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谈)(1)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萧红,曾被誉为我国“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鲁迅等前辈的亲切关怀下,在短短十年的艰辛艺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作品以她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个性,而引人瞩目。长篇《呼兰河传》便是肖红小说创作的代表作。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她度过了寂寞童年的“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的东北小县城呼兰河,带到了那里的人们的生活中。呼兰河的人们过着自古亦然的单调、刻板而又很有规律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充满了叨唠、争吵,哭喊声,但其中也有着属于他们的精神生活,那就是每年都要举行的“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还有那“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得得”的马蹄声,清脆的甩鞭声,打破了静寂的清晨;那跳跃的灯笼,升腾的热气……

在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呼兰河人民平凡的日常生活。显然,作者的用意是想从卑琐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表现那里人民的痛苦、欢乐、悲哀和希望,也表现他们的愚昧和无知,甚至是残忍,把笔触伸向人物的心灵,“显示灵魂的深”和表现人的“全灵魂”,刻画出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坚强性格。

小说中对冯歪嘴子的坚强性格的描写,就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来体现的。这个苦命而又坚强的人,在他的妻子死后,“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地绝望,也照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要深根的。”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今后该怎么办,他只是像过去一样生活在这凄凉的小城中,“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默默地同命运抗争着,“以致周围的人都感到惊奇,觉得意外,甚至恐惧了”。在这朴实无华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在封建重压下一个坚强的生命。

托尔斯泰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肖红在描写呼兰河人民的生活时,不仅表现了她的观察和感受,而且融进了她的思想感情。她认为:“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感情熟匀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因此,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明显地表达了她的喜怒哀乐之情,透露出她鲜明的个性,形成了小说的一种独有的风格:“笑里含有沉痛”。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谈)(2)

在小说中,作者满含着同情和悲哀的眼泪,用细腻的笔致描写了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被虐待致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意识愚弄和戕害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怒,以及对那些被封建意识所深深毒害的愚昧而顽固的人们的哀怨和鞭笞。

小团圆媳妇,一个“黑乎乎,笑呵呵”的名为十四其实不过十二的天真可爱的女孩子,她丝毫没有过错,只有由于街坊议论她“太大方了”,“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最后,下了定论“一点也不像个团圆媳妇”。她婆婆当然不能容忍人家的议论,使自己脸上无光,因此下决心狠狠“管教管教”她。而那个小团圆媳妇居然不服管教,大声哭叫,说要回家。于是,她婆婆就下狠劲地打了她一个多月。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活活地折磨死了。一个涉世不深,纯洁无瑕的女孩子,在残酷的封建意识的愚弄下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多么可悲啊!在这里,肖红不像《生死场》那样,对不幸女子的悲剧发出直抒胸臆的怒吼,而是在凄婉而沉郁的哭喊声里,用平淡的叙事语言,表达了她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情,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萧红在充满感情地描写呼兰河人民的生活和他们的不幸遭遇时,还善于用画家的彩笔去捕捉自然景物和生活的场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的风景画,增添了小说明丽的色彩,因而更富有感染力。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谈)(3)

请看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对“火烧云”美景的描写: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跟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捎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天着了火。”

“火烧云的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

“火烧云的形状更是变幻莫测……”

这是一幅绚丽无比的风景画。它给凄清、寂寞的呼兰河带来了生气和色彩,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小说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一格。读着它,仿佛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的浪花。就像作者那聪颖的双眸闪耀的智慧光芒。

在作者童年的后院里——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搂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真如在青天一方碧绿的草地上,我们微闭双眼,聆听着身旁一湾清澈的小溪,轻轻地默默地流过。作者童年心目中的后园多么的动人和可爱!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审美的超越,心灵的净化,竟至于没有什么形容词,更不要谈华丽了。而语言是如此的平缓,就像一个纯朴的女孩儿正向她的小朋友讲叙她所迷恋的地方,真切率直,却令人神往。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谈)(4)

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的体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和作者的艺术构思分不开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同时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的艺术构思,从而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呼兰河传》的构思,,可谓别具一格。小说的前面部分像优美的散文,后边的部分则像三个独立的短篇。小说看上去似乎很松散,故事和人物零零碎碎,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仍是一个整体,没有杂乱的感觉。说它是自传体小说,是因为小说中所反映的确有作者生活的影子。萧红是黑龙江呼兰县人,呼兰河是作者的故乡。但小说中的一切又不是作者生活经历的照搬。作者凭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亲自经历过的生活经过娴熟的艺术处理,通过“我“的叙述和回忆,再把一个个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真于生活的人生片段生动地描写出来。作者笔下的呼兰河既有欢乐,但更多的是悲哀与落后,而“我”的童年又充满凄凉,寂寞……既无掩饰,也不夸张,朴实自然,真实可信。茅盾曾对《呼兰河传》有过高度的赞誉,说“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正是凭借了这种独特的艺术风采吸引着广大读者。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谈)(5)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