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原文及赏析(小窗幽记六集景篇赏析)(1)


小窗幽记:集景篇


【原文】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①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集景第六。

【注释】

①徙倚:徘徊。

【译文】

在松竹间搭建茅庐,闲云飘在门外;徘徊在苍翠的树林下,花瓣沾上衣衫。芳草爬满台阶,几缕煮茶的青烟;放眼望去一片春光,侧耳聆听,黄鸟一声鸣叫。这个时候可以作诗,也可以画画,只担心诗不能将心中之言完全表达,画不能将胸中之意描绘淋漓。而怀有高雅情韵的隐士,以只言片语就能完全表达心意,称之为诗也可以,称之为画也可以,称为高人韵士的诗画也没有什么不可。因此编撰第六卷《景》。

【原文】

花关①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

【注释】

①关:关山。

【译文】

鲜花布满了弯弯曲曲的关山,白云飘来却辨认不了哪里是其停泊的港湾;萋萋芳草遮掩了幽深的小径,落叶也要问路,不断地敲打柴门。

【原文】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①;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注释】

①短棹:本指船桨,代指船只。

【译文】

纤细的青草,和煦的微风,晚上两岸的青山都在迎接小船;河岸边垂柳白杨,晓风残月,一江春水送别远行的小船。

【原文】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①;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②烟。

【注释】

① 晓:早晨。三竺:杭州的天竺山上有三座寺庙分别为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

②六桥:宋代苏轼在杭州为官时建造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

【译文】

碧绿的草色与河上的小桥相伴,锦绣的缆绳在拂晓时分牵动了天竺山的细雨;花阴连着山野中的寺庙,布帆在晴日里挂着六桥的云烟。

【原文】

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桥边有树,树欲高;树阴有草,草欲青;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鹤报有客,客不俗;客至有酒,酒欲不却;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译文】

大门内有条小径,小径要弯曲;小径弯曲回转的地方设有屏风,屏风要小;屏风后有继续行进的石阶,石阶要平;台阶旁有盛开的花朵,花色要鲜艳;花外有一堵墙,墙要低矮;墙内栽种着松树,松树要古老;松树下有巨石,巨石越奇越好;巨石上面要有亭子,亭子要简朴;亭子后面有竹子,竹林要稀疏;竹林尽头要有房室,房室要清幽;幽室旁要有路,路要有很多分岔小道;岔道汇合之处有座小桥,小桥看起来要危险;小桥边有树,树要高;树阴下要有草,草要青;草地上要有小水渠,水渠要细而长;水渠的源头要有小泉,山泉要形成飞瀑;泉水的出处要有高山,山要幽深;山下要有小屋,小屋要方正;屋角要有园圃,园圃内要宽阔;园圃中有仙鹤,仙鹤在起舞;仙鹤起舞通报有来客,客人要不俗;客人来了要有美酒,喝酒毫不退却;喝酒要喝到醉酒,喝醉后不归。

【原文】

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独黄鹂百舌①,抑扬高下,最可人意。

【注释】

①百舌:鸟名,其叫声反反复复,如同百鸟的鸣叫声,因此称为“百舌”。

【译文】

清晨林中百鸟争鸣,唤醒了我的一枕春梦;惟有黄鹂、百舌,鸣声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最合人的心意。

【原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日夕欲颓,池鳞竞跃,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高峰送入云霄,流水清澈见底。两岸石壁耸立,五色交相辉映,苍翠的树林,青青的竹子,这种景色四季常备,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猴、小鸟啼声四起;夕阳颓然西下,池中鱼儿竞相浮出水面,这实在是尘世间的仙境。自东晋谢灵运以来,还没有能真正领略这奇特之境的。

【原文】

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①缘崖,涉水于草莽间数四。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之,霜月春风,日有余思。临水时种桃梅,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②,酿村酒而饮之。案有诗书,庄周、太玄、楚辞、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③,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注释】

①鸟径:鸟走的山道,形容十分狭窄的小道。

②薪水:打柴、汲水。

③杖藜蹑屐:拄着杖藜,穿着木屐。

【译文】

青松怪石,距离村落不少于一二十里。狭窄的小径沿着山崖,涉过溪流在草莽之间蜿蜒前行。小径左右只有两三户人家遥遥相望,彼此可以听到鸡犬鸣叫之声。竹篱笆,茅草屋,燕子居住在其间,兰花秋菊种植于其中,秋月春风,每日都有余兴。在临近水的地方种上桃树、梅树,儿童、婢仆都穿着布衣、短衫,以便打柴汲水,自己酿酒而饮。几案上摆着诗书,有《庄子》、《太玄》、《楚辞》、《黄庭经》、《阴符经》、《楞严经》、《圆觉经》等数十卷。拄着拐杖、穿着木屐,往来于深谷大川之中,倾听流水,观览湍急的激流,在澄澈的清潭前照镜子,从危桥上走过,坐在繁茂的树下,探访幽静的山壑,攀登高峰,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原文】

天气晴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半醉半醒,携僧上雨花台①,看长江一线,风帆摇曳,钟山②紫气,掩映黄屋③,景趣满前,应接不暇。

【注释】

①雨花台: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法师在此谈经说法,天空中花落如雨,故称“雨花台”,位于今南京市以南。

②钟山:即紫金山。

③黄屋:宫殿。

【译文】

天气晴朗,步行走出南郊外野寺,买来好酒畅饮。半醉半醒的时候,与名僧一起登上雨花台,放眼望去,长江水如同一条丝带,风帆摇曳,紫金山上一团紫气,掩映在宫殿上,眼前全是美景、幽趣,让人应接不暇。

【原文】

每登高邱,步邃谷,延留燕坐,见悬崖瀑流,寿木垂萝,閟邃岑寂之处,终日忘返。

【译文】

每次登上高高的丘壑,步入深邃的山谷,在其间延留静坐,可以望见悬崖飞瀑,长寿的树木,垂下的藤萝,这样的幽静空寂之处,使人终日流连忘返。

【原文】

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鸟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绿柳白莲,罗生池砌:时居其中,无不快心。

【译文】

十几株乔木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萝作为墙垣,青白的石头作为小道;流水环绕房舍,飞泉落在屋檐前;绿柳环绕在池边,白莲生于池内:时时居住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没有不舒畅愉快的。

【原文】

人冷因花寂,湖虚受雨喧。

【译文】

人感觉清冷是因为周围的鲜花寥寥无几,湖面显得清虚是因为遭受了雨打水面的喧闹。

【原文】

中庭蕙草消雪,小苑梨花梦云。

【译文】

庭院中蕙草如同消融的白雪,小苑中梨花如同梦中白云。

【原文】

以江湖相期,烟霞相许;付同心之雅会,托意气之良游。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玩水,竟日忘归。斯贤达之素交,盖千秋之一遇。

【译文】

以漂泊浪荡江湖、与烟霞为伴相期许;将自己托付给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朋友,与之一起雅聚云游。或者是在家闭门读书,一连数月不出;或者是在外登山玩水,整日忘归。这种贤明豁达的淡泊如水的相交,大概千年才能一遇吧。

【原文】

荫映岩流之际,偃息琴书之侧,寄心松竹,取乐鱼鸟,则淡泊之愿,于是毕矣。

【译文】

树阴洒落在山岩泉石上的时候,躺在琴瑟书本旁边小憩,寄托心志于松竹,从飞鸟游鱼处获得乐趣,那么淡泊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原文】

庭前幽花时发,披览既倦,每啜茗对之。香色撩人,吟思忽起,遂歌一古诗,以适清兴。

【译文】

庭院前的幽花不时开放,批阅书籍疲倦的时候,就对着这些幽花,喝上几口香茗。花香景色撩人心脾,忽然产生吟咏的兴致,于是就吟唱一首古诗,以与自己清幽的兴致相适应。

【原文】

凡静室,须前栽碧梧,后种翠竹,前檐放步①,北用暗窗,春冬闭之,以避风雨,夏秋可开,以通凉爽。然碧梧之趣,春冬落叶,以舒负暄融和之乐,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气,四时得宜,莫此为胜。

【注释】

①前檐放步:前面的屋檐宽阔些,在屋檐下可以闲庭信步。

【译文】

凡是幽静之室,就应该在房前栽上碧绿的梧桐,屋后种上苍翠的竹子,屋室的前檐要宽一些,北面设成暗窗,春天、冬天的时候关闭北窗,以避开风雨,夏天秋天的时候就打开,以通风凉爽。然而栽种碧绿的梧桐的意趣在于,春冬时节树叶都掉落了,可是背对着太阳取暖,享受暖洋洋之乐。夏秋时节交织成荫,以遮蔽烈日蒸晒的炎热之气,四季各有所宜,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原文】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相忘,其居与山谷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

【译文】

家中有三亩花园,花木长得郁郁葱葱。有客前来就烹煮茗茶,所谈论的都是达官贵人的云游、人间的可喜之事,谈论得十分欢快以至于有时茶酒都凉了,宾客主人都忘记了彼此的存在,物我两忘。居室与山谷相对,有空的时候就在草径中散步探寻胜景。

【原文】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负杖蹑履,逍遥自乐。临池观鱼,披林听鸟;酌酒一杯,弹琴一曲;求数刻之乐,庶几①居常以待终。筑室数楹,编槿②为篱,结茅为亭。以三亩荫竹树栽花果,二亩种蔬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蓄山童灌园剃草,置二三胡床着亭下,挟书剑以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注释】

①庶几:差不多。

②槿:木槿树。

【译文】

良辰美景,或在暖暖的春日,或在凉爽的秋天,拄着竹杖,穿着木屐,十分逍遥自乐。靠近池边观鱼跃,来到林中听鸟鸣;喝上一杯酒,弹上一首琴曲,既可以求得片刻的欢乐,基本上也可以以此安享晚年。建筑几间居室,用木槿编成篱笆,用茅草搭成亭子。用三亩竹林余荫处栽种花果,两亩地种上蔬菜,家中四壁空旷,没有什么储存,畜养山童灌溉园圃拔草,置办两三个胡床放在亭子下,带着书剑以伴我打发孤寂,携带着琴棋等待好友,这也可以自我娱乐至老。

【原文】

一径阴开,势隐蛇蟺①之致,云到成迷;半阁孤悬,影回缥缈之观,星临可摘。

【注释】

①蟺:蚯蚓。

【译文】

一条小道,若隐若现,蜿蜒前行,就像蛇和蚯蚓一样,云雾升腾之处则一片迷濛;半座亭阁,凌空孤悬,就好像缥缈仙境中的景观,站在那里,星星举手可摘。

【原文】

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一派秋容,总是红蓼白蘋妆点。

【译文】

几分春色,全凭缤纷的鲜花、稀疏的柳树的安排;一派秋色,总是要靠红蓼、白蘋来呈现。

【原文】

南湖水落,妆台之明月犹悬;西郭烟销,绣榻之彩云不散。

【译文】

南湖的潮水已经落下了,妆台前的明月却依然悬挂;西郭的烟雾已经消退了,绣榻上刺绣的彩云却不散。

【原文】

秋竹沙中淡,寒山寺里深。

【译文】

沙中的秋竹看起来颜色更淡,古寺周围的寒山看起来更为幽深。

【原文】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①。

【注释】

①“野旷……近人”:此二句出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译文】

山野空旷,使得天看起来变低了,就好像压在树上一样;江水澄清,月亮倒映在水中,似乎和人更为亲近了。

【原文】

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①,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醒来命取榐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徐步草玄亭,芰荷出水,风送清香,鱼戏冷泉,凌波跳掷。因涉东皋②之上,四望溪山罨画③,平野苍翠。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手挥麈尾,清兴洒然。不待法雨凉雪,使人火宅之念都冷。山曲小房,入园窈窕幽径,绿玉万竿。中汇涧水为曲池,环池竹树云石,其后平冈逶迤④,古松鳞鬣,松下皆灌丛杂木,茑萝⑤骈织,亭榭翼然。夜半鹤唳清远,恍如宿花坞;间闻哀猿啼啸,嘹呖惊霜,初不辨其为城市为山林也。

【注释】

①《骚》《经》:《离骚》《诗经》。

②东皋:东面的高地。

③罨画:颜色驳杂的图画。

④逶迤:曲折绵延。

⑤茑萝:蔓草、藤萝。

【译文】

盛夏酷暑手拿蒲扇,将木榻放在竹林之下,卧读《离骚》、《诗经》。树影中传来清风,浓阴遮蔽阳光,树丛竹林中时时传来蝉声,忽远忽近,朦胧中进入梦乡,醒来之时命仆童拿来梳子以便梳洗,汲取山间清泉,以烹煮香茗,感觉两腋生风。慢步到草玄亭,看菱角、荷花露出水面,微风送来阵阵清香,鱼儿在清凉的泉水中嬉戏,凌波跳跃。于是又来到东皋之上,四面环望,小溪青山,如同颜色驳杂的图画,原野苍翠。激越之气发于林间瀑布之上,和煦清风吹到水边,手中挥动麈尾,清雅之兴致十分洒脱。不用等到甘霖般的雨滴冰凉的雪花,就可以使人世间的杂念都冰冷消退。弯曲的小山中有间房屋,走进园中的曲折幽径,如玉的绿竹万竿。中间涧水汇集形成弯曲的水池,环绕着曲池周边是竹树、云石,后面是平平的山冈曲折逶迤,冈上松树成林,松下灌木丛生,蔓草、藤萝相互交织,亭台楼榭如同两翼。夜半时分鹤唳之声极为清远,恍惚间好像住在花坞里一样;中间又听闻猿猴的哀叫啼鸣,声音凄厉惊动了秋霜,最初无法分辨身在城市还是山林。

【原文】

一抹万家,烟横树色,翠树欲流,浅深间布,心目竞观,神情爽涤。

【译文】

一抹云霞洒落万家,烟雾笼罩树林间,树木苍翠欲滴,颜色深浅相间,心灵、眼睛竞相欣赏,使人神清气爽。

【原文】

万里澄空,千峰开霁,山色如黛,风气如秋,浓阴如幕,烟光如缕,笛响如鹤唳,经呗如咿唔①,温言如春絮,冷语如寒冰,此景不应虚掷。

【注释】

①咿唔:咿呀学语。

【译文】

天空万里澄净,山峰中云雾消散,山色苍翠如黛,清风如秋,树阴浓密如同帷幕,炊烟缕缕,笛声如同鹤唳,风声如同幼儿咿呀学语,温馨的言语如同春天的柳絮,冰冷的言语如同寒冰,这种美好景色不应虚度。

【原文】

山房置古琴一张,质虽非紫琼绿玉,响不在焦尾号钟①,置之石床,快作数弄。深山无人,水流花开,清绝冷绝。

【注释】

①焦尾号钟:古代的两架名琴,分别属于蔡邕和齐桓公。

【译文】

山居的房中放上一架古琴,质地虽不是紫琼绿玉,声响也比不上焦尾、号钟,但是把它放在石床上,心情快乐的时候弹奏几曲,在无人的深山中,在潺潺流水,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声音清幽绝伦。

【原文】

密竹轶云,长林蔽日,浅翠娇青,笼烟惹湿,构数椽其间,竹树为篱,不复葺垣。中有一泓流水,清可漱齿,曲可流觞①,放歌其间,离披茜郁,神涤意闲。

【注释】

①曲可流觞:即流觞曲水,古时的一种风俗,每年三月初三,人们就会在水边宴饮,把盛酒的酒杯放在弯弯曲曲的溪水中,让其自由漂流,漂到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

【译文】

茂密的竹林直冲云霄,高高的树林遮蔽了阳光,芳草泛着浅浅的翠绿,娇嫩的青色,烟雾笼罩,空气湿润清新,在这景色中搭建小屋,不用修葺墙垣。中间有一泓清泉,清澈得可以漱口,弯曲有致,可以流觞,在其间放歌,草木郁郁青青,然而又生长得散乱自然,使人净化心灵,获得闲适的意趣。

【原文】

云晴瑷叇①,石楚流滋②,狂飙忽卷,珠雨淋漓。黄昏孤灯明灭,山房清旷,意自悠然。夜半松涛惊飓,蕉园鸣琅,窾寂坎之声④,疏密间发,愁乐交集,足写幽怀。

【注释】

①瑷叇:云彩遮住太阳的样子。

②石楚流滋:柱子下的石础潮湿欲滴,这往往是要下雨的征兆。

③窾寂坎之声:击打空心物体之声。

【译文】

天虽已放晴,但云彩却遮住了太阳,石础却依然潮湿欲滴,狂风突起,大雨淋漓。黄昏时分孤灯忽明忽暗,山房中十分清旷,悠闲惬意。夜半时分松涛阵阵,声音很大,雨打芭蕉之声就像是雨滴到玉石上一样,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忧愁与快乐相交集,足以书写幽怀。

【原文】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①,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②;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③。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注释】

①絮起风中:化用“才女谢道韫咏絮”之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子瞻之壁:即苏轼,字子瞻,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词句。

③原宪之羹:原宪,孔子的弟子,虽然贫穷但不追求名利,安贫乐道。

【译文】

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原文】

孤帆落照中,见青山映带,征鸿回渚①,争栖竞啄,宿水鸣云,声凄夜月,秋飙萧瑟,听之黯然,遂使一夜西风,寒生露白。万山深处,一泓涧水,四周削壁,石磴崭岩,丛木蓊郁,老猿穴其中,古松屈曲,高拂云颠,鹤来时栖其顶。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风声鹤唳,隙呖惊霜,闻之令人凄绝。

【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舟。

【译文】

孤帆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之中,两岸的青山相互映衬,远飞的鸿雁回到水渚之上,彼此争抢栖息之地和食物,在水上夜宿在云间鸣叫,声音如同夜晚的月亮一样凄凉,秋风萧瑟,听到这种声音使人黯然神伤,于是一夜的西风,寒意顿生白露降临。万山深处,一泓清泉,四周是悬崖峭壁,岩间有凿出的石磴,树木郁郁葱葱,老猿居住在穴中,古松弯曲有致,高耸入云,仙鹤飞来就栖息在其顶端。每当天色初晴降霜之晨,林间寒冷,水涧肃杀,高猿长啸,啼声凄厉,风声呼啸,仙鹤悲唳,声音之凄凉惊吓了寒霜,人听了感觉无比凄凉。

【原文】

春雨初霁,园林如洗,开扉闲望,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一派苍翠之色,或从树杪流来,或自溪边吐出。支笻散步,觉数十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

【译文】

春雨过后,天气初晴,园林好像被洗过一样翠绿鲜亮,打开柴扉,闲来远望,看到碧绿的田野间泛起千层麦浪,与湖边的烟水相映衬,一派苍翠之色,或者在树梢间散出,或者从溪流边吐出。拄着竹杖散步,感觉多年来被世俗所污染的肺肠都被洗得十分洁净。

【原文】

四月有新笋、新茶、新寒豆、新含桃,绿阴一片,黄鸟数声,乍晴乍雨,不暖不寒,坐间非雅非俗,半醉半醒,尔时如从鹤背飞下耳。

【译文】

四月有新笋、新茶、新寒豆、新含桃,到处都是一片绿阴,黄鹂在林间鸣叫数声,天气忽而晴朗忽而下雨,气温不暖不寒,座间的客人非雅非俗,处于半醉半醒的状态之中,这时就像是从仙鹤背上飞下来的神仙一样。

【原文】

名从刻竹,源分渭亩之云①;倦以据梧,清梦郁林之石②。

【注释】

①渭亩之云:如同云彩一样繁多密集的竹林,渭亩,即竹子,《史记·贷殖列传》中有云:“渭川千亩竹。”

②郁林之石:东汉时期,陆绩曾为郁林太守,其人为官十分清廉,以至于罢官后乘船渡海之时,没有什么行李而使得船太轻不够沉稳,最后只好搬运石头上船才得以渡海,后人以此喻指为官清廉。

【译文】

把名字刻在竹简上想要流传后世,起源于如同云彩一样繁多密集的渭川千亩竹林;疲倦了就靠着梧桐树休息,梦中也极为清廉。

【原文】

夕阳林际,蕉叶堕地而鹿眠;点雪炉头,茶烟飘而鹤避。

【译文】

夕阳映照在林间,芭蕉叶落地而野鹿依然在安心睡眠;在炉火上煮雪烹茶,茗茶之烟飘散,仙鹤受惊躲避。

【原文】

高堂客散,虚户风来,门设不关,帘钩欲下。横轩有狻猊①之鼎,隐几皆龙马之文,流览霄端,寓观濠上②。

【注释】

①狻猊:似狮子的猛兽。

②濠上:《庄子·秋水》中记载庄子曾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后代指逍遥之所。

【译文】

高堂上的客人已经散去,虚掩的门吹来清风,门上不设门插,帘钩也想要放下。门口有刻着像狮子图案的鼎,几案上刻有龙马之文饰,浏览云端闲适的景色,注视逍遥之所的风光。

【原文】

山经秋而转淡,秋入山而倍清。

【译文】

青山经过秋天颜色就会变淡,秋天来到山中分外清净。

【原文】

山居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译文】

居于山中有四个法则:树木杂生没有行列次序,石头错落没有固定的位置,房屋简陋没有宏大的构造,心中闲适没有世俗的机心。

【原文】

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溪山窈窕而幽深,塞山童赪①而堆阜,桂林之山绵衍庞博②,江南之山峻峭巧丽。山之形色,不同如此。

【注释】

①童赪:荒芜不长草木的赤色土地。

②绵衍庞博:绵延而磅礴。

【译文】

大海上一片迷蒙,远处山脉若隐若现,两岸的山峰高耸而陡峭,溪水流经的青山窈窕而幽深,塞外的山上光秃秃没有草木,堆积成赤色山丘,桂林的山,绵延而磅礴,江南的山,峻峭而俏丽。山的形态景色,就像这样有很大不同。

【原文】

杜门①避影,出山一事不到梦寐间;春昼花阴,猿鹤饱卧亦五云之余荫。

【注释】

①杜门:关门。

【译文】

关上门,避开人事,出山入仕这种事从来不会入梦境;春天白日,阳光明媚,花树洒下绿阴,猿猴、仙鹤吃饱后闲卧,是百彩祥云的余荫。

【原文】

与衲子①辈坐林石上,谈因果②,说公案③。久之,松际月来,振衣而起,踏树影而归,此日便是虚度。

【注释】

①衲子:本指僧人所穿的衣服,后代指僧人。

②因果:佛教主张因果报应论。

③公案:佛教禅宗常常运用佛理来解释疑难问题,如同官府判案,由是称为“公案”。

【译文】

与僧人坐在竹林间的石头上,谈论因果报应,论说禅宗公案。不知不觉过了很久,松林间升起了明月,抖抖衣服站起来,踏着树影回家,这一天便算是虚度了。

【原文】

结庐人径,植杖山阿①,林壑地之所丰,烟霞性之所适,荫丹桂,藉白茅,浊酒一杯,清琴数弄,诚足乐也。

【注释】

①山阿:山脚下。

【译文】

在人们登山的小径旁建一个草庐,把拐杖种在山脚下,树林沟壑,这是土地丰饶的表现,烟霞缭绕,这正与我的本性相适应。在丹桂的树阴下乘凉,背靠白茅,喝上一杯浊酒,抚弄几声清琴,这实在足以让人快乐。

【原文】

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小犬,吠声如豹。村虚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

【注释】

①辋水:水名,位于今陕西蓝田县一带,唐代王维曾隐居在此,建下辋川别业。

【译文】

辋水荡起层层涟漪,映着月光上下闪动,波光粼粼;远处的寒山中几处灯火,在树林外忽明忽暗,深巷中的小狗,叫声如豹。虚静的村落中传来晚上舂米的声音,又和寺院的钟声相间,此时独自静坐,就连仆童也在静默。

【原文】

东风开柳眼,黄鸟骂桃奴①。

【注释】

①桃奴:在秋天没有被采摘,经过冬天之后已经风干了的桃子。

【译文】

春天温暖的东风吹开了柳树的眼睛,黄鸟在枝头叫骂那些风干了的桃子。

【原文】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兴到欣然独往;村落烟横,沙滩月印,歌残倏尔①言旋。

【注释】

①倏尔:形容很快,时间很短。

【译文】

稀疏的春雨落在杏花上,温柔的春风吹拂着杨柳,兴致来了就欣然独往;炊烟袅袅升起,笼罩着村落,沙滩上洒下月光,唱完歌,马上就说要回家。

【原文】

赏花酣酒,酒浮园菊方三盏,睡醒问月,月到庭梧第二枝。此时此兴,亦复不浅。

【译文】

对花饮酒,酒中飘着园中的新菊,共饮三盏,睡醒之后问月,月亮已经照到了庭院中的梧桐树上的第二枝。此时的意兴,也实在是不浅啊。

【原文】

几点飞鸦,归来绿树;一行征雁,界破青天。

【译文】

几只飞翔的乌鸦,落在绿树上;一行远征的大雁,划破了万里长空。

【原文】

喜方外之浩荡,叹人间之窘束。逢阆苑之逸客,值蓬莱之故人。

【译文】

喜欢尘世之外的浩浩荡荡,感叹人间的窘迫束缚。遭逢阆苑的飘逸仙客,巧遇蓬莱仙境的故人。

【原文】

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译文】

忽而靠着梧桐树拄着拐杖前行,忽而又披着皮裘背着柴木行走。

【原文】

出芝田①而计亩,入桃源而问津②。菊花两岸,松声一邱。叶动猿来,花惊乌去。阅丘壑之新趣,纵江湖之旧心。

【注释】

①芝田:种植灵草的田地。

②津:渡口。

【译文】

走出种着芝草的田地才计算亩数,进入桃花源之后才询问渡口。河流两岸都是菊花,松声传遍了整个山丘。树叶颤动召来了猿猴,却惊吓了花朵,吓飞了乌鸦。领略丘壑间的新趣,放纵自己飘荡江湖的往日夙愿。

【原文】

篱边杖履送僧,花须列于巾角①;石上壶觞坐客,松子落我衣裾。

【注释】

①巾角:头巾。

【译文】

在篱笆边,拄着拐杖穿着木屐,送别僧人,篱笆上的花须粘在了头巾上;在巨石上与客人对坐饮酒,松子落在了我的裙裾之上。

【原文】

松子为餐,蒲根可服。

【译文】

可以吃松子作为餐饭充饥,可以吸服蒲根解渴。

【原文】

烟霞润色,荃荑结芳。出涧幽而泉冽,入山户而松凉。

【译文】

烟霞滋润景色,荃荑发出芬芳。泉水出自于幽涧而十分清冽,刚刚进入山户就感觉到了松林的凉风。

【原文】

旭日始暖,蕙草可织;园桃红点,流水碧色。

【译文】

初生的太阳刚刚有些暖意,蕙草已经长得可以编织东西了;园圃中的桃子已经有些红色,流水清澈碧绿。

【原文】

玩①飞花之度窗,看春风之入柳,命丽人于玉席,陈宝器于纨罗,忽翔飞而暂隐,时凌空而更飏。

【注释】

①玩:玩赏,欣赏。

【译文】

玩赏飞花穿过窗户,注视春风拂动杨柳,命令美人躺在玉席上,将宝玉陈于丝绢制成的用具上,忽然飞扬又忽而暂停,时而凌空更为飘扬。

【原文】

竹依窗而弄影,兰因风而送香。风暂下而将飘,烟才高而不暝。

【译文】

竹子靠近窗户投下暗影,兰花随风送来清香。清风暂停又即将飘起,烟雾刚刚升起来还不是很幽暝。

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高香,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葆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闲居,时抚瑶琴。

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阴晴与烦恼。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漫把金樽倒。世上财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身转劳,落得自家头白早。请君细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草里多多少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饥乃加餐,菜食美于珍味;倦然后睡,草蓐胜似重裀。

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

颇怀古人之风,愧无素屏之赐,则青山白云,何在非我枕屏。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入室许清风,对饮惟明月。

山房置一钟,每于清晨良宵之下,用以节歌,令人朝夕清心,动念和平。李秃谓:“有杂想,一击遂忘;有愁思,一撞遂扫。”知音哉!

潭涧之间,清流注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却自胸无宿物,漱清流,令人濯濯清虚,日来非惟使人情开涤,可谓一往有深情。

林泉之浒,风飘万点,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萧然无事,闲扫落花,足散人怀。

浮云出岫,绝壁天悬,日月清朗,不无微云点缀。看云飞轩轩霞举,踞胡床与友人咏谑,不复滓秽太清。

山房之磬,虽非绿玉,沉明轻清之韵,尽可节清歌洗俗耳。山居之乐,颇惬冷趣,煨落叶为红炉,况负暄于岩户。土鼓催梅,荻灰暖地,虽潜凛以萧索,见素柯之凌岁。同云不流,舞雪如醉,野因旷而冷舒,山以静而不晦。枯鱼在悬,浊酒已注,朋徒我从,寒盟可固,不惊岁暮于天涯,即是挟纩于孤屿。

步障锦千层,氍毹紫万叠,何似编叶成帏,聚茵为褥?绿阴流影清入神,香气氤氲彻人骨,坐来天地一时宽,闲放风流晓清福。

送春而血泪满腮,悲秋而红颜惨目。

翠羽欲流,碧云为飏。

郊中野坐,固可班荆;径里闲谈,最宜拂石。侵云烟而独冷,移开清啸胡床,藉草木以成幽,撤去庄严莲界。况乃枕琴夜奏,逸韵更扬;置局午敲,清声甚远;洵幽栖之胜事,野客之虚位也。

饮酒不可认真,认真则大醉,大醉则神魂昏乱。在书为沉湎,在诗为童羖,在礼为豢豕,在史为狂药。何如但取半酣,与风月为侣?

家鸳鸯湖滨,饶兼葭凫鹥,水月澹荡之观。客啸渔歌,风帆烟艇,虚无出没,半落几上,呼野衲而泛斜阳,无过此矣!

雨后卷帘看霁色,却疑苔影上花来。

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试看香是何味,烟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乐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处,是何境?

贝叶之歌无碍,莲花之心不染。

河边共指星为客,花里空瞻月是卿。

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厚德事。

知天地皆逆旅,不必更求顺境;视众生皆眷属,所以转成冤家。

只宜于着意处写意,不可向真景处点景。

只愁名字有人知,涧边幽草;若问清盟谁可托,沙上闲鸥。山童率草木之性,与鹤同眠;奚奴领歌咏之情,检韵而至。闭户读书,绝胜入山修道;逢人说法,全输兀坐扪心。

砚田登大有,虽千仓珠粟,不输两税之征,文锦运机杼,纵万轴龙文,不犯九重之禁。

步明月于天衢,览锦云于江阁。

幽人清课,讵但啜茗焚香;雅士高盟,不在题诗挥翰。

以养花之情自养,则风情日闲;以调鹤之性自调,则真性自美。

热汤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茶类隐,酒类侠。酒固道广,茶亦德素。

老去自觉万缘都尽,那管人是人非;春来倘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

是非场里,出人逍遥;顺逆境中,纵横自在。竹密何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

口中不设雌黄,眉端不挂烦恼,可称烟火神仙;随意而栽花柳,适性以养禽鱼,此是山林经济。

午睡醒来,颓然自废,身世庶几浑忘;晚炊既收,寂然无营,烟火听其更举。

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谁知素弦横月,短笛吟风。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衷: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都归掌握。

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

水流任意景常静,花落虽频心自闲。

残醺供白醉,傲他附热之蛾;一枕余黑甜,输却分香之蝶。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半幅花笺入手,剪裁就腊雪春冰;一条竹杖随身,收拾尽燕云楚水。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觉;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芳菲林圃看蜂忙,觑破几多尘情世态;寂寞衡茆观燕寝,发起一种冷趣幽思。

何地非真境?何物非真机?芳园半亩,便是旧金谷;流水一湾,便是小桃源。林中野鸟数声,便是一部清鼓吹;溪上闲云几片,便是一幅真画图。

人在病中,百念灰冷,虽有富贵,欲享不可,反羡贫贱而健者。是故人能于无事时常作病想。一切名利之心,自然扫去。

竹影入帘,蕉阴荫槛,故蒲团一卧,不知身在冰壶鲛室。

霜降木落时,入疏林深处,坐树根上,飘飘叶点衣袖,而野鸟从梢飞来窥人。荒凉之地,殊有清旷之致。

明窗之下,罗列图史琴尊以自娱。有兴则泛小舟,吟啸览古于江山之间。渚茶野酿,足以消忧;莼鲈稻蟹,足以适口。又多高僧隐士,佛庙绝胜。家有园林,珍花奇石,曲沼高台,鱼鸟流连,不觉日暮。

山中莳花种草,足以自娱,而地朴人荒,泉石都无,丝竹绝响,奇士雅客亦不复过,未免寂寞度日。然泉石以水竹代,丝竹以莺舌蛙吹代,奇士雅客以蠹简代,亦略相当。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栽花种竹,未必果出闲人;对酒当歌,难道便称侠士?

虚堂留烛,抄书尚存老眼;有客到门,挥麈但说青山。

帝子之望巫阳,远山过雨;王孙之别南浦,芳草连天。

室距桃源,晨夕恒滋兰菃;门开杜径,往来惟有羊裘。

枕长林而披史,松子为餐;入丰草以投闲,蒲根可服。

一泓溪水柳分开,尽道清虚搅破;三月林光花带去,莫言香分消残。

荆扉昼掩,闲庭宴然,行云流水襟怀;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太山乔岳气象。

窗前独榻频移,为亲夜月;壁上一琴常挂,时拂天风。

萧斋香炉书史,酒器俱捐;北窗石枕松风,茶铛将沸。

明月可人,清风披坐,班荆问水,天涯韵士高人;下箸佐觞,品外涧毛溪蔌,主之荣也。高轩寒户,肥马嘶门,命酒呼茶,声势惊神震鬼;叠筵累几,珍奇罄地穷天,客之辱也。

贺函伯坐径山竹里,须眉皆碧;王长公龛杜鹃楼下,云母都红。

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流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年年落第,春风徒泣于迁莺;处处羁游,夜雨空悲于断雁。金壶霏润,瑶管舂容。

菜甲初长,过于酥酪。寒雨之夕,呼童摘取,佐酒夜谈,嗅其清馥之气,可涤胸中柴荆,何必纯灰三斛!

暖风春座酒,细雨夜窗棋。

秋冬之交,夜静独坐,每闻风雨潇潇,既凄然可愁,亦复悠然可喜。至酒醒灯昏之际,尤难为怀。

长亭烟柳,白发犹劳,奔走可怜名利客:野店溪云,红尘不到,逍遥时有牧樵人。天之赋命实同,人之自取则异。

富贵大是能俗人之物,使吾辈当之,自可不俗;然有此不俗胸襟,自可不富贵矣。

风起思莼,张季鹰之胸怀落落;春回到柳,陶渊明之兴致翩翩。然此二人,薄宦投簪,吾犹嗟其太晚。

黄花红树,春不如秋;白雪青松,冬亦胜夏。春夏园林,秋冬山谷,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听牧唱樵歌,洗尽五年尘土肠胃;奏繁弦急管,何如一派山水清音。

孑然一身,萧然四壁,有识者当此,虽未免以冷淡成愁,断不以寂寞生悔。

从五更枕席上参看心体,心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日;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功夫。

瓦枕石榻,得趣处下界有仙,木食草衣,随缘时西方无佛。

当乐境而不能享者,毕竟是薄福之人;当苦境而反觉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半轮新月数竿竹,千卷藏书一盏茶。

偶向水村江郭,放不系之舟,还从沙岸草桥,吹无孔之笛。

物情以常无事为欢颜,世态以善托故为巧术。

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廉所以惩贪,我果不贪,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息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名,以致暴客之弯弓?

曲高每生寡和之嫌,歌唱需求同调;眉修多取入宫之妒,梳洗切莫倾城。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心事无不可对人语,则梦寐俱清;行事无不可使人见,则饮食俱健。

,