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长子东北,在90 年代末期都经历什么?

刚刚看了一部描写东北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东北人大批下岗,下岗工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的电影,心潮澎湃,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境遇的。

东北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尤其在刚建国的初期),撑起了国家的半壁江山,这是不争的事实,东北人也为此感到自傲,但时代在进步,社会的发展必将引起改革的浪潮,东北的下岗大潮来袭时,让以工业为主的一代产业工人苦不堪言。

我是一个60后,那时我刚刚结婚,下岗没有波及到我,但小孩他爸爸所在的企业在我们结婚之前就已经发不出工资了,工资总是要等到下个月才能发,慢慢的干脆就发不出来了,婚后我因怀孕反应过大,也回家待产了,我们的生活一下就陷入到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大米如果在粮站里买就会便宜一些,但都是一些陈年的粮食,米是发黄的,在市场上买会有新米,可是那些年,我们都是从粮站买大米就是为了能便宜那么一点点钱,每次买菜我都要等到6点钟以后再去,因为那时候菜快卖完了,剩下卖相不好的会便宜一些。

我怀孕期间因为囊中羞涩,什么也不敢吃,又怕孩子没营养,每天给自己买一袋牛奶、一个西红柿,有时候想吃水果了,只能是买一些卖剩下的,有些磕磕碰碰的,回家削一下,就连生孩子都特别害怕剖腹产,因为家里一共就五千元钱,还是结婚时收的份子钱,剖腹产一般都要6~7千元钱呢,还好医生很有职业操守,询问了我的意愿之后,一直很有耐心的等我哭爹喊娘的把孩子生了下来,同病房共有八个产妇,二个剖腹、其余全部是侧切,产后三天就麻溜的出院了,一共花了一千五百元。

那个时候整个东北都在实行改革,如果一家两口人都下岗了,那日子就真的难上加难,产业工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会的技能也只能在工厂里适用,东北的那时候第三产业很少,加之大批下岗工人的洪流一下涌向社会,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可想而知。

下岗了,生活还要继续,那是一段暗淡、无奈、忧伤的时光,人们不知何去何从,找不着方向,每一天的生活来源去哪里寻找,无助是那段时光里最常见表情包,生活有时候是很残酷,有一批胆子大的抛下亲人,孤注一掷的去了南方、国外寻求生存之道,有的也因此发家致富了,但有很多家庭也因此而解体了。

其他地区的人们,无法体会东北的下岗浪潮对东北人的那种痛,它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就像上山下乡一样,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当然也成就一些人,我觉得应该有文学作品,来反应当时东北人的真实生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那段时间东北人的挣扎、困惑,经过阵痛,最后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一直没有看到这样的作品,今天看到的电影还是在国外放映的获奖作品,一段历史不应该被埋没,希望能有一部作品来反应历史大潮下小人物的生活百态。

孩子刚刚十个月,我就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日穿行在沈城的大街小巷,在那个小小的车厢里,整整待了二十年,开出租车也是我的无奈之举。

90年代下岗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东北的下岗大潮来临时)(1)

90年代下岗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东北的下岗大潮来临时)(2)

仅存的一张在出租车上拍得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