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由唐代史学家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所撰,记述了从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的历史,包括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1)

也就是说,《北史》一书不仅包括北魏(含西魏和东魏)、北齐、北周,还包括隋朝的历史。那么,隋朝属于北朝吗?

《北史·序传》中写到:

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

所以,在史学家李氏父子眼中,隋朝是属于北朝的。

与今日的历史分期中,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列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相比,古人对隋朝的看法是不同的,或者说并没有那么清晰。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2)

1、我们过于强调隋唐和秦汉的相似性,其实隋朝的建立与西晋更类似。

不可否认,历史的发展,有时候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大南北朝)~元明清

甚至明朝和北元的对立也可以看作大南北朝,最终由清朝一统大明和蒙古两地,但当我们过度的关注历史的相似性时,往往会忽略历史的差异性,而这才更能体现每个不同时代的特点。

隋唐与秦汉其实有很多的不同。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一统天下,其灭亡的原因在于陈胜振臂一呼导致的六国复辟,刘邦统一天下几乎将秦灭六国之路重走了一遍。

隋朝则不同,“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杨坚的天下得自“禅让”,更像一场意外。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3)

北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铲除权臣宇文护,东灭北齐,若非英年早逝,绝无杨坚篡位的可能,要知道杨坚比宇文邕还要大两岁。

同时,杨坚在称帝之前也并无功高盖世之举,其只是外戚,隋朝的建立其实与西晋更为相似,且在当时的人们眼中,隋朝一统天下的历史大势也远没有那么清晰。

2、若非李唐,隋朝亡后难保不是第二个“五胡乱华”

晋朝开国司马炎便开创了“太康之治”,隋朝开国杨坚也开创了“开皇之治”。

晋朝二代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导致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所以西晋其实也是二世而亡。

隋朝二代皇帝是隋炀帝杨广,杨广当然不是司马衷,他不傻,但其能力撑不起自身的欲望,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4)

隋末乱世,东突厥由内部统一而转向强大,史称其“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当时的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臣服于突厥,北方群雄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包括李渊都向突厥称臣。东突厥始毕可汗曾想当北魏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

公元617年,始毕可汗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同时出兵助太原留守李渊平定长安。

所以,隋末之局,与晋末同样很相似,假使中原不能迅速完成统一,不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那么突厥、契丹、室韦、吐谷浑等进入中原,重现“五胡乱华”也并非不可能。

3、雄才大略与好大喜功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隋朝本可以不亡。

杨坚去世之时,天下并没有走向乱世的迹象。如果我们将北魏~北周~隋朝看作一体,那么隋朝的统一其实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融合,正是北方的民族融合为天下的重新一统奠定了基础。

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不在南。

这是史学家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中的论断。

隋末割据的政权基本都在北方,南方仅有一个萧铣,不足以影响大局,所以统一南方后的隋朝并没有遭受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的六国复叛。

是杨广改变了隋朝的走向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5)

秦始皇是雄才大略,汉武帝也是雄才大略,但杨广只能是好大喜功,因为他失败了,而秦始皇在陈胜揭竿而起之前去世,汉武帝在晚年下了罪己诏,雄才大略与好大喜功常常只有一步之遥。

一个王朝的勃兴和覆亡往往具有偶然性,在古代,皇帝本身对历史的走向影响甚大。

4、是李世民将隋朝从类“晋”变成了类“秦”

公元626年,李世民刚刚登基,得知大唐政局突变的突厥人,率大军20万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此时长安兵力空虚,京师大震。

李世民在设疑兵之计后,无奈杀白马与颉利、突利二可汗结“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其实与宋朝“澶渊之盟”没什么区别,同样都是城下之盟。只不过后来宋朝认怂,而李世民没有。

渭水会盟后,为了彻底解除突厥人的威胁,李世民在经济上增强国力,在军事上积极备战。

公元629年,东突厥进犯河西。李世民以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大军10余万分六路反击突厥。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6)

公元630年,李靖、李勣、苏定方冒雪大破东突厥,唐将张宝相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亡。

东突厥灭亡之后,唐朝北方的薛延陀强大起来,并不断挑战唐朝,李世民最终决定以武力解决。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7)

李世民时期的大唐版图

公元645年,李世民派李勣出兵灭薛延陀,之后漠北的契苾、回纥等部,因薛延陀灭亡,相继归附唐朝。此后,李世民在漠北设置十三州,又置燕然都护府来管理这些边州。

隋朝是真正实现统一的(隋朝是我国大分裂时代的尾声)(8)

灭东突厥和薛延陀,标志着大唐北境的平定,使中原免于重现“五胡乱华”的悲剧。

所以,唐朝李世民时期的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包括李治时期的灭西突厥,使中原地区重现了大一统局面,避免了隋朝重蹈晋亡之后的覆辙。

唐朝的迅速强大,使隋朝从与晋朝相类,变成了与秦朝相提并论。


综上,隋朝确实是一个过渡的朝代,它建立于偶然,覆亡的突然,若非唐朝迅速一统天下,平定突厥,隋朝在后世的评价中便不能与秦朝相提并论,其历史地位恐怕会与西晋一样。

PS: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