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而论,英国确实出现过不少世界级的名人,像创作过《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四大悲剧的文豪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 beare),被苹果砸开窍因此而发现万有引力的艾萨克·牛顿(Isacc Newton),以及那位了从猴子身上揭开人类起源之谜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等等。除此之外,在英国竟然还有一些家喻户晓的“虚拟”名人,虽然这些人物名声在外,但却始终查无此人,最多只能让FANS们凭空想象他们的容貌、声音和个性。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他们的喜爱和追捧。
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扮演的福尔摩斯
随着2010年BBC新剧《神探夏洛克》的热播,全世界范围内又刮起了一阵“福尔摩斯”热潮。在2014年新年伊始,有不少中国的福粉们熬夜观看了这部剧集的第三季首播,而BBC为了满足中国观众的需要也贴心的为该剧加上了中文字幕,以及几乎同步的播放渠道。虽然在剧中导演把主人公福尔摩斯从十九世纪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搬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的超级大都市当中,但仍旧少不了原著中那个头脑灵活、机智勇敢、身着风衣的大侦探的影子。即便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扮演的“福爷”没有叼着以前小说里福尔摩斯形象中必不可少的烟斗,但导演还是忍不住将那个标志性的猎鹿帽戴在了这个卷发“福爷”的脑袋上(详见第二季第一集),以此表达对于柯南·道尔爵士及原著主人公的敬意。
柯南·道尔爵士
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被全世界知晓的名字一直是侦探迷心中的偶像,柯南·道尔爵士成功的塑造的这个世界第一私家侦探光辉形象,并且将那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展现给了读者们。正是这样的成功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追捧,而《福尔摩斯全集》也同样被全世界的推理迷们奉为独一无二的“圣经”。人们实在是太喜爱这个头戴猎鹿帽,身着风衣,口叼烟斗的大侦探了!福尔摩斯拥有超凡的断案能力,灵活的头脑,出色的口才,丰富的知识以及沉着冷静的性格无一不是成功侦办大案的“利器”,而与华生医生珠联璧合的默契合作也是串联起每个故事重要环节,虽然这种默契已经被看过小罗伯特唐尼电影版,以及卷“福爷”电视剧版的观众们引申成了某种“基情四射”。
《福尔摩斯探案集》
据福尔摩斯形象的创造者柯南·道尔爵士(Sir Conan Doyle)说,大侦探的形象之所以被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灵感主要源于他在爱丁堡皇家医院做实习医师时的导师约瑟夫·贝尔( Dr. Joseph Bell)。根据记载,这位医师的行为举止与小说中的大侦探几乎一模一样。而且,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可以从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细微之处推导出令人吃惊不已的结论。至于在小说中出现的那些案件,有很多读者都认为是从真实的案例里提炼出来,因为柯南·道尔爵士本身就是名医生,也曾多次跟随警察到各地办案,他把那些熟知的案情经过稍做加工,再配上福尔摩斯华生医生等人物,一个个悬疑、刺激的案件便跃然纸上。
《福尔摩斯探案集》插画
距福尔摩斯诞生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这位大侦探的魅力却丝毫没有减弱。《福尔摩斯探案集》仍然是推理小说中最为畅销的作品,关于福尔摩斯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漫画也是层出不穷。换句话说,因小说衍生出来的福尔摩斯文化也已经成为了英国政府的宝贵资产,福尔摩斯也俨然成为神探的代名词。了表彰福尔摩斯对本国做出的贡献,英国皇室授予了福尔摩斯爵士爵位。要知道,英皇授爵的条件是十分的苛刻和严肃的,而此次却破天荒授给一个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可见这位大侦探的影响力有多么的深远和重要。除此之外英国知名的皇家化学学会于2002年也授予他荣誉研究员称号,使其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虚构人物。(以上两个授勋消息均需证实)
伦敦贝克街221B福尔摩斯纪念馆
在书中福尔摩斯曾经亲口说过:“伦敦的空气因为有了我,才变得清新。”为了纪念福尔摩斯,人们在他小说中虚构的住处——伦敦贝克街221B号修建了一个福尔摩斯“故居”。虽然规模不大,但完全是按照小说中的场景布置修建的,纪念馆里除了福尔摩斯和助手华生的卧室之外,还有福尔摩斯思考案情时所用的书房,里面摆设与书中的描述分毫不差。桌子上则摆满了各种办案用的工具,在炭火摇曳的壁炉的前面放有两把座椅,在火光得映衬下仿佛中觉得福尔摩斯正端坐在椅子上吸着他的烟斗,考虑着新的案件。在顶层的蜡像陈列室中,展示着小说中记叙的一个个案例,最为有趣的是,自这个纪念馆建成之日起,每天都会接到从世界各地发给福尔摩斯求助的信件,其中更不乏从遥远的中国寄来的。
美版福尔摩斯和华生
BBC版福尔摩斯和华生
如今,在人们的眼中“夏洛克·福尔摩斯”已经不再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正如“福尔摩斯学”研究专家威廉·巴西古德所说:“我们把福尔摩斯视为对我们消灭邪恶和纠正错误的渴望的一种完美表达。他是个超凡之人,给我们这个乏味的世界带来新奇的刺激,给我们偏颇的心灵带来冷静和理智的思考。他是我们失败者的成功榜样,是我们自我禁锢中的勇敢脱生者。”的确,在英国悠久的文化中,福尔摩斯的名字已经成为正义、公理以及崇高精神的永恒象征,而人们更加相信福尔摩斯就在他们身边。
超级特工007—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伊恩·弗莱明和他笔下的007们
“I am Bond, James Bond”(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在所有007影迷的心中,说出这句又酷,又帅气的台词是那些只懂得炫耀肌肉,头脑简单的美国硬汉特工们永远无法做到的。
《007》系列小说
虽然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看那些关于特工间谍的故事,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那些风度翩翩、头脑灵活,而且身手了得的全能型选手才是自己喜欢的菜,这也就是为什么拥有英国最性感特工称号的“007”詹姆斯邦德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了。其实,这个拥有杀人执照的英国著名特工其实是出自一位名为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英国前海军情报处的情报员笔下。而这个已经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魅力榜样从未让迷恋他的人们感到厌烦,据说世界上看过007小说或电影的人超过了二十亿,也就是世界上每三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邦德。或许很多人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英国第一特工的编号不是001而是007呢?原因其实有两个,而全部要从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说起。
约翰·迪
作为007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曾供职于英国皇家海军情报处,除了从自身工作中所积累的素材,他从身边的同事身上也找到了不少描写自己小说主角儿的灵感。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说,007其实是所有特工的综合体!另外,伊恩·弗莱明的哥哥彼得·弗莱明是曾经在二战期间活跃在挪威和希腊的敌后工作者,正是凭借着从他口中得知的种种惊险刺激的经历,从而造就了书中的这位传奇特工邦德的精彩履历。至于为什么给邦德加上的007特工编号,这可与英国得一位“奇人”有着莫大的联系。玩过《占星术》游戏的玩家一定还记得,在游戏中有位知名的英国占星术士,他就是发明了“大英帝国”这个词组的约翰·迪(John Dee)。这位仁兄在当时的英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但是数学家、炼金术士、星相家同时还兼职间谍,更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私人御用占星师。据说,每次他在写给伊丽莎白一世的密信上,都会标上007字样,以示只有女王能看。伊恩·弗莱明就以此作为自己作品中特工的代号,而詹姆斯·邦德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英国王室御用的第一特工。这也就不难理解英国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什么是邦德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跳下直升飞机,参加典礼了。另外,“7”在西方世界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好像在中国人们认为“8”是“发财”“6”是“顺利”的意思一样,“7”在西方的文化里也是个吉祥的数字。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也曾经形容“7”是个“完美的数字”,就连赌场里老虎机所设的头奖也都是777,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邦德的编号是007了。
赌场里的老虎机
与之前提到个性鲜明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不同,原著中的邦德特工并没有特别显著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个性,反而是由之后推出的007系列电影才让这个英国特工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从1962年由老牌英国影星肖恩·康纳利扮演的邦德为之后的007系列影片中的人物个性奠定了基础:绅士文雅,衣着得体,品位不凡,嘴边总挂着一抹微笑,时常在美女面前吐几句俏皮话,即使在被俘的困境中也不失幽默感。之后邦德的扮演泽罗杰·摩尔(Roger Moore)、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又为这个角色添上了性感迷人、技艺超群、坚韧不拔等形容词。
英国女王与007一起出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自1952年伊恩·弗莱明创作出第一部007小说开始,全世界掀起了大半个世纪经久不衰的“邦德热”。60多年过去了,这个代号为007的英国特工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好像他并不是那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或许有一天在世界某个地方,你真的会碰到这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特工007呢!
影视007全家福
小魔法师—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看过英国影片《真爱至上》的人肯定还记得,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由休·格兰特(Hugh Grant)扮演的英国首相在记者会上发表了这段演讲:
“We may be a small country, but we are a great one, too. The country of shakespear, churchill, the beatles, Sean connery, Harry Potter, Devid Beckham’s right foot, David Beckham’s left foot, come to that.”(虽然我国的面积不大,但却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孕育出了莎士比亚、邱吉尔、披头士乐队、还有肖恩康纳利、哈利·波特、大卫贝克汉姆的右脚,大卫贝克汉姆的左脚也应该是。)当这位首相说出了哈利·波特的名字时,引来台下的记者和同僚的一片笑声。因为,这位夹在诸多英国著名人物中间的哈利·波特是个地地道道的虚拟人物,竟然也和那些历史文豪、政治家、音乐家以及足球明星比肩,足以看出他在英国有多大的影响力。
《哈利波特》系列
早在十几年前,当哈利波特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全世界人们眼前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戴着圆形眼镜,额头上有着一个闪电型伤疤的小魔法师和他的朋友们骑着扫帚在全世界挂起了一阵魔法旋风。从1997年开始,每一部哈利波特小说的出版或是电影的上映都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小的波动。随着魔杖、咒语、魔法石、巨型蜘蛛、恶龙以及邪恶的大反派伏地魔的逐一出现,把这个小魔法师的历险故事渐渐地推向了高潮,而喜欢这个小魔法师的人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追随着哈利波特的小粉丝们在和自己的偶像一同成长,他们也自然不会落下每一次的精彩。无论是每一次的新书推出,还是同人版电影的上映,他们都会争先恐后的涌向书店或是电影院,身着哈利波特书中人物的服饰,手拿魔杖或是魔法扫帚排队去一睹自己偶像的风采。
JK罗琳
说到这个小魔法师,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母亲”乔安妮·凯瑟琳·罗琳(Joanne·Kathleen·Rowling)女士。罗琳从小出生在英国的格温特郡。在其他人眼中,童年的罗琳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戴着一幅圆形眼镜,相貌平平,还十分害羞。不过,她却有两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读书和写作,而且非常用功。每当读到新书或者从大人那里知道了一些新鲜的事情,她总是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之改编成小故事,然后讲给自己的小妹妹听。随着年龄的增长,罗琳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对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极为推崇,并且励志成为像她一样的作家。可惜,在父母的压力下罗琳在大学期间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文学而转学了法语专业, 并因此在法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在一次从曼彻斯特返回伦敦的火车上,百无聊赖的罗琳望着火车窗外草滩上的牛群发呆。这时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仿佛看到一个有着一头凌乱黑发、绿色眼睛、戴着一副圆眼镜的可爱小男孩,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在之后的几个小时中, 罗琳好像整个人被施了魔法一般,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想法开始从大脑里不断的涌现。在她想象中出现的不再仅仅是刚刚见到的那个小男孩儿,还包括小男孩的朋友们。另外,她还为这些人物建了一座特别的城堡,那就是将要发生无数奇幻故事的寄宿制魔法学院——霍格沃茨。就这样,当火车缓缓到达伦敦的国王十字站时,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的雏形就已经完整的出现在了罗琳的脑海中。一回到自己公寓,激动不已的罗琳迅速地将在车上想到的一切记录在了一个小笔记本上。之后,她又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罗列出了魔法学校里的所有学习科目。就这样,《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历险故事被慢慢的拉开了帷幕。
哈利波特诞生地“大象”咖啡馆
即便有了作品大的框架,但在创作《哈利·波特》的过程中,罗琳还是承受了许多别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痛苦。失业、离婚、贫困接踵而至,但却都没有阻止她完成小说的创作。终于,在爱丁堡的一家名为“白象”的小咖啡馆里,关于这个小魔法师的第一部著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定稿完成了。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后不久,哈利·波特便成为了英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也许是因为读者们太久没有看到过这样一部有新意的魔幻小说了,即刻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小说的成功不但改变了罗琳的命运,也为她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这如同施魔法般的变化并没有让罗琳有太多的改变,她仍旧一如既往的进行创作,之至完成了系列小说的最终章。
《哈利波特》电影人物
哈利·波特这个角色已经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就好像他如同真人一样一直生活在人们的身边。另外,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深冬去游览一下《哈利·波特》的诞生地——英国的爱丁堡。因为比起其他城市,进入深冬的爱丁堡则别有一翻风味。由于天色暗得很早,街道上中世纪风格的路灯在弥漫雾气的夜色中透出微弱的光芒,让人有仿佛重回英国古代的错觉。想象一下在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中,不经意间你或许会发现一个身披斗篷,手拿扫帚,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男孩正在对你羞涩的微笑,而转眼间这个男孩却又消失不见,只留下漫天的繁星在古城的映衬下闪闪发光。
夜色下的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
爱丁堡夜景
幽默大师—憨豆先生(Mr.Bean)
如果有人问你,英国人幽默吗?估计90%的人都会给你否定的回答。其实,到了英国之后你就会发现英国人其实还是挺幽默的。之所以很久以来被很多人误解,说英国人没有幽默感,那纯粹是基于对于这个民族文化不理解才因此得出的结论。所谓的不理解,就是压根不明白他们的幽默之处在什么地方,而英国的幽默感更多的则来源于自嘲。人们常常把自嘲划分到“负面幽默”的范畴,经过学者的不断研究发现,自我嘲弄的幽默往往和神经过敏的性格有关联。而往往是那些消极、压抑或是容易焦虑的人却擅长这种幽默。”而在我看来,这种由自嘲滋生出来的幽默和英国人生活的环境不如无关系。试问有那些地方比英国这种变幻莫测的阴雨天气,密集的人口,明显的社会等级和各自为阵的社会阶层更适合这种尖锐刻薄的“负面幽默”滋长的肥沃土壤呢?
憨豆先生和著名的黄色mini
说起自嘲的功夫,可能在英国没有一位比的上小疯的这位大学校友“憨豆先生”了!这个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家伙着实是展示英国人无限幽默细胞的高手之一。在人们看来,他是个“有一些幼稚、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小聪明、有一些腼腆、有一些秀逗的英国人。”平时的装束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却很少用语言来与人沟通,只依靠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演绎生活中一幕幕的笑剧。对于“憨豆先生”幽默本质的设定就是一个完全的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外界的社会不为所动,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自私、幼稚、逞能、贪小便宜等“劣迹”,但更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善良、热情、可爱的“大小孩”。人们喜欢“憨豆先生”更多的是因为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活态度,他自由自在,简简单单的享受快乐,正式这样的生活态度,让那些整日在大城市中那些戴着面具过活的人们羡慕不已,这也是“憨豆”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签售中的憨豆
按照扮演“憨豆先生”的罗温·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自己的话讲,憨豆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憨豆先生”的表现只是尴尬,并不变态。他所展现的就是英式幽默。他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十分的男子气概,善于自嘲和嘲笑别人,他时刻忐忑、尴尬,却很有趣。他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英国人,而且更是英国人的“国宝”!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憨豆先生”与特工007一起被请到了现场,向全世界一展风采。因为英国要让世人知道,英国人的形象不仅可以是007那样的性感英雄,也可以是憨豆先生这样看似无能的“窝囊废”。这也可以被看作是英国人豁达自嘲之中的经典范例吧。如果说英式幽默是英国人性格的写照,那么这一个章节的演出,其实就是一本被很好的浓缩了的英式幽默教科书。如果你笑过,那么你就读懂了!也许在英国这个一年皆雨季的国度,确实需要用幽默和笑容来增加生命中的阳光。也许在这个田园诗般的环境中,人自然会有一种田园诗般的慢悠悠的豁达。
罗温·阿特金森
其实,在很久以前,“憨豆先生”就已经成了英国的对外官方形象,他“倒霉、尴尬、童趣、英式”,并无言无语地把英国式幽默带给了世界。这当然要归功于罗温·阿特金森对于人物的生动刻画以及精彩的表演。生活中的阿特金森和低智商的憨豆先生不同,他可是个地地道道的高材生,不仅拥有牛津大学的学位,而且经常自己参与编写剧本。除“憨豆”之外,阿特金森还扮演过其他很多其他鲜亮的角色,如《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秀逗神父以及《真爱至上》中的百货公司售货员等等。人们喜欢“憨豆”,当然也更喜欢阿特金森本人。就如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完成了一系列让人捧腹的表演过后,阿特金森收敛了自己搞怪的笑容,从容潇洒的向周围谢幕之时,全场观众都对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其他参演者更是向这位表演艺术家鞠躬致敬。对于他而言,幽默和从容确实是一种修养,一种与学位地位无关的修养。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憨豆”
英国人的幽默方式(据BBC调查统计):
一语双关
玩世不恭
挖苦讥讽
自我嘲弄
黑色幽默
荒唐胡言
凸显怪癖
低调表达(以求戏剧性效果)
不管是大侦探福尔摩斯、特工007还是小魔法师哈利波特或是憨豆先生,他们虽然并没有真实的存在,但却无时不刻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现实生活中人们向往的本领、性格或是经历。而在这些“虚拟名人”的身上也闪耀着某种特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人们不断的去领悟,去追随,去传承。也正是这些虚拟的名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