发展,让他自认为赶上了好时代。“现在信息科技发展非常快,90年代初电脑刚出来时,自己就一直在思考什么电脑能做,什么电脑做不了。”
葫芦爷爷的工具 中新社 李秋莹摄
“比如葫芦雕刻,你说电脑能做吗,能做。但民间的创意,葫芦文化电脑不一定学得来。”黄阿金说。
黄阿金家住一楼,他把当初买的三个小葫芦中的葫芦籽种在了自家院子里,没想到竟然长出了葫芦。但由于气候、土质等原因,长出的葫芦质量不是很好,不适合雕刻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黄阿金能在网上搜到各种与葫芦相关的信息。经过研究,他甚至找到了山东聊城一家种植专业户那里去批发葫芦。
院子里晾晒的葫芦 中新社 李秋莹摄
“葫芦爷爷”黄阿金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持证的“街头艺人”。根据自己提交的时间安排表,上海“街头艺人”的管理组织会给艺人们安排时间在街头展示自己的“绝活”。
“葫芦爷爷”每周大概会有2天时间在上海静安公园门口的空地上进行展示。
黄阿金雕刻的葫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能够持证在街头“摆摊”,不会有管理人员来阻止,这在以前是“葫芦爷爷”不敢想的事。
“以前我在上海城隍庙附近摆摊做葫芦雕刻,会有城管来管。现在在静安公园门口,客流量很大,而且是持证的也放心。”
黄阿金认为,持证“街头艺人”为他们这些民间手艺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葫芦上雕刻难吗?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葫芦也一样。
在葫芦上雕刻不同于在平面上雕刻,葫芦表面有弧度,有些葫芦表面还凹凸不平,皮质和光滑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葫芦雕刻可以说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工艺。
“在葫芦上雕刻,首先要看葫芦的形状。如果葫芦一面胖一面瘦,那雕刻的时候就要把主题放在胖的一面。如果葫芦头非常细长,那除了在葫芦身上雕刻主题,还要在葫芦头上刻字。”黄阿金说,类似的葫芦雕刻技巧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熟能生巧。
根据葫芦样式设计图案 中新社 李秋莹摄
但现在能娴熟雕刻各种葫芦作品的“葫芦爷爷”,一开始也“走过弯路”。
“以前我雕完葫芦,喜欢再上一层漆。后来问了种植户才知道这是画蛇添足,让葫芦失去了本来的样子。”黄阿金说,现在他雕刻葫芦,葫芦整体原本什么样子雕完还是什么样子,让葫芦保持“本色”。
葫芦爷爷早年雕刻的葫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要说“葫芦爷爷”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应该是一件镂空的祥龙葫芦作品。最开始雕刻的这件作品被别人几万元买去后,“葫芦爷爷”因为太喜欢自己又雕刻了一个。目前一直放在工作室,有空就会拿出来再雕上几笔。
葫芦爷爷的镂空葫芦作品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在“葫芦爷爷”胸口,挂着一个只有大拇指一般大的小葫芦,“葫芦爷爷”说这是几年前自己雕刻了送给自己的,这应该是他雕刻过最小的葫芦之一,也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
葫芦爷爷的小葫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海派葫芦文化要传承
在“葫芦爷爷”的工作室,有着几张醒目的证书。“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 首届虹口达人比赛荣获‘手造大使’称号”等。
“葫芦爷爷”说,自己除了雕刻葫芦作品,平时也会去学校现身说法,讲解葫芦的文化、起源,让孩子们对葫芦雕刻感兴趣,传承海派葫芦文化。
葫芦爷爷的证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先让他们了解葫芦雕刻是怎么回事,培养他们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黄阿金说,现在很多小青年觉得做这个不赚钱,其实真正做得好,完全可以养活自己。
黄阿金的围裙上,有着自己手绘的微信号、QQ号、电话以及邮箱。最上面还写着“葫芦爷爷 黄阿金 The gourd grandpa H⋅A⋅J”。加黄阿金的微信号不需要通过验证,加上就能看到他的朋友圈。
葫芦爷爷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如今70岁的“葫芦爷爷”也像年轻人一样爱玩朋友圈,今天去了哪里,雕了哪些作品,又碰到了哪些有趣的孩子,他都会发在微信朋友圈与大家分享,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葫芦爷爷朋友圈
“信息社会,什么都传播地非常快。这除了给自己的葫芦雕刻做个广告,也能给海派葫芦文化的传承做做宣传。”黄阿金说。
感恩时代赋予机会,计划献礼70周年
黄阿金在采访中和记者分享道,有老顾客知道他和新中国同龄,还曾经建议他专门做一个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
对此,黄阿金觉得这个想法十分不错,“可以去设计一下!”
刻有黄阿金照片的葫芦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和新中国同龄,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在黄阿金看来是非常幸运的,少时的美术学习打好了葫芦雕刻基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又给了民间手艺推广、传承的机会,这在他看来,都是时代赋予自己的机会。
谈及自己的未来,黄阿金计划得十分周全,“现在的我是70岁,和咱们新中国同龄,身体十分健康,希望自己能继续见证新中国的发展,海派葫芦雕刻也能一步步走上去,让更多人看见、喜欢。”
一雕一辈子
一葫一世界
为葫芦爷爷这样的手艺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