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前身为伊克昭盟(伊克昭为蒙古语,意为大庙),因清初鄂尔多斯部落六旗第一次会盟于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而得名。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悠久,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 7 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萨拉乌苏文化”。鄂尔多斯资源富集,已探明矿藏 50 多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探明储量 2102 亿吨,约占全国的 1/6,预测总储量在 1 万亿吨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 4.9 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 1/3。盛产被称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全市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 1/3、世界的 1/4。高岭土、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紫砂陶土等资源储量巨大。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11年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201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4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15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二、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介于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之间,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东部丘陵沟壑区、中南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区,西部坡状高原区。
三、行政区划:市辖东胜区、康巴什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全市共有 51 个苏木乡镇,其中 43 个镇、2 个乡、6 个苏木 ;共有 736 个嘎查村,其中 566 个村、170 个嘎查 ;共有 26 个街道办事处、245 个城镇社区。
四、人口及土地面积:截止201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8.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56.7 万人,乡村人口 52 万人。总面积 8.7 万平方公里。
五、历史沿革: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六、地形地貌: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有芳草如茵的草原和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9.17%。
七、气候: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6.2℃,日最高气温38℃,日最低气温-31.4℃。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2506.3毫米,为降水量的7.2倍,以5~7月份为最大。全年多盛行西风及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2米/秒,最大风速的风压0.6千牛/平方米。
以上信息来源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网站、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