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一般指灶神。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1)

小年祀灶王爷

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老百姓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意思是送灶王爷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说一说人间老百姓的好话,好让玉皇大帝能够继续保佑老百姓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喜乐、吉祥如意。然后年初一再给灶王爷接回来。于是有:灶王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2)

灶王爷与灶王奶奶

老百姓家里一般都供有灶王爷年画,灶王年画一般是贴在厨房内灶台旁边的,传统风俗中将灶王年画供奉在灶台边,是希望他享受在人间烟火的同时,能给人间带来祝富,保佑人间生活太平。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3)

厨房灶王爷年画

灶王年画,大多数是右边灶王爷,左边是灶王奶奶,左右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横批:“东厨司命”,或“一家之主”。中国传统房子正房都是座北朝南,画的右边实际是左边,左边为上首。即灶王在上首,灶王奶奶在下首。古代厨房多在东间,故有“东厨司命”这一说法。

灶王年画中也有的没有灶王奶奶的,但大多数都是有的,也有的不只一位灶王奶奶。在一般家庭中供奉的都是有灶王奶奶的。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4)

灶王爷

民间还为灶王爷创作了《灶王经》: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5)

灶王经

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

吾神姓张字自国,籍是傅川里县人

七十二司来保护,玉皇封我掌厨中

来到人间查善恶,未曾作事我先知

慧眼一观知人意,顺耳闻听记得真

可恨世上男与女,未把吾神放在心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6)

关于灶王奶奶和灶王爷,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有好几个女儿,她们个个聪明漂亮,但玉皇大帝唯独对年纪最小的女儿疼爱有加。这个小女儿性格活泼开朗,善良贤惠,玉皇大帝总喜欢将她带在身边。有一次,玉皇大帝要去人间办事,小女儿从未去过人间,感到十分好奇,便央求父亲带自己一起去。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7)

玉皇大帝看着小女儿乖巧可爱的模样,便答应了。小女儿来到人间,看到了与天上完全不同的景象,她觉得什么都很有趣,就想多留在人间几天。玉皇大帝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答应了。

玉皇大帝办完事情之后,返回了天宫。小女儿独自在人间游玩,她看到人间有很多受苦受穷的老百姓,心里十分同情他们,便想办法帮助他们。后来,小女儿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相貌英俊,但是家里十分贫寒,他在有钱人家里烧火做饭,经常被灶火熏得一脸乌黑。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8)

但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不在意这些,她看中了小伙子的勤劳可靠,便偷偷嫁给了小伙子,两个人在人间组建了小家庭。

玉皇大帝在天上得知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居然和一个凡间的穷小子结为了夫妻,十分生气,派天兵天将去捉小女儿回天宫。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9)

天兵天将

玉皇大帝的其他女儿知道了这件事,纷纷恳求玉皇大帝饶过妹妹。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10)

“妹妹虽然有错,但她从小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怎么能忍心看她与心爱的人分离呢?再说她嫁的丈夫为人正直,您不是正好缺一个视察人间善恶的神仙吗?不如就封他做这个神仙,这样说出去,妹妹也是嫁给了一个神仙,不丢脸。”

在六个女儿的不断劝说下,玉皇大帝的气渐渐消了一大半。他本来就十分心疼小女儿,刚才只是嘴硬而已,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这个小子整日在人间烧火做饭,我看就封他做一个灶王爷吧。”

就这样,小伙子成了灶王爷,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便被老百姓称为灶王奶奶。灶王奶奶每次从天宫回来,都会从天宫带很多东西到人间,分给那些受苦的老百姓。

玉皇大帝本来就对小女儿的这桩婚事不满意,看到她这样做,心里更加恼火,一气之下,他下令灶王奶奶以后每年只准腊月二十三这天回一次天宫,其他的时间都不能回娘家。

有一年,人间发生洪灾,老百姓的田地和房子都被大水冲毁了,眼看着日子到了年关,老百姓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吃的东西,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心里十分着急。

灶王爷说道:“这个年,看来老百姓是过不好了。”

灶王奶奶说道:“别担心,我有办法帮助大家渡过这个难关。”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奶奶和灶王爷来到天宫,灶王奶奶准备像以前那样偷偷带东西到人间,但玉皇大帝早就提防着她,命令天兵天将盯着她和灶王爷,不准他们拿天宫的任何东西。

灶王奶奶便让灶王爷先回到人间,她留在天宫,借口说要和几个姐姐聊天,不肯离开天宫。

腊月二十四,玉皇大帝派人催灶王奶奶回人间,灶王奶奶说道:“哎呀,我答应了要给姐姐们煮肉,肉没煮好,我还不能走。”

腊月二十五,玉皇大帝又派人来催,灶王奶奶一拍脑袋,说道:“今天还不行,我给姐姐们准备的美酒还没有酿好呢。”

就这样,灶王奶奶每天都有新的理由留在天宫,一直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玉皇大帝听说灶王奶奶还留在天宫,便亲自去赶人。

灶王奶奶这时已经准备好了炖肉、烧鸡、烧酒,包好了饺子,还准备了很多的菜肴和炭火。她看着准备的这些东西,觉得够老百姓过一个安稳的年了,便与父亲告辞,带着一大包东西回到人间。

人间的老百姓已经家家户户点起了蜡烛灯笼,在门口燃放鞭炮,就等着迎接灶王奶奶从天宫回来。看到灶王奶奶带回了这么多好吃的,人们纷纷欢呼起来,接过灶王奶奶的东西,回家吃饭去了。因为灶王奶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了,所以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又被叫作“年夜饭”。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每年腊月二十三祀灶,二十四打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发面,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饼,到了晚上熬夜“守岁”,迎接灶王奶奶。

灶王爷正月二十三上天(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11)

然而,不同地区(腊月二十三—年三十)的习俗略有差异,如:

山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准备蒸糕);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拉弟弟扭一扭

陕西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接神、拜年)

河南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稻鸡,二十八,贴花花(指贴对联、窗花、年画等),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贴门旗儿(门神)

湖北:

二十三打土尘,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洗金漆(洗澡),二十八刜(fo,切割)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方言读yā)鐤罐咵(年夜饭)

年初一,开门就作揖,初一拜家庭,年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东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牡(雄)鸡,二十八贴花花(窗花、年画等),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天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福字);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锅里转!

从小年(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你们家乡都有哪些习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