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2)

油画是十五世纪左右起源于欧洲的一个画种,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木板、亚麻布等材料上进行绘画的一种绘画方式。作画使用的的稀释剂一般为调色油、松节油等。画作干后长时间保持光泽,易于保存,而且画面表现力强,色彩丰富,立体感、质感都很强。它的前身是欧洲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绘画材料改良后发扬光大。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3)

所谓经典油画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油画作品,经典油画作品出自于油画作品,可谓是油画作品的代表,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各个时期专家们的认可,才被认为是油画中的经典,不是所有的油画作品都是经典,也不一定所有油画大师的油画作品都可以被称作经典油画,经典油画作品可以是一个时期的观念、一个历史事件的表现,也可以是某一个派别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莫奈的《日出印象》等都属于经典油画作品。这些经典油画作品要么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要么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要么记录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4)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5)

好的油画作品不一定都是都是经典,但经典油画作品一定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油画大师的代表作品必定是经典油画作品,而一些优秀画家在练习绘画创作或写生的过程中无意识画出来的作品也可能被公认为经典作品,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它开启了印象派的大门,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在莫奈拿这幅写生作品去参展的时候,一名记者讽刺他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这对于当时法国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这副《日出印象》是对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的表现,使以当时官方学院派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在当时引起了官方的反对,但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因此《日出印象》可被纳入经典油画作品的范畴。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6)

经典油画作品鉴赏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鉴赏

油画作品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油画作品自身所运用的颜料可以达到其他颜料无法达到的写实程度,当我们在欣赏同样题材的不同绘画作品时,明显会发现油画作品的层次更为丰富,写实性更强,这是由于油画在作画的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改,反复叠加。而国画作品,水彩作品等就没有像油画作品这样精确写实,国画作品讲究的是线与墨的表现,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这一切是通过笔墨技巧体现出来的。笔墨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因素,线条造型使国画风格侧重于表现而非再现、写意而非写实。中国画中线条的粗细、长短、缓急、刚柔、枯润都传达出不同的感觉,因此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山水还是花鸟讲的主要是韵味,笔墨趣味与诗书画结合是中国画完美的意境体现【1】。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7)

而油画作品追求的是色调,与客观事物的接近程度,自文艺复兴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主要以写实为审美标准的传统绘画方法,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光线、透视,在绘画中注入一种科学的、全新的现实主义感。尤其是19世纪后期的印象派画家们,他们擅长表现阳光与色彩,通过对光和色谱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使画面变得绚丽多彩,从而使油画走出了古典单一的表现模式,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内容,完美的体现了一种抒情风。总体来说,经典的油画作品主要讲究色彩要有凝重、浑厚、丰富、和谐的美感。油画作品的写生和创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对自然物体形式构成与色彩语言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经典油画作品从题材,表现手法,科学性来说都是对我国传统水墨画法的弥补,对经典油画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说是对西方文的了化解。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8)

一,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

在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直至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出现之前,写实性油画是油画作品创作的主流方法。在这500多年的历史中,经典油画作品也主要以写实性为主,写实性油画的特点是:细腻,明快,真实。欣赏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直观的去欣赏,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欣赏: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便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所描述的事件有基本认识。2.看画面的构图布局,背景和主体物的关系。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没有合理的构图,即便是再真实,细腻的作品也失去了耀眼的光泽。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9)

3.通过主体物的细节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比如欣赏人物作品时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把握该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使欣赏者与作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来吸引读者的思考。如果欣赏静物油画作品则通过观看静物质感的表现来感受画家的功力与表现技法。4.作品色调与明暗的把握和欣赏,优秀的油画作品色彩搭配明暗变化会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5.客观的评价作品,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在某一方面仍然有它自身的不足。尤其是在给同学们上美术课的同时,避免让学生盲目崇拜。”由于当时的认识有限,即便是好的作品也有它的缺点,绘画不光是一门视觉艺术,而且还是一门观念艺术,很多非写实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家们看来它依然很美,而且还很有思想。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0)

二,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蒙娜丽莎》是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所创作,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至今存放在卢浮宫,而且与《胜利女神像》和《断臂的维纳斯》共同誉为卢浮宫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相对于中世纪绘画来说,是从崇拜神性转向尊重人性的代表作,欧洲中世纪绘画一般都是为宗教服务的,他们画出来的作品更多的是让人们产生敬畏感。而文艺复兴美术相对于中世纪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把视线转向自身,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就可以充分的表现出来,我们欣赏这幅作品时就可以看出来所画对象是一位有血有肉,具有生命力的青年女性,她不再像中世纪绘画作品那样呈现出僵硬,呆滞的面部表情,而给人的是一种亲近,美丽的画面。达芬奇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为了使模特长时间保持这种放松的表情,特地请人为模特演奏音乐,朗诵古诗词来保持模特长时间的微笑。据说花了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幅经典油画作品。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1)

三,看画面的构图布局,背景和主体物的关系。

从这幅油画作品中很显然可以看出它的构图呈三角形【2】,三角形在构图学中被这样说道“三角形构图由于底边为水平线而具有稳定性。其两条边组成的角如楔形,有向外的冲引的力感。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底边的长度和高度有关,随着底边的缩短和高度增加而减弱,向上的运动感却增强。三角形随着空间定向的倾斜而增加其不稳定感。”对于《蒙娜丽莎》这样的三角形构图来说,达芬奇打破了等腰三角形结构形式,为了打破其对称的呆板性,而将人物身体侧倾,胳膊收拢,以此来表现女主人公的自然,放松之态,她给人庄严静默的稳定感,在画面中起到了安定、庄重的视觉效果。再来看画面的背景,画面的背景给人以幻觉般的神秘感,背景中是一幅神秘的风景画面,曲折的通向远方幽静的小路,远处平静的河水和引人神往的山石都烘托出画面神秘的气氛,使蒙娜丽莎在这种环境下显得更加神秘。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2)

四,通过画面主体的细节来欣赏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蒙娜丽莎》这幅作品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多少年来关于蒙娜丽莎微笑的探讨也很有意思,不同的人对她的表情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去看蒙娜丽莎的表情也是不一样的。对蒙娜丽莎这副作品的欣赏,除了面部微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的那双柔嫩、精确、丰满、充满弹性的手了,凡是画画的人都知道画人的时候手的画法是很难表现的。手的变化最为丰富,手的结构可分为手掌和手腕两部分,手掌又可以分为手指和掌心,手指又分三节,因此画起手来很难掌握。尤其在写实绘画作品中,画家对手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位画家的写实功力。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3)

在画男性的手时,可以把关节画的比较大来表现手的力量,而女性的手指较纤细,骨节不突出,为了表现女性手的细腻、柔软的感觉,用线要平滑、有弹性。再来看《蒙娜丽莎》这双细嫩的双手,仔细观看可以感觉到血液都在流淌,在深色衣服与富有节奏感的衣纹的陪衬下更显的柔嫩与丰满。她右手扶着左手的手腕,我们可以感觉到蒙娜丽莎内心的放松与满足,给人无限的遐想,很好的配合了略带神秘微笑的面部表情。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4)

五,作品色调与明暗的把握和欣赏蒙娜丽莎的色彩

由于时间的缘故,现在看来主要以深褐色为主色调,明暗则是通过过渡柔和,明暗转移法(或称渐隐法,晕涂法)来体现。整个画面由于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油彩难免会失去当年响亮的光泽,比如说研究考证当初蒙娜丽莎这副画的背景应该是蓝色,由于岁月的沉淀,现在给人们表现出来的颜色显得灰暗,但这并不能遮盖蒙娜丽莎的魅力,她的色调与明暗依然非常的和谐,达芬奇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罩染法完成的。科学家透过高能X光,详细分析蒙娜丽莎脸上不同层次的颜料排列及成份,发现画作有40层极纤薄的油彩,也就是说蒙娜丽莎的面部是画了40遍才展现出我们现在看见的效果,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这副作品还没有被画完,因为女主人公的睫毛和眉毛还没有被完全表现出来。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5)

六,客观的欣赏作品

在欣赏《蒙娜丽莎》这样的世界经典作品时,被赞美的语言实在太多,研究《蒙娜丽莎》的专家也不胜枚举,关于她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但她真的是这么完美吗?首先从写实绘画完整的角度来看,她的眉毛和睫毛哪里去了?是由于时间原因,画眉毛的颜料脱落了还是达芬奇真的是没画完这幅作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应该没有剪睫毛和剃眉毛的风俗习惯,在相关资料中可以了解到,达芬奇坚持认为,对于他的作品何时才算完工,做出决定的人只能是他自己,除非他对作品非常满意才肯交出,从这一点就看出了作品的不完整性;

世界名家油画赏析(写实性经典油画赏析)(16)

其次,有批判者提出《蒙娜丽莎》中主人公和背景的关系如同剪贴的一样,处理的不够自然,从透视学的角度来说背景的视平线是不合适的,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谈到如果仔细看背景中的视平线,你会发现这幅画左边的视平线是低于右边的视平线的,而《蒙娜丽莎》的面部好像也随着这种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因为面部两侧也不大对称;但这依然不能动摇《蒙娜丽莎》在美术界被称为经典之作的地位,就像是大家欣赏断臂的维纳斯时,有学者提出正是由于维纳斯缺少了本来的双臂才显得她具有自己的一种独特的美——残缺美,这种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作品的神秘性,为人们带来无限的猜测。作者/赵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