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个女人的悲伤(一个女孩的隐秘心事)(1)

张爱玲的小说,年少时的我是读不懂的,家长里短中道出来的都是反常。这里没有母慈子孝,没有两情相悦,满纸写的都是冷漠和无情。

现如今的我有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后,惊叹于她敏锐的洞察力,她不过是把人性看得太透,太准。

比如《花凋》。叙述了一个被忽视的女孩,在如花的年纪里,希望又失望地来过这个世界。

张爱玲一个女人的悲伤(一个女孩的隐秘心事)(2)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二十一岁的川嫦死于肺病,父母特意为她树了一座美丽的天使雕像,碑文上述说着肝肠寸断的难舍之情。然而张爱玲笔锋一转,直言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川嫦只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透明人,她不争不抢,逆来顺受。

她的父亲郑先生是清朝遗少,整日里吃喝嫖赌,游手好闲。日子有时过得捉襟见肘,却还在穷讲究排场。母亲则活得就是个十足的怨妇,任性又矫情,恐怕只有钱财才是她的心头肉。

张爱玲在《留情》末尾处写道: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川嫦看似光鲜亮丽的家庭,实则暗潮涌动。人丁兴旺,相亲相爱的表象下,是匮乏的物质,连带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也缺了一角儿,这本该是人最基本的东西。

我们看到的是,夫妻二人自顾自地享乐,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使得孩子们为了满足自己,不得不倾轧争宠。家里儿女一大堆,川嫦是最小的女儿,底下还有几个弟弟。处在中间的位置,注定她不是得宠的那一个。

因此吃穿用度她都是别人剩下的,姐姐们倒是会哄她,“小妹不能穿皮子,太老。”只不过三姐不要的呢大衣,她穿着不难看。

川嫦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说不上好与坏。反正她也习惯了一切都是别人做主。包括她的婚姻大事。

张爱玲一个女人的悲伤(一个女孩的隐秘心事)(3)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张爱玲曾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的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一个人改变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若是遇上一份好的爱情,也是可以给寂寥的日子着上欢喜的颜色。可是张爱玲却给了川嫦一抹悲苦。她擅长细腻又曲折的笔调,太过完美的结局不真实。一切都铺垫好的感情后,必定会戛然而止。

川嫦本来是没看上章云藩,他没有一点自己想象中的影子。可是随着时间的相处,她也便认定了这个人。章云藩是个医生,对川嫦也算细心,嫁过去应该会过得很好。川嫦在家里没有享受到的情感,这个男人或许可以弥补她。

可是,川嫦生了肺病,时好时坏。这期间都是章云藩在治疗。“女为悦己者容”,川嫦越是想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云藩,越不能如愿,两年后发展成了骨痨。

父母又在为医药费的事打着各自的算盘,到这地步已经仁至义尽,谁会爱一个病秧子呢?川嫦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人,眼看着爱人有了新欢。只恨这不争气的身子,把触手可及的幸福推给了别人。

川嫦自觉对于整个世界就是个拖累。古语道,“哀莫大于心死”,亲人的无情,爱人的无义,冰冷的现实里,找不到一丝暖意,只有蜷缩起来等待香消玉殒。

张爱玲一个女人的悲伤(一个女孩的隐秘心事)(4)

花凋落,人情薄

读完故事,不禁为川嫦扼腕叹息。花一样的年纪,还未绽放,就匆匆离开了这个人世。川嫦的死,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她的父母不合格?可是别的姐妹都能过得很好。她的爱情来晚了?谁又能保证她和章云藩一定会幸福。她自己不够强大?如果她会阿谀奉承,她再聪慧点,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吧。

刚合上书时,还在责怪张爱玲,既然不能给川嫦幸福,为何还要给她希望。此刻想到的是,川嫦的病,已然不能好了,爱情甚至还充当了帮凶,可在川嫦为命运悲叹的时候,还是有感情的香甜可以慰藉。

张爱玲在书中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自己哭。的确如此,世界上哪来的悲喜相通,人们只是喜欢做叶公。

如此,人情凉薄是常态,只有做好这种准备,才不会失望。向别人索爱的同时,别忘了自己。毕竟,还是先学会忠诚于自己,才具备享受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