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础上逐渐确立的,它的目的是通过礼和乐来约束人的行为,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并确保宗法制的等级秩序。《礼记·乐记》中曾对礼乐制度有着较为完善的解释:

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所谓的礼,它最早源自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祭祀规则。到了文明社会,国家的出现,宗法制度的确立,使得领主阶层急需依靠礼的约束来维护封建制度。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而并非后来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我们都知道,在西周,有着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周天子为大宗,周天子分封的各个诸侯为小宗,而在诸侯内部仍延续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因此,为了维护大宗的权威,礼的规范必不可少。《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显然就是这个意思。

简述西周礼乐制度规定及意义(从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1)

至于乐,它更像是配合礼而使用的。正所谓“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从外部规范了人的行为,而乐则从内部深入人的内心意识。在这里,它不仅仅只是指歌,舞,曲等具体的形式,它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到了春秋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很多与礼乐制度不符的情况开始出现。具体表现为王田变私田,井田制度瓦解,私有经济开始迅速崛起;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布衣卿相,礼贤下士”。因此,各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正是在这个时候,诸侯纷纷自立,列强争霸更是屡见不鲜,周天子的权威不复从前,这便是孔子眼中的“礼崩乐坏”。

由于春秋末期,诸侯林立,在原有周礼制度瓦解的情况下,以地域为划分的不同文化开始涌现。《礼记》中说: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

这其中就包括以传承并发展周礼的齐鲁文化,以晋国为法家文化策源地的三晋文化,以追求功利主义的秦文化,以及偏居南方,仍保留殷商时期的巫祝祭祀制度的楚文化等。

简述西周礼乐制度规定及意义(从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2)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主要分为两块,齐国文化和鲁国文化。虽然两国接壤,在文化上有共通点,但在具体的表现上却又各有各的特点。

齐国是周初吕尚的封地,主要包括泰山以北地区,都城在临淄。由于齐国地处偏远,又与东夷文化接壤。因此,在吕尚倡导“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主张后,齐国文化开始呈现出活力与创新的态势,尤其是在稷下学宫开设后,诸子百家汇聚一堂,各种思想上碰撞,衍生出了多元化的齐国文化。它不仅包含阴阳家独有的空灵,还兼有儒家的庄严,法家的逐利,以及东夷文化中的神秘等。

而鲁国则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主要包括泰山以南地区,都城在曲阜。因此,鲁国是所有诸侯国中继承周礼最完整的国家,据《左传》中记载,当时晋国的国君派使者到鲁国访问,该使者就曾言道:

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由此也可看出,周礼虽然已经崩坏,但却在鲁国得到了新生。鲁国依照周礼,质朴务实,循规蹈矩,不思变通。即使后来诞生了一批诸如孔子之类的圣贤,可却仍然无法挽回鲁国的颓势。《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此的记载是:“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

简述西周礼乐制度规定及意义(从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3)

三晋文化

三晋的说法源自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曾在晋文公时期达到顶峰,称霸诸侯,其最初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据《左传》中的记载:

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说明当时的晋国已经有了设置法典的先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在册的关于成文法典的最早记载。包括后来在魏国变法的李悝,赵国变法的慎到,以及韩国变法的申不害等,都是法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因此,三晋地区为法家的兴起和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也为后来的韩国公子韩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最终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此外,从三晋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也形成了其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战国策》中说“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韩,魏两国地处诸侯争霸的缓冲地带,对于拥有逐鹿中原实力的秦国和楚国而言都是不容有失的关键所在。因此,纵横家们在此大展风采,合纵连横,书写出了一出出智谋与权谋之间的激烈碰撞。

秦文化

秦国最初主要位于陕西关中,汉中地区,其先祖是居于此地的嬴姓部落。后来因为投靠西周,得以附庸。周平王建立东周后,鉴于秦国的功绩,开始将其正式列入诸侯行列。但因为秦国久居边陲,与周礼文化交融度不多,所以形成了其独有的功利主义文化,《史记》中对此的描述为:

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秦人继承祖先遗风,尤其热衷于开拓疆土,改革图强,《汉书·刑法志》中称之为:

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

由此可见,秦人对等级森严的周礼制度毫无忌讳,因此诸子百家很难在此立足,但这却也给了提倡法治的法家众人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包括商鞅,李斯在内的一大批改革家源源不断的涌进秦地,渐渐的帮助秦国殷盛富强,最终成功扫除六合,实现大一统。

楚文化

楚文化发祥自偏居长江流域的楚国,是华夏文化的南支。其与秦国一样,远离中原,由此造就了独特的楚文化。楚国的先祖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在湖北荆州一带立国,到了东周,周成王才正式分封楚国。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当时的楚国主要分为西楚,东楚和南楚:

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

楚国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因此楚国人素有: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的习俗。于是,自商周以来已经在中原日渐式微的巫祝文化,却得以在楚国延续。例如楚国人立王要占卜于鬼,出征要占卜于神,选官得要“枚卜”等都是喜鬼神的体现。

当然楚文化还体现在思想的觉悟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上,著名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就曾居于楚地而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此外,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文人士子的涌现,也逐渐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楚辞体。楚辞体的代表作便是屈原的《离骚》,通过《离骚》,我们得以真切的感受到屈原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深情和关爱。

简述西周礼乐制度规定及意义(从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4)

除了《离骚》,屈原更是以楚人日常习俗为基础,写出了极富想象力的《九歌》,探讨天地万物的《九问》,以及近鬼神的《招魂》等。这些作品,言辞丰富,不拘常规,言由心生,是楚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语

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大区域文化外,其实还有偏居巴蜀地区的巴蜀文化,以吴越两国为基石的吴越文化等。这些文化在先秦时期就已然形成,有的虽然当时影响甚微,但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之后,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末期的这段诸侯并起,争端不休的特殊时期,周天子威权的丧失,分封制遗留下的诸侯问题,以及伴随宗法制而瓦解的礼乐制度,都成为了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重大条件。再加上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各国君主间的变法图强,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先秦文明。


参考资料:《礼记》,《荀子》,《史记》,《汉书》,《左传》,《战国策》,《中国文化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