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1)

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了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就是其中之一。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开创了新局面,但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烦恼”,如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等。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既有损社会公平正义,又影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指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要求坚持四个推动。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监审:肖华智

审核:冉彪 徐焱

编辑:周丹 郭羽

剪辑:贺兴梅 汪佳

主播:刘诗诗 陈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