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文昌医生

蝙蝠能够携带大量的病毒,但是自己却安然无恙,这和蝙蝠自身生命的内在机制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这种生命机制是蝙蝠这个物种在其自身进化史上作出的选择。

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对人体非常致命的一些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这些病毒对人来说很危险,但是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可能是不会致病的,相反,有些病毒对人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对其他动物来说却是致命的。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适用的,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假如某种病毒被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都有致命的危险,那么一旦发生感染,很可能整个地球上的生物要全部灭绝。即便是某种病毒只感染某一种生物,但是在这种生物当中也总会有一些个体不会被感染,这就是个体的差异性。

所以蝙蝠所携带的大量的病毒对于蝙蝠来说并不是致命的,但是对人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因为人和蝙蝠的生物学特点是不同的。

这种生物体进化的机制的好处是,当某种灾难来临的时候,某一物种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彻底灭亡。当然这种灾难并不像是原子弹这样超过生物体所能承受的力量,这种灾难主要是指致病的病毒、细菌以及气候改变等因素给生物体带来的影响。

蝙蝠死了它身上还携带病毒吗(蝙蝠身上有许多病毒)(1)

蝙蝠成为天然的病毒库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一个生物要想成为天然的病毒库,至少要具有两种特点,第一种是被病毒感染以后,其自身免疫机制不会反应太过剧烈,导致机体迅速死亡;第二种是,其能够与病毒长期共存,不会彻底的将病毒杀灭,并且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释放病毒。

很多人以为自身免疫力越强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人体被一些病毒感染的时候,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进行防卫。但是如果人体对这种病毒的反应过于激烈,释放出大量的炎细胞,就会引起危及生命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这种情况死亡率很高。但是反过来,如果机体对微生物免疫反应太弱,就会导致机体病毒的载量过高,也就是病毒利用机体复制的能力过强,这对机体也是不利的。

在健康的人体当中,也有很多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和人类能够达到共存的状态,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人乳头瘤病毒以及人疱疹病毒,还有人体肠道内寄生了很多的细菌,有些细菌不仅对人体无害,反而对人体很利。

蝙蝠为什么能够承载很多病毒,成为天然的病毒库,其背后的一些原因已经被很多科学家研究,目前几个比较主流的说法如下:

一、蝙蝠体内能够抑制炎症

前文提及,如果机体对病毒反应过于强烈,产生过量的的炎性细胞,发生全身免疫反应,这对机体是致命的。这篇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详细的讲述了蝙蝠是如何抑制炎症的。

其研究主要内容就是用人流感A病毒(-单链(ss )RNA),马六甲病毒(PRV3M,双链RNA)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sRNA)这几种人畜共患病毒去感染人、小鼠模和蝙蝠的免疫细胞。结果发现与人类或小鼠对应物相比,蝙蝠免疫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一种介导炎症的分子)的激活显着减弱。

而且他们团队还发现,虽然炎症的减轻了,但是对总的病毒载量没有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在蝙蝠体内,病毒没有因为炎症的抑制而疯狂的复制。

这种机制让蝙蝠在被病毒感染的时候,不会因为体内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导致其很快的死亡。

蝙蝠死了它身上还携带病毒吗(蝙蝠身上有许多病毒)(2)

关于NLRP3炎性小体被抑制的论文

二、蝙蝠体内能够不断的生成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是在机体细胞受到病毒等微生物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就是抗病毒。目前在临床上,干扰素主要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

研究人员对蝙蝠的干扰素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这些基因在没有受到病毒刺激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间断的表达。这也就意味着,在蝙蝠体内可以不源源不断的产生干扰素,用来抗病毒和保护DNA的稳定性。

蝙蝠死了它身上还携带病毒吗(蝙蝠身上有许多病毒)(3)

关于蝙蝠细胞不间断表达干扰素的论文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蝙蝠在遭遇到病毒感染的时候,既能够避免自身的炎症反应太过于剧烈,又可以保证病毒不会大量的复制和很蔓延。具有这两点特性,蝙蝠就有潜力成为天然的病毒库。

蝙蝠为什么能够进化出这样的能力?

任何物种在其进化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必然性和偶然性,所有的进化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当时的环境。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也是唯一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给蝙蝠带来的好处是能够跨过某些特殊的地形,但是蝙蝠的这种飞行并不像鸟类的那种可以轻松长程飞行,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就好比人在短时间内做剧烈的运动,体内就会产生大量氧化自由基,而这些氧化自由基会损伤蝙蝠的DNA。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蝙蝠的癌症发病率更高,寿命更短,但实际却是蝙蝠的平均寿命长达40年,并且癌症是发病率极低。

科学家在对蝙蝠的基因进行测序的时候,意外的发现,蝙蝠有一段特别集中的DNA损伤检查点的基因段。我们知道动物的细胞在进行工作或者增殖的时候,其DNA的双螺旋是需要解旋打开的,这个过程就会有基因突变的危险。其实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并不低,但是细胞内具有一些检查修复功能。而蝙蝠的DNA修复功能就非常的强大。

蝙蝠死了它身上还携带病毒吗(蝙蝠身上有许多病毒)(4)

关于蝙蝠飞行进化出超强的DNA修复能力的论文

其内在推测就是:蝙蝠选择了飞行这种生存方式,但是这种生存方式的弊端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氧化自由基,氧化自由基能够损伤DNA,而蝙蝠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又进化出超强的DNA修复能力。这种超强的DNA修复能力,一方面可以抵御病毒对蝙蝠DNA的破坏,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让蝙蝠不容易得癌症,并且拥有超长的寿命。

总结

蝙蝠具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实每一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进化出自己超强的本领,比如蜜獾对致命的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猎豹进化出超快的速度,吃草动物能拥有强壮的肌肉且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食肉动物动物进化出超强的捕猎能力,狗进化出出色的与人沟通的人能力,人则进化出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Dampened NLRP3-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ats and implications for a special viral reservoir host[J]. Nature Microbiology, 2019.

Zhou P , Tachedjian M , Wynne J W , et al. Contraction of the type I IFN locus and unusual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IFN-α in ba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113(10):20151824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at Genome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Flight and Immunity[J]. Science, 2013, 339(6118):456-460.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